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青林’核桃容器育苗技术试验初报_发芽率-论文网

时间:2014-03-12  作者:王翠香,韩传明,赵登超,王云霞,亓桂成,侯立群

论文摘要:通过对‘青林’核桃种子温室容器育苗试验, 结果发现‘青林’核桃种子经过浸种、催芽等措施的处理,发芽率提高了20%左右,达到了84.3%,且苗木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出苗期缩短,成活率达100%。
论文关键词:青林核桃,容器育苗,技术,发芽率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适合山区发展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然而,核桃种子直播发芽率低、苗木生长不整齐、旱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核桃生产的发展。容器育苗造林是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成活率一般达85%以上。通过对核桃容器播种育苗,培育优质壮苗,在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可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核桃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青林’核桃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核桃课题组于2007年从普通核桃(JuglansregiaL.)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由于‘青林’核桃种子量少,在大田条件下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低,约60%左右,且苗木生长不整齐,出苗期较长,限制了良种苗木繁育和推广。为此,2010年2月下旬开始在山东省林科院温室内进行了‘青林’核桃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青林’核桃种子经过一定的催芽处理,播种1073粒种子,发芽905粒,发芽率84.3%,发芽率提高了20%左右。且苗木生长整齐,出苗期缩短,长势较旺,成活率达100%。具体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采用山东省林科院研制的无纺布平衡根系容器育苗营养杯,营养杯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培养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三种基质混合,配方体积比为30(草炭土):7(珍珠岩):3(蛭石)。另外根据基质重量加入1%复合肥,并用800倍多菌灵消毒。营养杯放入专用箱内,每箱装入24个营养杯,每排6个共4排。

2种子采集及贮藏

2.1采种

种子取自泰安市黄前镇邵家庄‘青林’核桃种子,母株树龄36年,生长健壮、树势旺盛、干形好、抗性强,无病虫害。2009年9月中旬,待青林核桃母株的果实充分成熟后进行采种。

2.2种子贮藏

先将采集后的核桃青果进行脱青皮处理、晾干,然后在常温下贮藏。

3种子处理

3.1种子分类

2010年2月24日,将1073粒种子进行处理。处理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及等级分类,根据种子大小、均匀度、表面整洁度等特点分为三类,对每类种子进行了单粒重、三径的测量。种子平均单粒重17.5克,平均横径1.32厘米,平均侧径1.34厘米,平均纵径1.36厘米。见表1。

表1种子分类统计

类别

数量(粒)

特性

单粒重(g

横径(cm

侧径(cm

纵径(cm

一类

690

较大、均匀、表面整洁

17.7

1.34

1.39

1.49

二类

308

略小、整洁、表面整洁

17.3

1.28

1.28

1.34

三类

75

大小不均、表面含有青皮

17.5

1.34

1.36

1.26

平均

17.5

1.32

1.34

1.36

合计

1073

3.2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分类包装放入塑料桶内,然后用45℃的温水浸泡,使其自然降温。第二天再换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清水一次,连续浸泡8天,这时大部分种子已吸水膨胀、隔膜变软,3月4日从水中捞出,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3.2催芽

种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催芽处理。

3.2.1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后放入塑料桶内盖上湿布进行室内催芽,室内温度大约20℃左右。每天在湿布上撒水保持种子湿润。3月7日种子开始陆续裂口露白,此时对露白的种子及时进行播种,截止3月25日共播种730粒,占种子总数的68%,出苗率达92.9%,出苗期大约10~15天。见表2。

表2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播种日期(年月日)

播种数(粒)

出苗数(株)

出苗期(天)

2010.3.7

262

232

15

2010.3.8

24

23

11

2010.3.9

35

33

11

2010.3.11

60

58

13

2010.3.13

78

75

10

2010.3.16

82

78

15

2010.3.17

39

38

13

2010.3.18

42

38

10

2010.3.19

33

32

15

2010.3.21

24

21

12

2010.3.22

23

23

10

2010.3.24

22

21

10

2010.3.25

6

6

10

合计

730

678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3.2.2种子经过18天的催芽处理,余下的343粒种子裂口露白的数量越来越少。此时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取出在太阳下暴晒,晒后对裂口露白的种子及时播种,剩余未裂口的种子继续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再日晒。种子经过5天的反复处理,裂口露白的种子共194粒,占种子总数的18%。出苗率达67.5%,出苗期大约14~25天。见表3。

表3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播种日期(年月日)

播种数(粒)

出苗数(株)

出苗期(天)

2010.3.26

118

80

25

2010.328

12

9

13

2010.3.29

56

35

15

2010.3.31

8

7

15

合计

194

131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3.2.3对余下的149粒未裂口露白种子放入冰箱内再进行低温冷藏,温度为4℃,种子冷藏10天后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然后进行暴晒,晒后对裂口露白的种子及时播种,剩余未裂口的种子继续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再日晒。经过8天的反复处理裂口露白的种子共119粒,占种子总数的11%。出苗率达64.4%,出苗期大约4~12天。剩余未裂口的30粒种子点播在营养杯内。见表4。

表4种子出苗调查统计

播种日期(年月日)

播种数(粒)

出苗数(株)

出苗期(天)

2010.4.11

12

12

7

2010.4.12

4

4

5

2010.4.13

34

25

12

2010.4.15

12

8

7

2010.4.16

12

7

8

2010.4.18

12

9

8

2010.4.19

24

12

8

2010.4.22

9

6

4

2010.4.25

30

0

149

96

注:出苗期为第一粒种子出苗到最后一粒种子出苗。

4播种

种子播种采用点播。播种前一天把营养杯浇透水,播种时先用直径大约1.5厘米的打孔器在营养杯内打孔,孔深以1厘米为宜,每孔放1粒,然后覆土。播种时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种子点播在营养杯中间。

5温室管理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湿度过高,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根发霉、腐烂或枯萎、死亡。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温室的温度、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当温度超过25℃时,要及时打开天窗,放下遮荫网。湿度超过50%时要及时控制浇水次数。

6苗木管理

6.1浇水

浇水要适时适量,播种前要浇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应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青年蛋鸡限制饲养应注意的问题-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青海高原青海云杉苗木培育技术_越冬-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