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恐怖小说的科幻解读:洛夫克拉夫特作品浅析_科学怪兽

时间:2013-02-27  作者:张耀霖

论文导读::作为当今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文学世界中一支鬼魅奇葩,恐怖文学从其诞生之初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随着科技的进步,洛夫克拉夫特是最早提出“科学恐慌”的作家之一,他的童年经历形成了忧郁的特质,其作品的三大主题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学视角下恐怖与科幻的完美结合。
论文关键词:科学怪兽,知识禁区,原罪,天意难违
 

提起恐怖小说,相信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起恐怖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先生,他的侦探小说和恐怖小说在世界文坛功绩显著,为后世诸多恐怖小说家点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实,美国恐怖小说家并不只爱伦·坡独享。时至今日,有人就把爱伦·坡(1809-1849)、安布鲁斯·布尔斯(1842-1914)和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1890-1914)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他们的作品恐怖而不失情节,悬疑而不失人性,喧哗而不失深刻。此外,三人的恐怖特色又各不相同,爱伦·坡只需要一个小房间就可以让我们毛骨悚然,丝丝入扣的情节拨动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布尔斯则喜欢在峡谷徜徉,他的神秘失踪仿佛比他的作品更引人注目;洛夫克拉夫特则是一个特别的作家,他的恐怖可以在一间小单间内,可以在深邃的太平洋海底,也可以跨越到遥远的外星世界去。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不乏像《达贡》(1917)和《赫伯特·韦斯特:活跳尸》(1922)此类恐怖大作,也不乏带有浓重玄幻色彩的《疯狂山脉》(1931)与《克苏鲁的呼唤》(1926)。如此精彩的作品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经典的作品需要经典的作家创作出来,作家创作来源和创作动机则推动作家源源不断地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一、家庭社会背景下的恐怖结缘

人生经历往往对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影响。在洛夫克拉夫特46年的短暂人生旅途中,他总共创作了65篇小说,以及数10篇记事、散文、诗歌。但罕有人知,这么一位高产的作家有这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

时间定格在1890年8月20日上午9点钟,美国罗得岛的普罗维登斯镇,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作为家中独子,其父温菲尔德·洛夫克拉夫特是位做珠宝和铁矿石生意的大商人,整天奔波于北美市场。其母莎拉可谓有一段辉煌的家史,她的祖辈可以追溯到1630年殖民地时期的马萨诸塞地区。两人成婚时都已年过三十,在当时可算是“晚婚一族”了。可是,就在洛夫克拉夫特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在芝加哥的一家旅馆中精神病发作科学怪兽,随即被转到巴特勒精神病院治疗。从那之后,小洛夫克拉夫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亲生父亲。身边的亲人则都以其父工作过量、神经衰竭致死之类的原因来搪塞他。之后几年的生活波澜不惊,可是好景不长,在他9岁那年,他被诊断患有慢性神经疾病。这无疑对这个本已支离破碎的家庭又带来一波巨大打击,他也因此被迫辍学回家。幸运的是,家中的祖父是爱书之人,小洛夫没有闲着,把在家的这段时日好好利用起来,阅读《一千零一夜》、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一些零碎的哥特小故事。1904年,祖父过世,遗留给母子俩的只剩一件空屋子。洛夫克拉夫特一度尝试自杀,但是生存的本能让他放弃这条路。一天天过去了,他比以前变得更加忧郁,更加消极。他一个人和母亲呆在那间小屋内,终年不出门,埋头进行文学创作,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终于,在不断的挫折和打击之后,洛夫克拉夫特站在了20世纪美国幻想文学的前沿论文提纲怎么写

纵观其生平,我们不难发现,洛夫克拉夫特的儿时经历对他后来作品的影响非常深刻。首先,最大的影响便是父爱的缺失使他性格上变得更加坚强,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感情层面上,过早失去父爱的他必须找到一个填充物来弥补空缺,这一点与前辈爱伦·坡的经历颇为相似。坡早年丧母,父亲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无比沉重的打击。看到吐血身亡的母亲被抬出门的那一幕,颇仿佛看透了生与死的距离,并且对与母亲性格特点相似的女性颇感兴趣。洛夫克拉夫特的悲惨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年丧父的他,性格塑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母爱本该更加敏感,这也是以劳伦斯(D. H. Laurance)为代表的一部分现代作家在“恋母情结”方面的真实写照。换句话说,他们在逃避现实,父亲的憎恨或者父爱的缺失让幼年的他们对母亲的感情萌生了微妙的变化。然而,洛夫克拉夫特并没有走这条老路子。他性格固然孤僻,但是他敢于坦然面对,把尘世间对生与死的羁绊化入白纸黑字之间,文学的魅力无时无刻地安抚着那颗脆弱的心灵。

