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小麦麦蚜的发生动态及其原因分析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根据山东省地方标准(B37/T224-1996),小麦蚜虫测报调查规范,固定有代表性地块,自小麦出苗后至小麦收获,3天调查一次,记载百茎蚜虫及其天敌种类及数量。根据麦蚜达防治指标(500头/百株)出现时间划分为3级:1级为4月20日前后,2级4月20-30日,3级5月1日前后。从以上分析可知,麦蚜复合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发生程度逐渐加重。
关键词:小麦,麦蚜,发生动态
 

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类群就是麦蚜,以笔者所在地市为例,济宁市麦蚜发生种类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_ciu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mnae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3种麦蚜的种群比例因年份、生态环境、小麦生育期不同而有差异。自1980年以来,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市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小麦减产20%-30%,近几年随着气候变暖,麦蚜的发生出现新的动态,发生期提前,由八十年代的小麦穗期危害,到九十年代提前到扬花期危害,个别年份在早春发生。笔者依据济宁市植保站1980-2006年27d的系统调查资料,结合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方法

1.1 田间系统调查

根据山东省地方标准(B37/T224-1996),小麦蚜虫测报调查规范,固定有代表性地块,自小麦出苗后至小麦收获,3天调查一次,记载百茎蚜虫及其天敌种类及数量。

1.2 资料整理

1.2.1 发生期分级

根据麦蚜达防治指标(500头/百株)出现时间划分为3级:1级为4月20日前后,2级4月20-30日,3级5月1日前后。论文参考网。

1.2.2 发生程度

按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32-1996),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分级标准,麦蚜发生程度划分为5级:1级500-625头,2级626-1250头,3级1251-1875头,4级1876-2500头,5级大于2500头。

1.2.3 天敌单位折算

食蚜量大的瓢虫成、幼虫,1个虫体为1个天敌单位;草蛉、食蚜蝇幼虫及食量大的蜘蛛2个虫体为1个单位;龟纹瓢虫成、幼虫及食量小的蜘蛛,以4个虫体为1个单位;蚜茧蜂寄生120个为一个单位。调查资料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 麦蚜发生动态

从27d统计资料来看,麦蚜复合种群呈现两种新的动态。①是发生程度加重。1980-1989年10d间,年平均发生程度为3.5级,大发生年份5年(1980、1982、1986、1987、1989)占年度间的50%;而从1990-2006年17d中,平均年发生程度为4.9级,除1990d发生程度为4级外,均达到大发生程度。论文参考网。②是发生期提前,1980-1989年10d间,除1981d发生轻未达到防治指标,从达防治指标(500头/百茎)时间分析,发生期早1 d(1983)占年度间十分之一,中期1d(1982),其余年份发生期均为偏晚年份;而1990-2006年17d中,发生早的年份3d(1999、2002、2004、)中期6d。另外,八十年代济宁地区麦蚜达防治指标的时间一般年份在5月10日前后;而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统计达防治指标的时间在5月1日前后,比八十年代提前7天左右。1999、2002年两年麦蚜在早春危害。1999年4月17日达防治指标比常年提前20天,2002年3月23日达防治指标比常年提前40余天。

2.2 发生因素分析

麦蚜发生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寄生植物以及天敌发生量有关系。

2.2.1 虫源基数

济宁市属黄淮冬麦区,冬季寒冷,越冬数量减少,由27d资料分析,暖冬年份虫源数量较大,发生早的(1983、1999、2002、2004)四年,上年11月中旬调查,百茎蚜虫数量分别为54、11.5、7.8、5.4头,比常年偏多20%以上。

2.2.2 气候条件

麦长管蚜发育最适温度12-20℃,适湿范围40%-80%;禾谷缢管蚜耐高温、高湿,30℃左右,相对湿度60%以上,发育最快。从济宁市27d系统调查资料分析,冬季气温偏高,早春气温回升快,且无倒春寒的年份,麦蚜发生期提前,为害加重。由气候资料分析,1983、1999、2002、2004年均为暖冬年份,冬季气温比常年偏高。4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的年份麦蚜发生早,高峰期提前。反之则发生时间推迟。

据济宁市气象台观测,2001年小麦播种后至2002年4月底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对麦蚜安全越冬、春季繁殖极为有利。

表2 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积温及降水对照表

 

时间 >℃积温 常年 ± 降水 (mm) 常年 (mm) ±(mm)
播种至12月中旬 677.7 601.8 75.9 25.4 43.7 -18.3
12月下旬至2月中旬 175.9 66.8 109.1 7.0 15.9 -8.9
2月下旬至3月下旬 412.3 259.9 152.4 5.1 20.9 -15.8
4月上旬至4月中旬 317.4 269.4 48 4.3 19.0 -14.7
4月下旬至6月上旬 822.3 960.5 -138.2 116.3 74.8 +41.5

由表2可知,1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大于0℃的积温588.2℃,比常年偏多261.5℃,极有利于麦蚜的越冬,济宁市植保站系统调查,冬前11月20日百茎蚜量1.2头,2002年3月13日百茎为23.3头,常年同期基本查不到蚜虫。3月中旬平均气温10.3℃,比常年偏高2.7℃,麦蚜繁殖速度加快,到3月23日达防治指标,3月25日达百茎1000头,4月3日为蚜高峰日,比常年提前45天左右。麦长管蚜对湿度要求不严格,2002年降水偏少,但济宁麦区多为水浇田,田间湿度能满足其发生条件。论文参考网。

2.2.3 天敌因素

济宁市小麦蚜虫天敌主要有瓢虫类,食蚜蝇类,蚜茧蜂类和草蛉类等。瓢虫、食蚜蝇的发生早于蚜茧蜂,其对麦蚜的控制作用大于蚜茧蜂。但天敌跟随麦蚜发生常在麦蚜出现高峰后起到控制作用。且麦蚜繁殖速度快,天敌繁殖慢,前期很难抑制蚜量增长。由27年系统调查资料分析,前期天敌起作用的年份为1983、1985年两年,占年度的8.7%,大多数年份起不到控制作用。

3.小结与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麦蚜复合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发生程度逐渐加重;二是发生危害时间提前,给测报与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尤以后者,麦蚜由穗期发生提前到小麦拔节期,而拔节期无麦蚜分级标准,且防治指标至今未见报道,有待于在今后的植保工作中加强研究。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论文: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