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利用大豆的深加工副产物豆渣为原料生产豆渣膳食纤维面包。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营养面包的制作工艺参数为:豆渣粉添加量为5%,酵母用量2% ,白砂糖用量10% ,面包改良剂用量0.1% ,在此工艺条件下,豆渣膳食纤维面包风味和品质最佳。
论文关键词:豆渣,膳食纤维,面包,工艺参数
膳食纤维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食品。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肠道功能、减少食物残渣在肠内滞留时间的功能,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和便秘等疾病。豆渣中富含膳食纤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纤维素源。面包是一种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对烘焙面包类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品质要求日益增高。目前,我国以大豆为主的食品较多,2000年我国共处理大豆1312.2万吨,豆腐是我国传统食品,每年产生豆渣数量十分可观。本文旨在研究添加豆渣粉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探索豆渣粉等在面包中的作用,为开发豆渣膳食纤维食品做理论基础研究,提高豆渣综合开发利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老牛面包粉(基础粉),面筋约33%,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豆渣粉,实验室自制;白砂糖、奶粉、泡打粉、食盐、面包改良剂、活性干酵母、黄油等市售.
1.2设备与工具
电子天平、搅拌机、醒发箱、烘烤炉、温度计、体积测定仪等.
1.3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面团调制(10min中速搅拌)→称重、切块(分两个平行试样)→整形入烤盘→发酵(38~40℃,相对湿度85﹪~90﹪,2h)→烘烤(210℃,10min)→冷却→包装→评价→贮藏试验
1.4纤维豆渣面包焙烤试验配方
面包粉100%,豆渣粉0-20%,白砂糖8-12%,奶粉5%,干酵母2%,盐0.5%,面包改良剂0.1-0.3%,水、黄油适量,以面粉为100为基准.
1.5分析方法
1.5.1豆渣粉用量的单因素试验
为了研究豆渣粉用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将豆渣粉用量设计为:0,5,10,15,20,通过对所制作的面包质量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确定不同豆渣粉用量对面包制作工艺和最终品质的影响.
1.5.2单因素试验
对面包改良剂用量(0,0.1,0.2,0.3%)、白砂糖用量(O,8,10,12%)、酵母用量(0,1.0,2.0,3.0%)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以上原辅料的基本用量.
1.5.3多因素正交试验
选用豆渣用量、干酵母用量、白砂糖用量和面包改良剂用量4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面包品质总评分为依据,选用L9(3)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
1.6纤维豆渣面包质量评定
1.6.1面包水分测定
采用GB/TS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1.6.2面包比容
体积测定采用菜籽排除法.面包比容为面包体积(mL)与面包质量(g)之比.
1.6.3
评定要求在面包冷却回软但没有老化前进行。由10位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面包感官质量评定。.面包的品质评定参照GB/T14611—93附录A中国农科院《面包烘焙品质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适当简化(表1).
表1面包品质评分标准(100分)
项目 满分 满分标准
|
体积 35 8.60ml/g
面包 表皮色泽 5 棕黄、金黄、红棕、浅棕色
外观 表皮质地与形状 5 冠大,颈及明显,无裂纹,平滑无斑
包心色泽 5 洁白,乳白并有丝样光泽
平滑度 10 平滑、细腻、轻柔感
面包 纹理结构 25 面包气孔细密、均匀并呈长形,孔壁薄,无明显孔洞和坚实部分,呈海绵状
内质 弹柔性 10 柔软而富有弹性,按下复原很快
口感 5 有面包焦香味,有甜咸味,淡酵母味,味纯正,无霉味
|
2.结果与分析
2.1添加豆渣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豆渣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包的体积逐渐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却逐渐增大。原因分析:加入过多的豆渣粉稀释了面团中湿面筋含量,使面包质量下降,因此添加5%的豆渣粉时,面包体积最大,颜色较好,表面粗糙程度最小,所以豆渣添加量为5%时最佳。
表2豆渣粉用量与最终成品指标对照表
豆渣粉用量(g)
|
成品体积
|
成品表皮颜色
|
粗糙程度
|
0
|
较大
|
金黄色
|
小
|
5
|
大
|
浅棕色
|
小
|
10
|
中等
|
棕黄
|
中等
|
15
|
稍小
|
棕黄
|
稍大
|
20
|
最小
|
棕褐
|
很大
|
2.2面包改良剂用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为了确定面包改良剂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添加不同用量的面包改良剂,结果表明:添加0.1%的面包改良剂,综合评分为86.2.因此初步确定面包改良剂的添加量为0.1%,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效果最理想。
2.3白砂糖用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为了确定白砂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添加不同用量的白砂糖,结果表明:添加10%的白砂糖,综合评分为85.1.因此初步确定面包改良剂的添加量为10%,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效果最理想。
2.4添加酵母用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表3表明:随着酵母用量的增加,面包的比容和面包总评分均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考虑到酵母的成本,初步确定酵母的添加量为2%,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效果和综合成本最理想.
表3添加酵母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面粉 % 白糖 % 酵母粉% 面包比容(mL·g ) 面包总评分
|
100 10 0 2.99 76.0
100 10 1.0 3.00 79.5
100 10 2.0 3.75 80.5
100 10 3.0 3.80 81.0
|
2.5豆渣纤维面包最佳配方的确定
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豆渣粉、面包改良剂、白砂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是不同的,设计L9(3)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面包品质的综合影响.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4、表5.
表4纤维豆渣面包最佳配方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A 豆渣 B 鲜酵母 C 白砂糖 D 面包改良剂
水平 m/g m/g m/g m/g
|
1 5 1 5 0.1
2 8 1.5 10 0.2
3 10 2.0 15 0.3
|
表5纤维豆渣面包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得分
豆渣粉% 酵母% 白砂糖% 面包改良剂%
|
1 1 1 1 1 73
2 1 2 2 2 79.5
3 1 3 3 3 76
4 2 1 2 3 71
5 2 2 3 1 76.5
6 2 3 1 2 70
7 3 1 3 2 69
8 3 2 1 3 72
9 3 3 2 84
|
K1 228.5 213 215 233.5
K2 217.5 228 234.5 219.5
K3 225 230 221.5 219
|
k1 76.2 71 71.7 77.8
k2 72.5 76 78.2 73.2
k3 75 76.7 73.8 73
|
R 3.7 5.7 6.5 4.8
|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由表5的极差R分析可知,豆渣用量,白砂糖用量,鲜酵母用量,面包改良剂用量4因素对面包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白砂糖用量>鲜酵母用量>面包改良剂用量>豆渣用量。白砂糖用量和鲜酵母用量对面包影响比较显著,通过表5可知,最佳因素组合为A1B3C2D1,即豆渣用量5%,鲜酵母用量2%,白砂糖用量10%,面包改良剂用量0.1%为最优水平组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