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通过对‘青林’核桃种子温室容器育苗试验, 结果发现‘青林’核桃种子经过浸种、催芽等措施的处理,发芽率提高了20%左右,达到了84.3%,且苗木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出苗期缩短,成活率达100%。论文关键词:青林核桃,容器育苗,技术,发芽率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适合山区发展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然而,核桃种子直播发芽率低、苗木生长不整齐、旱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核桃生产的发展。容器育苗造林是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成活率一般达85%以上。通过对核桃容器播种育苗,培育优质壮苗,在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可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核桃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青林’核桃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核桃课题组于2007年从普通核桃(JuglansregiaL.)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由于‘青林’核桃种子量少,在大田条件下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低,约60%左右,且苗木生长不整齐,出苗期较长,限制了良种苗木繁育和推广。为此,2010年2月下旬开始在山东省林科院温室内进行了‘青林’核桃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青林’核桃种子经过一定的催芽处理,播种1073粒种子,发芽905粒,发芽率84.3%,发芽率提高了20%左右。且苗木生长整齐,出苗期缩短,长势较旺,成活率达100%。具体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采用山东省林科院研制的无纺布平衡根系容器育苗营养杯,营养杯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培养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三种基质混合,配方体积比为30(草炭土):7(珍珠岩):3(蛭石)。另外根据基质重量加入1%复合肥,并用800倍多菌灵消毒。营养杯放入专用箱内,每箱装入24个营养杯,每排6个共4排。 2种子采集及贮藏 2.1采种 种子取自泰安市黄前镇邵家庄‘青林’核桃种子,母株树龄36年,生长健壮、树势旺盛、干形好、抗性强,无病虫害。2009年9月中旬,待青林核桃母株的果实充分成熟后进行采种。 2.2种子贮藏 先将采集后的核桃青果进行脱青皮处理、晾干,然后在常温下贮藏。 3种子处理 3.1种子分类 2010年2月24日,将1073粒种子进行处理。处理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及等级分类,根据种子大小、均匀度、表面整洁度等特点分为三类,对每类种子进行了单粒重、三径的测量。种子平均单粒重17.5克,平均横径1.32厘米,平均侧径1.34厘米,平均纵径1.36厘米。见表1。 表1种子分类统计 
 
    
        
            | 类别 | 数量(粒) | 特性 | 单粒重(g) | 横径(cm) | 侧径(cm) | 纵径(cm) |  
            | 一类 | 690 | 较大、均匀、表面整洁 | 17.7 | 1.34 | 1.39 | 1.49 |  
            | 二类 | 308 | 略小、整洁、表面整洁 | 17.3 | 1.28 | 1.28 | 1.34 |  
            | 三类 | 75 | 大小不均、表面含有青皮 | 17.5 | 1.34 | 1.36 | 1.26 |  
            | 平均 |   |   | 17.5 | 1.32 | 1.34 | 1.36 |  
            | 合计 | 1073 |   |   |   |   |   |  3.2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分类包装放入塑料桶内,然后用45℃的温水浸泡,使其自然降温。第二天再换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清水一次,连续浸泡8天,这时大部分种子已吸水膨胀、隔膜变软,3月4日从水中捞出,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3.2催芽 种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催芽处理。 3.2.1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后放入塑料桶内盖上湿布进行室内催芽,室内温度大约20℃左右。每天在湿布上撒水保持种子湿润。3月7日种子开始陆续裂口露白,此时对露白的种子及时进行播种,截止3月25日共播种730粒,占种子总数的68%,出苗率达92.9%,出苗期大约10~15天。见表2。 表2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 播种日期(年月日) | 播种数(粒) | 出苗数(株) | 出苗期(天) |  
            | 2010.3.7 | 262 | 232 | 15 |  
            | 2010.3.8 | 24 | 23 | 11 |  
            | 2010.3.9 | 35 | 33 | 11 |  
            | 2010.3.11 | 60 | 58 | 13 |  
            | 2010.3.13 | 78 | 75 | 10 |  
            | 2010.3.16 | 82 | 78 | 15 |  
            | 2010.3.17 | 39 | 38 | 13 |  
            | 2010.3.18 | 42 | 38 | 10 |  
            | 2010.3.19 | 33 | 32 | 15 |  
            | 2010.3.21 | 24 | 21 | 12 |  
            | 2010.3.22 | 23 | 23 | 10 |  
            | 2010.3.24 | 22 | 21 | 10 |  
            | 2010.3.25 | 6 | 6 | 10 |  
            | 合计 | 730 | 678 |   |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3.2.2种子经过18天的催芽处理,余下的343粒种子裂口露白的数量越来越少。此时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取出在太阳下暴晒,晒后对裂口露白的种子及时播种,剩余未裂口的种子继续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再日晒。种子经过5天的反复处理,裂口露白的种子共194粒,占种子总数的18%。出苗率达67.5%,出苗期大约14~25天。见表3。 表3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 播种日期(年月日) | 播种数(粒) | 出苗数(株) | 出苗期(天) |  
            | 2010.3.26 | 118 | 80 | 25 |  
            | 2010.328 | 12 | 9 | 13 |  
            | 2010.3.29 | 56 | 35 | 15 |  
            | 2010.3.31 | 8 | 7 | 15 |  
            | 合计 | 194 | 131 |   |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3.2.3对余下的149粒未裂口露白种子放入冰箱内再进行低温冷藏,温度为4℃,种子冷藏10天后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然后进行暴晒,晒后对裂口露白的种子及时播种,剩余未裂口的种子继续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再日晒。经过8天的反复处理裂口露白的种子共119粒,占种子总数的11%。出苗率达64.4%,出苗期大约4~12天。剩余未裂口的30粒种子点播在营养杯内。见表4。 表4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 播种日期(年月日) | 播种数(粒) | 出苗数(株) | 出苗期(天) |  
            | 2010.4.11 | 12 | 12 | 7 |  
            | 2010.4.12 | 4 | 4 | 5 |  
            | 2010.4.13 | 34 | 25 | 12 |  
            | 2010.4.15 | 12 | 8 | 7 |  
            | 2010.4.16 | 12 | 7 | 8 |  
            | 2010.4.18 | 12 | 9 | 8 |  
            | 2010.4.19 | 24 | 12 | 8 |  
            | 2010.4.22 | 9 | 6 | 4 |  
            | 2010.4.25 | 30 | 0 |   |  
            | 合 计 | 149 | 96 |   |  4播种 种子播种采用点播。播种前一天把营养杯浇透水,播种时先用直径大约1.5厘米的打孔器在营养杯内打孔,孔深以1厘米为宜,每孔放1粒,然后覆土。播种时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种子点播在营养杯中间。 5温室管理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湿度过高,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根发霉、腐烂或枯萎、死亡。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温室的温度、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当温度超过25℃时,要及时打开天窗,放下遮荫网。湿度超过50%时要及时控制浇水次数。 6苗木管理 6.1浇水 浇水要适时适量,播种前要浇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应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