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树冠的面积越大,枝叶越密集,植物滞留粉尘的能力越强(如紫叶小檗、火棘),树冠面积小,枝叶稀疏的植物,滞留粉尘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月季)。
(2)绿量研究的是植物叶片表面积的总和。研究表明,单株树木的滞尘能力不仅与其叶片的滞尘量有关,还应综合考虑单株树木的总叶面积。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的植物,金银木、红瑞木和火棘枝叶繁茂,绿量较高,因此三种植物的单株滞尘能力在所研究的植物中较强,分别排在第1、2、3位;而木槿、棣棠和月季叶片稀疏,绿量较低,致使其单株植物滞尘能力相对较弱,在所研究植物中排列于第17、18、19位。
(3)对19种灌木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滞尘效益高的有榆叶梅,金银木,红瑞木,火棘,红叶石楠;滞尘效益低的有金叶女贞,金山绣线菊,连翘,月季。评价植物的滞尘效益,不仅要考虑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还应综合考虑植物的高度、叶面积指数、生长期和植物的叶面特性等因素。灌木植物生长高度恰好处在人体呼吸带范围,人们感受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集中于这个区域,因此选择滞尘效益高的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减轻空气中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且是居住区绿地树种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蓉丽, 刘惠, 马玲. 园林植被滞尘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0):84 – 85.
2 Sehmel G A. Paticle and gas dry deposition:a review[J]. Atmospheric Enviroment, 1980, 14: 983 – 1011.
3 方颖, 张金池, 王玉华. 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固体悬浮物净化能力及规律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36 – 40.
4 邱媛, 管东生. 惠州城市植被的滞尘效应[J]. 生态学报, 2008, 28(6):2455 – 2462.
5 韩丽媛, 吴祥云. 阜新市主要城市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评价[J]. 能源与环境, 2008(4):49 – 50.
6 庞博, 张银龙, 王丹. 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叶面尘与地表灰尘的粒径和重金属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1312 – 1317.
7 黄枢. 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应是改善生态环境[J]. 自然生态保护, 2002(7):22 – 24.
8 姜红卫, 朱旭东, 孙志海. 苏州高速公路绿化滞尘效果初探[J].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33(4):95 – 99.
9 张秀梅, 李景平. 城市污染环境中适生树种滞尘能力研究[J]. 环境科学动态, 2001, (2):27– 30.
10 赵勇, 李树人, 阎志平. 城市绿地的滞尘效应及评价方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1(6):582 – 586.
11 张新献, 古润泽, 陈自新, 等.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的滞尘效益[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19(4):12 – 17.
12 王赞红, 李纪标. 城市街道常绿灌木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滞尘颗粒物形态[J]. 生态环境, 2006, 15(2):327 – 330.
13 齐飞艳, 朱彦锋, 赵勇, 等. 郑州市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3(3):256 – 259.
14 陈自新, 苏雪痕, 刘少宗, 等.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J]. 中国园林, 1998(2):51 – 54.
15 安勇, 卓丽环. 哈尔滨市紫丁香绿量[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32(6):81 – 83.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