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早期美国犹太文学中映射的犹太移民问题

时间:2013-03-07  作者:杨虹

论文导读::本文以几篇早期美国犹太小说为例,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移居美国的犹太移民在美国艰难生活。文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犹太移民遇到的文化冲突、精神挫折,他们迥异的生活态度以及这些移民问题在早期犹太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论文关键词:早期美国犹太文学,犹太移民,美国化,文化冲突
 

一.引言

作为美国文学界的一只奇葩,现代犹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犹太文学已经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内涵丰富的文学现象,并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它是一种以文学形式出现而又内涵着更为深广意蕴的“社会文化运动”,是古老犹太文化经由欧洲犹太移民的负载而与美国社会发生诸种文化碰撞和文化变迁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以及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在文学领域的复杂表现。美国犹太文学生动的写照了美国犹太移民的文化变迁历程,蕴藏了十分巨大的文化内涵,因此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的。本文将基于《隔都的婚礼》(“A Ghetto Wedding”)、《谎言》(“The Lie”)、《孤独的孩子们》(“Children of Loneliness”)、《五十美分睡一夜》(“Fifty Cents a Night”)这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美国犹太小说,从小说的内容,主题出发,对早期犹太移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生活,文化,思想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文化背景

文学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不同层面的写照,它与作品形成和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这些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几千年的流浪史使犹太人一直以一种客民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地,他们四处漂泊,努力寻求人文历史论文,希望找到或建立一个真正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家。新大陆的发现为犹太人带来了一线曙光。1654年秋天,来自荷兰在巴西的殖民地累西腓的23个落魄的犹太人,乘坐简陋的“圣﹒凯瑟琳”号海轮登上北美大陆曼哈顿岛为犹太人移居美国正式拉开了序幕,美国从此逐渐成为了犹太人寻求自由,民主,民族身份的应许之地。到了十九世纪,由于欧洲一些国家的反犹主义思潮,特别是俄国沙皇对犹太人残酷的集体迫害,这种移民热更是达到了新的高潮。随着犹太移民在美国的大幅增加,这个独特的团体中相应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犹太作家,他们真实的记述了自己的经历,描写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境遇,和两种异质文化融合撞击为犹太人带来的进步和矛盾冲突。

三.文本分析

本文列举的几篇小说都是在20世纪初期完成的,属于早期的美国犹太文学。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犹太移民在美国的生活状况,但是由于每个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不同,这几篇小说的主题侧重点和作者对待这种新生活的态度也略有不同中国学术期刊网

亚伯拉罕﹒卡恩(Abraham Cahan)在《隔都的婚礼》中主要描写了一对生活境遇不佳的男女主人公为了举办一个像样体面的婚礼花费掉大量金钱却最终收不到足够的彩礼作为补偿的故事,文章真实地揭示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下的犹太移民在纽约下城东区的生活状况。男主人公纳桑在严酷的生活驱使下被迫成为沿街叫卖的小商贩,而女主人公高德则不得不靠女红取得微薄收入。事实上,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的移民犹太人中是很普遍的。但是,他们虽然生活拮据却不是乞丐;虽然卑微甚至低下的生活,但毕竟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来维持生计,所以他们宁肯选择这样艰难的生活,并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成功的。文章中的婚礼看似很失败,新娘昏厥,宾客稀少,典礼结束后也没有马车接送,但文章的结尾两位沮丧的主人公在回家的途中却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升华。沿街小混混的戏弄嘲笑没有增加他们的沮丧,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强,更清楚地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扶持和爱。似乎生活上的困苦并不能击垮他们,残酷的现实只能磨砺他们的性格,他们会更加珍惜彼此,更加坚强地活下去。可以看出,虽然犹太人在美国这个异域他乡过着拮据的生活,作者还是坚信犹太人之间的这种关爱支持最终会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障碍并获得幸福快乐的人文历史论文,而现实也告诉我们现在犹太人已经靠着自己的顽强勤劳在美国取得了很多的成功。

玛丽﹒安汀(Mary Antin)在她的《谎言》中似乎对犹太移民在美国的新生活抱有更为乐观的态度,她热情积极的鼓励支持美国化,把美国完全当成可以实现犹太人理想的应许之地。所以在她的小说中,罗斯坦老师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美国形象的代表,认真负责,热情善良,思维敏锐,总是可以读懂别人的心思,并且不断的帮助沉默害羞的犹太小男孩大卫,帮助他学习融入美国的文化。当她猜测到大卫生病的真实原因——愧疚于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受两年教育而在政府文件上谎报年龄时,更是积极的走进大卫的家中为大卫“治病”,帮助他解除心里上的愧疚感。这个谎言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冲突的产物,因为在这些来自俄罗斯备受沙皇迫害的犹太人看来,对政府撒谎根本不是谎言,更不可能成为一种道德问题;而在美国这种完全迥异的文化里,说假话就是谎言,对政府说谎更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安汀看到了美国化过程中两种文化冲突可能带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她把罗斯坦老师塑造成了犹太人在美国化过程中的指路人,并借她之口给所有渴望自由民主的犹太人一个美国合法公民的身份——所有为自由而战的勇敢的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从文章中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可以看出安汀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犹太人思想上的转变,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进而使美国这个应许之地成为犹太人真正的家。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身份地位历来都存在于犹太人思想的深处,所以安汀的这种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她似乎太小看这种文化撞击带来的矛盾,态度太过乐观,毕竟这种矛盾是两种迥异的世界,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

