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时间:2012-05-30  作者:音美

论文导读::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在古诗词的翻译中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文学翻译思想的分析,阐释了其在文学翻译中主体性的体现。
论文关键词:许渊冲,主体性,以创补失,意美,音美,形美
 

引言: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也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在其一生中翻译了大量的英法互译作品,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他通过自己六十年的文学翻译实践(用中、英、法文出版了五十多本文学作品,把两千多首诗词译成英法韵文)提出了许多有真知灼见的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译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有的这些都是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发挥创造性、主体性的体现。他通过自己的实践证实了自己提出的理论,并再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他的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 “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一 译者的主体性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和跨时空的复杂活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能动的改造客体,影响客体,甚至控制客体使之为主体服务。同样,译者的主体性则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对原文进行改造或对其产生影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被动的转述原文的意义,而是要在仔细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作者思想,然后能动的将原作者思想意图尽可能真实的表达出来也即翻译。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译者自身不同的个人经历,观点、立场等就会不可避免的在译文中融入译者自己的风格,在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加入自己的创作和主观因素,所以说译作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是其再创作的产物。

解构主义理论家宣称,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译者的创造性由此可见一般。

二 “三美论”的历史渊源

许渊冲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格律体译文序言中提出诗词翻译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之说,是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出来的。原文为:“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嶙峋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鲡,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敢目,三也。”许渊冲将鲁迅的“三美”说用到翻译上来,发展为“三美论”。他认为在诗词翻译中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

三 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

1.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意美”

《秦风》中的《无衣》是大家熟知的篇章,以下截取了第一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大意说的是:怎么能说没衣服穿呢?我和你穿同一件战袍。国王要发兵了,修理好戈和矛,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许渊冲将其翻译为: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Let’s share the plate for breast!

We shall go on the line.

Let’s make our lances shine!

Your foe is mine.

许渊冲的译文中更多的采用的是创,由于汉语特有的语言特点及特殊的文化底蕴,如果直译就会有所失,就会破坏原文的意境还会引起读者误解,比如这里的“衣”就不能直接译为clothes,那样会引起误解。因此,他将“衣”译为战袍,并进一步具体化为胸甲,这样,通过再创,以创补失,读者更能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战火硝烟的那个年代,看到身穿战袍胸甲的战士在浴血奋战,读者更能心领神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试问倘若读者连原诗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搞不清楚,如何去理解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呢?还有最后一句,没有译成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而是译为你的敌人就是我的,如此不分彼此的关系,这样不是更能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表现出秦哀公愿与楚国士兵同生死、共患难的侠肝义胆吗?这样翻译的译文更具意美,也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又何乐而不为?

2.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音美”和“形美”

弗罗斯特(RobertFrost)说过:“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what get lost in translation)”。因此,译诗必有所失,这就要有所创,以创补失。许渊冲正是发挥主体创造性的集大成者。作为“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极大地发挥着创造性,以创补失创造性的传达原作的“音美”和“形美”。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家喻户晓的名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小诗,短短四行,把清明时节绵绵的梅雨,路上断魂之人,村头农舍的酒家,牛背嬉戏的牧童这些景物和路上行人因愁苦而感伤,想找酒家排解愁绪的情景都融入到了诗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但是如何将其翻译成英文,让英美读者也能感受到诗里的意境,引起他们的共鸣呢?尤其是开头的一个词“清明”,如何让没有清明时节扫墓这种风俗习惯的英美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感受到诗里所传达出来的愁苦,感伤的意境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许渊冲将其翻译为: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

My heart is broken on my way to the graveyard.

Where can I find a wine-shop to drown my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他没有翻译出“清明”二个字,只是简明的解释了它所包含的内容,即“mourning for the dead”,他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许渊冲,2003)。因为即使翻译出“清明”的意思,它所蕴含的中国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给人的无限联想的意境也已经丢失了。同样,第二句的“断魂”也没有译出来,而是用通俗的“心碎”(heart is broken)来代替, 有失就要有所创,由于汉语古诗词独有的语言特点,原诗表达起来更为精炼、含蓄、言简意赅,但是译文却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解释,特别是第三句一针见血,直抒胸臆,明说借酒消愁(drown my sad hours)。似乎破坏了原诗含蓄简约的风格,其实不然,因为原诗虽然形式上并没有表达“借酒消愁”,但在内容上却有这个意思。这就达到了“意美”,舍弃风格保留内容,有舍有得,以创补失。许渊冲说过:“创造性的翻译并不‘绝对自由’,它创造的,应该是原文深层内容所有、原文表层形式所无的东西。”中国古诗词具备含蓄、精炼、言简义丰的特点,而且原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富美感,在翻译的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原诗的形美,如原诗第一行末尾采用叠词“纷纷”,这一更具节奏感、音韵感的汉语词形来渲染气氛,加重路上行人的愁闷心情,但是许渊冲通过再创,用mourning和raining, dead和 hard,也能表达路上行人愁苦,压抑的感情。弥补了翻译过程中形美的缺失。原文一二四行押韵,如“纷”、“魂”、“村”,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富美感。经许渊冲翻译的译文做到了一二行、三四行分别押韵(hard-graveyard, hours-flowers),这样弥补了翻译过程中所失的“音美”和“形美”。达到了诗词翻译的高标准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音美”、“形美”和“意美”。当然,如果三者不能兼得,就要有所突出,做出取舍了。一般说来是牺牲形美,或音美来保存意美了。所有的这些都是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以创补失的表现,以求在创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美”的标准,达到令读者“好之”、“乐之”的效果。

许渊冲以创补失的再现三美就是自己发挥主体性创造性的最好说明。创就是再创再补原诗在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美的缺失,再现原文的韵味、情境,以最美的方式表达原作的思想,给读者以最美的享受。正如许渊冲先生对自己理论归纳的那样: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我想以此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最为确切不过了。

四 结语

翻译中不可能有完全的对等,译必有失,特别是在文学翻译的诗歌翻译中,表现的就更为明显,这就要求译者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发挥主体创造性,“以创补失”,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味与乐趣,许渊冲就是“创”的集大成者,他通过“以创补失”再现原作的“音美”、“形美”和“意美”。对美的执着追求,对文学的热爱,对读者的责任这些都督促他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使读者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西方的翻译理论并不能解决诗词英译的问题,我们要用许渊冲的“以创补失论”来以创补失,发挥中国的语言优势,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因此,无论在文学翻译理论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有更多的像许渊冲这样“敢为天下先”发挥主体性创造性的大翻译家。


参考文献
⑴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P196
⑵转引自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85
⑶许渊冲.译笔生花[M]. 文心出版社,2005,P45
⑷国外文学[J].1982(1),P11
⑸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5
⑹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差异的填充和文化的融合——论《追踪中国》个体文化属性的建构
下一篇论文:中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_策略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