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对此表的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1)在整个欧洲文学中,前苏联和俄国文学仍然占据着龙头老大的首席位置。
像它曾经深深地吸引过我国的“五四”文学先驱者们一样,前苏联文学和俄国文学在我国儿童文学的阵地上也同样是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比如,从所统计的37篇选文来看,前苏联和俄国的选文加起来一共有12篇,占了外国文学总篇幅的32%。而英国、法国和德国各占了9%,美国、印度各占了5%,丹麦、智利、希腊、坦桑尼亚、波兰、西班牙、澳大利亚、匈牙利这8个国家各占了3%。结论:俄国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就像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一样,它已经完全渗透了我们的骨髓和血液,俨然就是我们的灵魂和大脑。
(2)即使在号称自由开放的许多外国,女性也仍然没有走出沃尔夫所说的:“自己的一间小屋”。因为在所入选的37名外国作家队伍里,统计显示,女性只有1个。结论:中西儿童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基本相似。
二、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年龄情况一览:
(一)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年龄情况:
年龄 |
20-30 |
31—40 |
41—50 |
51—60 |
61—70 |
71—80 |
81—90 |
91-116 |
不详 |
人数 |
0 |
1 |
11 |
19 |
6 |
6 |
2 |
24 |
17 |
比例 |
0% |
1% |
13% |
22% |
7% |
7% |
2% |
28% |
20% |
1、说明:
(1)年龄计算方法:2007年-作家出生年。
(2)已故的老作家因他们的作品还屡屡在选,所以为了统计方便,假设他们还活着,照常计算他们的年龄。
2、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1)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老龄化现象极其严重。
统计显示,91岁-116岁年龄段的作家队伍人数显赫,而这个年龄段的作家基本出生在1891-1914年期间,他们大多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领军人物和得力干将,比如高士其、冰心、巴金、叶圣陶、郑振铎、刘半农、陶行知、张天翼、王统照、丰子恺、管桦、洪汛涛、任溶溶、金近等,他们离我们已经快一个世纪了,堪称是我们的“老老爷爷辈”了;其次是51-60岁年龄段的作家队伍,位居第二,他们基本出生在1947-1956年期间,这些年龄段的作家跟老一辈的作家比,知名度明显要逊色得多,如雷贯耳的人物几乎没有,比如像戒林、王纪厚、方崇智、班马、刘键屏、陈益、张成新、黄一辉等等,作品虽然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他们却都没能成为誉满文坛、影响一代的作家,论年龄,他们也可充当现在孩子的“老爷爷辈”了;再次是41-50岁年龄段的作家队伍,排列第三,他们基本出生在1957年-1966年期间,多是现在孩子的父母辈了。与51-60这个年龄段的作家群一样,他们都只是在一方领域中曾经小有影响的作家。也就是说,在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中,唱主角的主要还是“老人”,其次是一些零零总总的“无名者”。结论一:现代化进程导致了“童心”、“稚趣”的日渐泯灭。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关心或呵护孩子无形中已经在变成一句口号,而现实是,人们的“童心”和“稚趣”正在越来越稀有少见,越来越贫乏苍白,更不要说谁还有闲情去书写和赞美它了。结论二:老龄化的作家队伍意味着儿童文学所讲述的故事、反映的生活以及所抒发的理想,都不可避免的陈旧和过时。
(2)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已经面临断代危机。
按常规思路,在人生的任何舞台上,最富创造也最具活力的首先应该是青年人。但统计显示,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这个队伍却属于大面积的缺席者,他们留下的是一片又一片的寂静与空白。在所统计的这86名作家中,30岁以下的作家没有1个,40岁以下的作家只有1个。结论:我们的儿童文学中至今还在表现的“童年”生活不是我们祖辈的经历就是我们父辈的理念,如果这个队伍的结构仍然这样持续下去,那么,随着“代沟”周期的越来越缩短,我们的孩子因兴趣索然而移情别恋,势必将成为一种必然。
(二)外国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年龄情况:
年龄段 |
20-80 |
81-100 |
101-200 |
201-300 |
301-400 |
不祥者 |
人数 |
0 |
2 |
22 |
7 |
1 |
5 |
比例 |
0% |
5% |
60% |
19% |
3% |
14% |
1、说明:
(1)年龄计算方法:2007年-作家出生年。
(2)在王晓玉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品选读》一书中,外国儿童文学部分入选作家清一色的都是已故作家。为了统计方便,假设他们还活着,照常计算他们的年龄。
2、发现的问题:
作家队伍及作品本身同样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统计发现,外国文学中的选文大部分都出自18、19世纪的一些世界文学巨匠之手,比如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奥斯卡·王尔德、济慈、雨果、拉封登、莫伯桑、法布尔、惠特曼、杰克·伦敦、安徒生、泰戈尔等等。他们离我们差不多都已经有100—200多年了。结论:外国的儿童文学创作状况也极不景气——20世纪没有一个作家在列就足以说明这个领域的萧条程度。
三、儿童文学作家队伍职业分布情况一览:
职业 |
教 师 |
编辑导演 |
专业作家 |
其他职业 |
作协会员 |
幼儿园 |
中学 |
大中专 |
人数 |
2 |
3 |
14 |
32 |
16 |
15 |
34 |
比例 |
2% |
3% |
16% |
37% |
19% |
17% |
40% |
1、说明:
(1)以在选的我国作家为重点调查对象。总人数仍然为上述在选的86人。
(2)这些入选作家的职业有一部分处于前后期变化之中,比如,此表中就有14人曾经或者是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或者是工厂的工人、或者是退伍的军人,而后来却因为在文学创作领域成绩突出又进了编辑行列的。
2、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1)在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中,编导及教师是两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数分别都超过了职业作家。结论:如果把这两支队伍合在一起,他们就可以撑起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
(2)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奢侈品。因为它的稀有,也因为它的精致。结论:有些人无力去涉足,而有些人是不能去涉足。
四、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受教育程度一览:
文化程度 |
大 学 |
中 学 |
留学国外 |
学历不明 |
人 数 |
39 |
9 |
10 |
22 |
比 例 |
45% |
10% |
12% |
26% |
1、说明:以教材在选的我国作家为重点调查对象。总人数仍然为上述的86人。
2、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1)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人有将近一半的人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与成人文学创作队伍的构成显然大有区别。结论:这些人后来之所以进入了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显然与他们所接受的开明、超前的儿童观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2)儿童文学是所有文学中最晶莹剔透、最玲珑精致的一朵花儿,只有当成人用最最圣洁虔诚、最最清澈明亮的心灵去触摸和感知它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期地打开、灿烂地绽放。结论:身处经济大潮与消费时代的作家们,连广袤的农村题材都懒得去触碰了,何况是功利全无、领地狭小的儿童文学这个“小儿科”天地了!所以,如何使日渐枯萎、光芒不再的儿童文学园地里百花竟开、重放异彩,还有待于更多关心和热爱它的有识之士来参与、去思考。
参考书目:
①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②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