安泽尔﹒夜泽尔斯卡(Anzia Yezierska)对美国化的态度显然不像安汀那么乐观,他在《孤独的孩子们》中把这种文化冲击带给犹太移民的困惑、迷茫表现的更为深刻。作者一改以上小说对故事情节的重视,把笔墨集中放在人物心里的描写上;同时也把注意力从美国大环境与犹太移民之间的矛盾转移到这些移民者与其下一代的身上,描述这些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犹太小孩在两种文化,两种世界中遇到的思想精神方面的困难挫折,产生的矛盾心里,并企图为他们寻找一条新的路径。作者在这里选用了“父与子”的传统主题来反应这种文化冲突。父辈因素一方面是子辈因素的“本源”人文历史论文,另一方面又是子辈因素成长的障碍;子辈因素即是对父辈因素的延展,同时又是父辈因素的一种反动和背离。主人公瑞秋作为子辈的代表,一方面接受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父辈,接受他们的传统习俗。她与父母关于餐桌礼仪的争吵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和传统犹太文化之间的矛盾。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徘徊于新旧两个世界边缘的她对自己的父母既爱又恨,因为她无法完全与生她养她的父母决裂,也不可能在新的世界获得完全的认可,要在这种两难境地做出一种选择,或找到一条出路太难了,所以她最终只能勇敢的选择放手,任凭其发展。瑞秋的这种境遇是两种异质文化冲撞不可避免的结果,它已经成为当时很多犹太移民小孩生活中最大的一种障碍,而这种精神方面的困境实际上远远大于物质生活方面需要克服的困难,因为除了等待时间来解决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迈克尔﹒高尔德(Michael Gold)则是对犹太移民的生活做了全面细致的记录。他甩开了前几种叙述方式和主题,不再构架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一些记忆的片段中国学术期刊网。他的《五十美分睡一夜》就是一个五岁犹太小男孩对自己居住的喧嚣熙攘的犹太街区的记忆。文章中的街区充斥着各种杂音,叫卖,谩骂,婴儿的啼哭,狗的嚎叫,顽童的嬉戏,漫天的流言飞语……;街道上涌动着各色人物,沿街小贩,赌徒,妓女,流氓,顽童,闲来无事的妇女……,而这些都是对当时生活最真实、生动的写照。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只是一味讲述一些记忆片断,但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在城东下区的犹太人潦倒的生活。小说中贫穷可怜的街头妓女罗斯,无奈地忍受着残忍的现实生活的腐蚀。罗斯的境遇反射出在当时贫困潦倒的犹太妇女中把妓女当作一种职业已经很普遍了,而事实上在那时的美国,犹太人卖淫的比率最高,以致对此警惕的全国犹太妇女委员会派探员前往码头人文历史论文,保护抵达的年轻妇女不被皮条客引诱。除了女性移民者的这种情况,打架斗殴在那时的犹太街区也相当普遍的。小说结尾的部分,参加“我”的生日聚会的人们听到了斗殴的枪声,然而大家讨论了一会之后就把此事全然抛于脑后,继续自己原本的生活。从这些犹太人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犹太移民对这种打架斗殴已经习以为常,或许是这种事情太普遍了,又或许是他们早就被生活的残酷磨练的麻木、世俗,他们已学会了对与己无关的事情冷眼旁观,变得与最初来到美国寻找梦想,充满热情的第一代犹太移民截然不同。但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他们,因为这是贫困滋生的罪行。无数生活在东城下区的犹太人濒于贫困之边缘,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接受命运给他们的,在无奈中挣扎生存下去。他们是可怜的人们,只能选择以一种不得已的生活方式面对的严厉现实。

四.结论

总体来看,卡恩,安汀比较严格、真实地反映了第一代犹太移民在新大陆的最初经历和对新大陆的最初感受;夜泽尔斯卡,高尔德则以个别犹太人的境遇来反应整个犹太世界的生活。他们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层面真实的反应了早期美国犹太移民艰难的生活状况,文化冲突的矛盾和精神方面的挫折。无论作者对待移民生活的态度如何,这些早期美国犹太小说都真实的写照了当时的生活,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犹太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神,为我们研究犹太民族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雅各﹒瑞德﹒马库斯:《美国犹太人1585—1990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朱威烈、金应忠编:《’90中国犹太学研究总汇》[M]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赵贞吉诗文研究整理综述—地方文献古籍整理与利用管窥
下一篇论文:功能文体学与深层主题意义--《姐妹》的文体分析_瘫痪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