另一方面,他所处的“科学怪兽”时代为其作品打上深深的“科学”烙印。20世纪初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成果傲人。显然,科学技术已成为对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一股力量,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飞机、火箭、电灯泡以及合成纤维等新发明层出不穷,人类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只局限在地球这个单位上,我们更多地涉及微生物世界和外太空的探索领域。这一系列变革直接影响了工业和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信、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根本变化,从而实现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方面质的提高。这时候,盲目乐观的人们才发现弗兰肯斯坦悄然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潜在破坏力不可估量。1818年,英国诗人帕西·彼希·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创作了《弗兰肯斯坦》(别译为《科学怪人》)一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该故事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亲手用电能激活了一个用死尸拼装而成的“科学怪人”。起初,“科学怪人”与常人无异,甚至具备人类同情、怜悯的一面,可是人类的自私与贪婪把他逼上绝路,最终对人类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科学家的弟弟和好友都死于他手中科学怪兽,故事也以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在冰原上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结局。因此,“科学怪人”在某种意义上正代表着正在发展着的和已经渗入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恶果。作者将这种忧虑渗透到作品之中,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了科学变革的来临。所以,当人类在欢欣庆幸自己的伟大发明时,却往往忽视了科学对人类的反作用力。对此,洛夫克拉夫特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科学发展弥补了人类对未知恐怖世界探索的空缺,为进一步的外太空之旅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潜在危险始终存在,例如外星。在一封1923年寄给好友詹姆斯·莫顿(James Morton)的信中,洛夫克拉夫特特别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是万恶之源,它会给地球带来灾难,虽然看起来只是整个宇宙中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在1929年写给伍德本·哈里斯(Woodburn Haris)的一封信中,他又专门写道,“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中酝酿着科学世界的崩溃。”也就是说,在那个盲目乐观的时代,洛夫克拉夫特已经看到了科学发展未来发展的危险性。他的部分作品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在1927年的作品《黑暗外太空》(The Color Out of Space)中,一块由人类攻击而发生转向的太空陨石给地球带来无比恐慌。因此,在那个“科学怪兽”的时代,洛夫克拉夫特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文学题材独树一帜。

二、三大主题研究

从1897的第一篇小说《画中人》(Picture in the House)到1936年的最后一篇《晚潮》(The Night Ocean),洛夫克拉夫特一生共创作了65部小说。纵观整个作品发表年表,我们发现1920年是他创作高峰期,单单一年就有9部小说问世,实属高产作家。恐怖的吸血鬼,神秘的海底城市,新奇的外星生物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乃至世界读者。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主题:知识禁区、原罪和天意难违。

一,知识禁区。 所谓知识禁区,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所不能触及的知识领域与认知高度。对此关键词中找到一些线索,“在我看来,世间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人类通过无知的科学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我们生活在‘无知荒岛’上,科学给我们没有什么好处。总有一天,人类世界会因科学而变得四分五裂。到那时候,人类几近崩溃,借着黎明的死光,我们终将逃往下一个寂静的黑暗时代。”在他看来,作为人类,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科学的飞速发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些知识是人类永远得不到的。这一点上,我们强烈地感到作者深刻的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在他眼里,人类成为无知的动物,没有必要发展科学技术,大家应该静静地呆在一个小岛上,过着相安无事的生活,等待死亡的到来。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接下去。显然,这种悲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技发展与人类自身创造力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漩涡,但是从科学的反作用力来看,他对科技破坏性深深的忧思却值得世人警醒。其代表作有《赫伯特·韦斯特:再生》(1922)和《外来者》(1921),前者讲述了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生命,最终被新生命体杀死的故事,后者与其相似,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台可以穿梭时空到达外星的电子设备科学怪兽,随之而来的是外星生物的入侵,最终科学家不得不将枪口指向自己多年研究的研究成果。

二,原罪。这点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中曾经反复出现,它强调了一种血脉继承的弊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他强调一个人生来就背负着祖辈们犯下的罪孽,一生中要不断赎罪,直到生命结束。这点与基督教思想相似,《创世纪》中上帝起初在伊甸园创造亚当和夏娃,两人是不知罪的,圣洁而永生的。上帝警告他们,一定不能吃知识树上的果实,如果违犯禁令,两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夏娃并没有听上帝的话,她与亚当受毒蛇的引诱,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果子,从此以后,罪恶感就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不可磨灭。之后亚当和夏娃繁衍了整个人类,人类也被看作生来有罪,难逃一死,正如圣经第五章十二节指出,“这就如罪是从一人(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论文提纲怎么写。”洛夫克拉夫特秉承了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他认为人类可能是史前某个外来世界的“入侵者”,曾经有过辉煌的史前史和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但是由于某些未知原因,当时高度的文明在地球上消失了。在他看来,那场遥远的灭绝并不是偶然,相反,上帝决定了这场灾难的必要性,人类贪婪的本性注定了罪恶的降生,人类必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人类原罪的方式就是等待一切事物的降临。以上思想在《克苏鲁的呼唤》中可以找到,该小说是其远古神话体系形成的雏形,各种各样的远古生物从沉睡中醒来,给人类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_还原生活
下一篇论文:从《大闹天宫》管窥中国动画的民族特“色”_中国学派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