在竹林科数、种类数、H′指数、S指数为夏季>秋季>春季,D指数正好相反,在J指数上为夏季>春季>秋季与H′指数略有不符。阔叶林的科数、种类数、个体数为夏季>秋季>春季,H′指数、J指数、S指数均为夏季>春季>秋季,D值正好相反。针阔混交林H′指数、S指数均为夏季>秋季>春季,D值正好相反,在J指数上为夏季>春季>秋季与H′指数略有不符。针叶林除科级为夏季>春季>秋季外,种类数、个体数、H′指数、J指数、S指数均为夏季>秋季>春季,D值正好相反。
从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季节多样性比较可以看出,除阔叶林外,各植被类型多样性指数(H′)、物种丰富度(S)均为:夏季>秋季>春季,优势度指数(D)正好相反,在均匀度指数(J)上略有不符。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蛾类昆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外,更重要是的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各季节蛾类昆虫种类、种群密度产生变化。在均匀度上不一致,这个结果不同学者的研究也不尽相同。贺达汉等(1988)认为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是一致的,表明群落结构是稳定的。万方浩等(1986)研究的稻田昆虫群落则得出在不同季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一致。刘文萍和邓合黎(1997)研究的不同生境的蝶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一致,其原因是由于种一多度关系表现为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尤平等(2003)认为是由于种一多度曲线向左偏移,众数倍程小,即群落中稀有种较多造成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一致。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紫金山景区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竹林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上森林的自然演替,现处于一个演替的中间阶段,多样性指数不受均匀度影响,这一结果符合生态位占有规律:即更多的物种将会占有环境内更多的生态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内的资源,当空间内容纳足够多的物种时,最终在有限环境内物种的总体丰富度将趋于稳定。
阔叶林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物种丰富度(S)均为夏季>春季>秋季,优势度指数(D)正好相反。这一方面说明紫金山阔叶林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紫金山阔叶林不同于其它植被类型,秋季各项指数低于春季,笔者认为是受气候条件影响,在阔叶林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大部分花草树木长出嫩叶、开花,这些都有利于蛾类幼虫的取食与成虫繁殖,因此蛾类的科、属、种和个体数有所上升,多样性指数也升高。夏季气温达到全年的最高,而大多数蛾类则喜欢干热、温高燥热的季节,因此蛾类的科、属、种和个体数达到全年最高、多样性指数也最高。秋季随着气温的下降,阔叶林大部分林木叶子老化,特别是到了十一年份,阔叶树种开始落叶,不利于蛾类幼虫的取食与与成虫繁殖,因此蛾类的科、属、种和个体数下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
从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可以得出,昆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是影响蛾类群落结构及动态的两大主要因素。
表2不同植被类型各季节多样性比较
Table2Diversityofdifferentvegetationtypesintheseasoncompared
植被类型
vegetation type
|
季节
season
|
科数
Number of family
|
种类数S
Number of species
|
个体数N
Number of individual
|
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
(H′)
|
均匀度指数
Evenness index
(J)
|
优势度指数
Dominance index (D)
|
丰富度指数
Abundance index (S )
|
竹林
bamboo forest
|
春季Spring
|
14
|
119
|
555
|
4.003959
|
0.837802
|
0.4739
|
18.673935
|
夏季Summer
|
19
|
168
|
1138
|
4.35956
|
0.8508178
|
0.3779
|
23.731611
|
秋季Autumn
|
19
|
151
|
1392
|
4.0177397
|
0.8007805
|
0.5022
|
20.722534
|
全年Annual
|
22
|
283
|
3085
|
4.7208139
|
0.8362161
|
|
35.099481
|
阔叶林
broad-leaved forest
|
春季Spring
|
17
|
150
|
804
|
4.088345
|
0.8159335
|
0.4726
|
22.273382
|
夏季Summer
|
23
|
244
|
2188
|
4.655257
|
0.846846
|
0.3035
|
31.59643
|
秋季Autumn
|
18
|
157
|
1588
|
3.918283
|
0.7749392
|
0.4736
|
21.16623
|
全年Annual
|
24
|
373
|
4580
|
4.9370884
|
0.8337453
|
|
44.130971
|
针阔混交林
mixed coniferous
|
春季Spring
|
21
|
117
|
533
|
4.055402
|
0.8515863
|
0.5216
|
18.475688
|
夏季Summer
|
22
|
184
|
1203
|
4.605046
|
0.8830494
|
0.3433
|
25.801635
|
秋季Autumn
|
18
|
136
|
1016
|
4.090053
|
0.8325545
|
0.4272
|
19.498446
|
全年Annual
|
25
|
290
|
2752
|
4.8920965
|
0.8628217
|
|
36.489516
|
针叶林
Coniferous forest
|
春季Spring
|
15
|
106
|
481
|
3.976498
|
0.8526965
|
0.5030
|
17.001661
|
夏季Summer
|
17
|
147
|
882
|
4.459895
|
0.8936891
|
0.3696
|
21.526963
|
秋季Autumn
|
14
|
130
|
758
|
4.222466
|
0.8674753
|
0.4656
|
19.455008
|
全年Annual
|
20
|
245
|
2121
|
4.8581826
|
0.8831039
|
|
31.855271
|
合计Total
|
|
28
|
494
|
12538
|
|
|
|
|
注:春季:3月25日-5月25日、夏季6月5日-8月25日、秋季:9月5日-11月25日、D为相对多度大于2%的种类。
2.3不同植被类型多样性比较
不同植被类型中植物群落组成不同,导致昆虫群落所占的比例不同,根据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度指数值的比较(表2)春季各植被类型蛾类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夏季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秋季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
全年各植被类型蛾类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均匀度指数(J)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优势度指数(D)为竹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丰富度指数(S)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
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紫金山阔叶林的科数、属数、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各植被类型,而优势度指数却是最低的。这说明紫金山阔叶林内栖息的多种植物引起了区域生境的异质性,使环境资源的质和量相应改变,扩大了生态容量,创造了优良而稳定的生态环境,从而丰富了昆虫种类,增大了栖境的多样性,生境内蛾类组成物种多,优势种群也较多,各种群间差异不显著,整个生态环境复杂而稳定。由此可以得出:生态环境是影响蛾类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2.4整体时间动态多样性分析
蛾类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与环境相互适应和协调的结果,根据调查不同时间蛾类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见表3)。从科级、种级、个体数量动态比较(见图1-3):紫金山蛾类发生具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上、中旬(科数在6月中、下旬,种类数及个体数在6月上旬)。第二个高峰期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科数和种类数在8月下旬、个体数在9月上旬)。科数、个体数量第一个高峰期明显高于第二个,在种类数上第一个高峰期明显低于第二个高峰期。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