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推出,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正相关。该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固定资产投入(INVE)=(本期固定资产合计-上期固定资产合计)∕上期资产总额
(2)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利用率越高,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就越大,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就越“强硬”,由此可以推出,生产能力利用率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正相关。本文采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近似地反映生产能力利用率,即
生产能力利用率(PCUL)=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3)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产品的降价空间就越大,该企业越有潜力通过降价和增加营销投入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增加市场份额;此外,根据优序理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可保留的盈余越多,所需的外源融资就越少,其负债比例就越低。由此可以推出,盈利能力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正相关,与负债比例负相关。该指标的计算过程为:
盈利能力(PROF)=(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
(4)产品专用性:产品的专用性越强,企业面对的客户就越少,企业越难以扩大其市场份额,所以产品专用性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负相关。本文采用营业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近似地反映产品专用性,即
产品专用性(UNIQ)=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5)企业规模:企业的规模越大,负债的风险就越低,所以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负债比例越高。本文对该指标进行如下定义:
企业规模(SIZE)=LN(资产总额)
(6)资产有形性:企业的有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大,其抵押价值就越高,负债融资的成本就越低,该企业越适合选择较多的负债。其计算方法为:
资产有形性(TANG)=(存货+固定资产)∕资产总额
(7)非债务税盾: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同样具有抵税的作用,因而被称为“非债务税盾”。“非债务税盾”较多的企业不必提高负债比例,却同样可以获得较多的税盾收益。由此可以推出,“非债务税盾”与负债比例负相关。该指标可用累计折旧与资产总额之比近似地反映,即
非债务税盾(NDTS)=累计折旧∕资产总额
(8)赫芬因德指数:该指标是一项反映行业集中程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越高,企业间的反映程度越强烈,企业越不宜选择较高的负债比例。该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赫芬因德指数(HHI)=∑(X∕X),其中X=∑X,X为企业i的主营业务收入。
五、实证检验
1.实证模型的建立
研究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的现有实证检验结果几乎都是采用单方程模型估计出来的。这些模型通常只考虑了其相互关系的一个侧面,忽略了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的问题,从而使回归结果不能合理地估计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高估计的精度,本文运用如下联立方程模型来检验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述各式中,下标表示第i家样本企业在t期的观测值。(1)式表示样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其中, 表示样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率(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代理变量), 表示固定效应模型下第i家企业的截距项; 表示样本企业的负债比例(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 表示与负债比例相对应的参数; =(INVE,PCUL,PROF,UNIQ),它是一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相关的外生控制变量, 是与这些外生控制变量相对应的一组参数。(2)式表示样本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对资本结构的反作用。其中, 表示固定效应模型下第i家企业的截距项; 表示与市场份额增长率相对应的参数; =(SIZE,TANG,PROF,NDTS,HHI),它是一组与负债比例相关的外生控制变量, 是与这些外生控制变量相对应的一组参数。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
均值
|
中位数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观测值
|
MSGR
|
0.00028
|
-0.00062
|
0.35202
|
-0.90656
|
3.19578
|
5572
|
DAR
|
0.46347
|
0.47256
|
0.17324
|
0.00814
|
0.99036
|
6368
|
INVE
|
0.05736
|
0.02256
|
0.14449
|
-0.59526
|
2.98152
|
5572
|
PCUL
|
4.13877
|
1.62653
|
21.1450
|
0.01975
|
1085.667
|
5572
|
PROF
|
0.05189
|
0.04917
|
0.06184
|
-0.63446
|
0.36235
|
5572
|
UNIQ
|
0.05879
|
0.03721
|
0.08056
|
0.00000
|
1.68332
|
6368
|
SIZE
|
21.3947
|
21.3091
|
0.91531
|
18.7841
|
27.6107
|
6368
|
TANG
|
0.52927
|
0.52826
|
0.17250
|
0.01521
|
0.98497
|
6368
|
NDTS
|
0.15810
|
0.12686
|
0.12683
|
0.00028
|
0.97490
|
6368
|
HHI
|
0.08296
|
0.05357
|
0.104466
|
0.02510
|
0.93169
|
6368
|
上述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在该表中,由于某些变量(如市场份额增长率MSGR、固定资产投入INVE)的计算既涉及到本年度的数值,又涉及到上一年度的数值,这些变量就损失了2002年度的观测值;另外还有一些某些变量(如生产能力利用率PCUL、盈利能力PROF)在计算过程中既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又涉及到利润表项目,本文对这些变量所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取年初和年末的均值,这也会导致其损失2002年度的观测值。所以本文将2003—2009年度作为研究窗口。
表2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
MSGR
|
DAR
|
INVE
|
PCUL
|
PROF
|
UNIQ
|
SIZE
|
TANG
|
NDTS
|
HHI
|
MSGR
|
1.0000
|
|
|
|
|
|
|
|
|
|
DAR
|
-0.0942
|
1.0000
|
|
|
|
|
|
|
|
|
INVE
|
0.2055
|
-0.0894
|
1.0000
|
|
|
|
|
|
|
|
PCUL
|
0.1364
|
-0.0726
|
-0.0427
|
1.0000
|
|
|
|
|
|
|
PROF
|
0.2117
|
-0.2624
|
0.2088
|
0.0238
|
1.0000
|
|
|
|
|
|
UNIQ
|
-0.0761
|
0.0491
|
-0.0710
|
-0.0319
|
-0.1221
|
1.0000
|
|
|
|
|
SIZE
|
-0.0706
|
0.2456
|
0.2043
|
0.0320
|
0.2434
|
0.1593
|
1.0000
|
|
|
|
TANG
|
-0.0013
|
0.1245
|
0.2686
|
-0.0731
|
0.1041
|
-0.1569
|
0.2398
|
1.0000
|
|
|
NDTS
|
0.0757
|
-0.1515
|
0.0377
|
-0.1223
|
0.0116
|
-0.1560
|
0.1491
|
0.3579
|
1.0000
|
|
HHI
|
0.0091
|
-0.0625
|
0.0705
|
-0.0084
|
0.1189
|
-0.0445
|
0.1530
|
0.0738
|
0.1078
|
1.0000
|
表2计算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该表可以看出:反映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负债比例(DAR)与反映其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市场份额增长率(MSGR)负相关。相关的控制变量与两个被解释变量之间也表现出一些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投入(INVE)、生产能力利用率(PCUL)和盈利能力(PROF)均与市场份额增长率正相关,而产品专用性(UNIQ)却与市场份额增长率负相关;企业规模(SIZE)和资产有形性(TANG)与负债比例正相关,而盈利能力(PROF)、非债务税盾(NDTS)和赫芬因德指数(HHI)却与负债比例负相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