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生物论文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论文网

时间:2014-06-21  作者:韩飞园,闵运江,李珍,周忠泽,周非,刘雪华,徐慧琴

论文摘要:据调查和统计,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792种,隶属于712属、162科,其中蕨类植物37种26属17科,裸子植物16种10属6科,被子植物1739种676属139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4种,安徽省重点保护植物31种。从科的地理成分分析,热带分布71科,占总科数的62.83%,其次是世界分布49科、温带分布39科,科的地理成分带有亚热带性质,与该区地处北亚热带有关;从属的地理成分分析,温带成分含400属,占总属数的60.79%,其次是热带分布228属,中国特有属21属,属的地理成分带有温带性质;从种的地理成分分析,最多的是中国特有成分有640种,其次是东亚分布551种,它们构成了鹞落坪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论文关键词:维管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鹞落坪

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处,在我国植物区系的划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上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以温带成分为主,同时热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别山南、北坡及整个大别山植物区系在全国区系划分中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异议。一些学者认为大别山南、北坡植物区系植物区系存在较大差异,南坡归入华东植物区系,北坡归入华北植物区系,如安徽植被协作组根据吴征镒的中国植物区系分区方法,从植物区系成分和各地优势植被的区系组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得出中国大别山的区系归属;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别山南、北坡植物区系性质一致,但整个大别山东西部植物区系存在大的差异,如陶光复根据湖北大别山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成分中属的相似性系数,从而建议应将安徽大别山植物区系归入华东植物区系,而将湖北大别山归入华中植物区系;沈显生通过对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认为安徽大别山天堂寨植物区系属于华东植物区系;钱宏根据大别山北坡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支持大别山北坡属于华东植物区系。

因此,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整个大别山南、北坡植物区系性质以及东、西部植物区系性质是否一致?由于利用科﹑属和种三个层次分布区类型相结合的方法来阐明小尺度地域的区系性质特征及其归属问题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作者根据近几年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包括植被调查、植物区系调查、植物资源调查等,并结合资料,利用科、属和种三个层次分布区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优势科、表征科的性质,来探讨该区系的归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南北过渡,襟带东西”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植物区系和植被在大别山具有代表性。植被特征为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是大别山中次生植被保存最好的代表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对鹞落坪的植被类型、组成和区系分析已有文献报道。谢中稳等在较早的时候对鹞落坪植被类型和种类作了初步分析,此后高林等、吉兴磊等、王高等相继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物种、群落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李珍等利用科﹑属和种三个层次分布区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坪维管植物的区系性质作了初步分析,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植物种类的采集和统计不完整,难以真实反映鹞落坪植物区系的归属问题。

1自然地理概况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皖西南的岳西县西北部,地处大别山腹部,地理位置为N:30°57′~31°06′,E:116°02′~116°11′。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主峰分水岭的主段,该区的次生植被恢复良好,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保护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0~12℃,最高月温仅为21~23℃。区内水质纯净,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5000个,堪称“云中乐园,清凉世界”,是华东地区少有的避暑疗养区。年降水量1400~2000mm,属大别山降水高值区,降水季节性很强。该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44mm,年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均无霜期为180天,无霜冻期(0℃以下)平均188天。区内土壤特征为垂直带谱,依次为山地棕壤(800m以上)、山地黄棕壤(800m以下)、山区草甸土和水稻土,以及少量沼泽土。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别山区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作为淮河流域磨子潭和佛子岭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2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鹞落坪维管植物有162科﹑712属﹑179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分别占安徽省维管植物总数的72.00%、57.79%、56.98%,占中国维管植物总数的44.51%、19.57%、5.31%。其中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17科﹑26属﹑37种,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6科﹑10属﹑16种,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第12版)139科﹑676属﹑1739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8科﹑526属﹑1405种,单子叶植物21科﹑150属﹑334种。可见,其在安徽维管植物区系中的丰富性和重要地位。

2.1科的大小统计及优势科

鹞落坪维管植物的162科按种数多少统计(表1)。20种以上的科共有22个,占总科数的13.58%;属数高达393属,占总属数的55.19%;种数达1072种,占总种数的59.82%,在该区系中占主导地位。如菊科(Compositae62属:156种)(下同),禾本科(Gramineae70:124),蔷薇科(Rosaceae28:101),唇形科(Labiatae25:81),豆科(Leguminosae36:80),莎草科(Cyperaceae12:65),百合科(Liliaceae21:53),毛茛科(Ranunculaceae12:44),伞形科(Umbelliferae21:38),蓼科(Polygonaceae4:37)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龙眼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 和ISSR 分析-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青脆李在不同海拔高度光合特性及生理辐射光谱的研究-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生物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生物论文
读者推荐的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