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诱导抗性的研究中发现,经诱导产生抗性的植株中有一种新蛋白出现,即病原相关蛋白(PR蛋白),而许多PR蛋白是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由于许多危害植物的病原菌(尤其真菌)的细胞壁中含有β-1,3-葡聚糖,而真菌菌丝尖部最易受到β-1,3-葡聚糖酶的降解,所以β-1,3-葡聚糖酶可通过对病原菌菌丝的直接裂解作用,促进病菌细胞壁降解和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使植物表现出抗病性[17-19]。
POD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参与植物抗性作用,该酶是细胞内的重要防御酶,它能在细胞壁中催化形成木质素作为抵御病原菌侵袭的屏障。它不仅参与了木质素的聚合过程,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内源活性氧清除剂,因此,植物感病后,POD活性的增加既与木质化作用有关,同时也起着清除体内活性氧的作用[5]。经草酸、SA和BTH诱导处理后甜瓜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明显增加,从而有效的阻止活性氧的进一步伤害,限制病斑的扩展。
PAL是一种与木质素形成密切相关的酶,可作为植物抗病性的生理指标[9]。它参与许多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在一些植物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植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PAL基因只是弱表达,受伤时有一短暂的中度表达,当受到病原菌或诱导剂的诱导后,PAL基因则会强烈表达。因此利用适当的诱导剂诱导PAL活性的升高也是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的一种途径。
近年国内外均有报道表明,草酸、SA和BTH是非常有效的非生物型诱导剂,可以显著诱导植物对病原菌的系统获得抗性。本试验通过测定了草酸、SA和BTH对数种防御酶活性的系统诱导效果,分析这几种酶活性的变化,进一步探索了草酸、SA和BTH对甜瓜幼苗的作用机制。
总之,植物诱导抗病的研究方兴未艾,它不仅可以揭示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4 结论
试验采用叶面喷施诱导剂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草酸、SA和BTH对甜瓜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草酸处理甜瓜植株,可明显提高β-1,3-葡聚糖酶和POD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9d达到高峰;但不能引起PAL活性的提高,这说明草酸不是通过诱导PAL活性的提高来增强甜瓜植株的抗病能力。用SA和BTH对甜瓜2叶期幼苗进行叶部诱导,可使植株体内低水平的β-1,3-葡聚糖酶、POD和PAL活性在短时间内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植株,且在处理后第7d达到最大值。这说明草酸、SA和BTH对甜瓜植株都有诱导作用,可诱导甜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增强,从而提高甜瓜的系统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MUCHARROMAH E,KUC J.Oxalate and phosphates induce systemicresistance against diseases caused by fungi,bacteria and viruses incucumber[J].Crop Protection,1991,10:265-270.
[2]WANG Wei, KANGZhi-hua, ZHOU Hong-you, HUANG Yong. Systemic Induced Resistance Effectivenessof BTH on Muskmelon[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0,5(5):48~5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