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研究以黔阳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为材料,分别于2007和2008年采取大棚、遮阳网等简易设施和覆膜措施,研究简易设施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在延迟采收过程中,不同简易设施均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浮皮空间率,而大棚和遮阳网之间的可固和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糖酸组分的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成熟期的推移,各处理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后期有下降趋势。成熟后期大棚和遮阳网覆膜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两年中各处理的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小,成熟后期大棚和遮阳网覆膜的酸含量要高于对照。
论文关键词:简易设施栽培,椪柑,品质变化
设施栽培不仅可通过促成或延迟栽培使果实的成熟期改变,使果实品质提高,还可起到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等多种效果。近年来,人们通过栽培设施改变温州蜜柑生长的环境条件,在延长成熟期和改善品质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3]。但针对椪柑的设施栽培延迟采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国内外还鲜有报道。
柑橘可以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进行促成栽培和延后栽培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效益,但利用温棚等设施进行促成栽培因成本太高而难以推广,故我国柑橘上更多地采用简易设施被覆式的延后完熟栽培。迄今有关柑橘简易设施栽培已有一些调查和探索[4,5],但以椪柑为对象简易设施栽培,比较几种简易设施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还缺乏报道。本研究以黔阳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Ponkan)为试材,分析比较避雨棚、遮阳网与地面覆盖等简易设施对椪柑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期为选择简易设施栽培的方式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设施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大棚均为简易避雨棚,无裙膜。遮阳网采用棚架式覆盖,并与树冠顶部留有50~100cm空间。地膜选择生产上应用较多的银黑反光膜(江苏米可多农膜有限公司)。
供试材料为黔阳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Ponkan)。2007年盛花期为4月17日,2008年为4月18日。树龄7至9年、设施内外水肥及树势管理一致、中等管理杂志铺。
1.2试验设计
在园内选出树势一致、生长良好、结果量较多且基本一致的10株树,作为试验用树。试验设三个处理,即:花后150d(晴天)覆盖地膜并全面盖上顶膜,花后210d四周覆盖遮阳网;花后150d覆盖地膜,花后210d覆盖遮阳网;对照为不覆盖果实,花后210d后采用常规方法防冻。设置三次重复,处理间设保护行。
1.3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测量,可滴定酸的测定参考李锡香[6]方法。
1.4浮皮空间率分析
浮皮空间率的测定参考石学根等[2]方法。
1.5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分析
提取和检测的过程参照顾建芹等[7]的方法,稍作改动。用仪器自带的色谱化学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所用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标准样品均为色谱纯,购自Sigma 公司。
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
总酸=苹果酸+柠檬酸
1.6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应用SAS软件ANOVA过程作差异显著性测验。
2结果和分析
2.1常规品质的变化
2.1.1可溶性固形物
2007年:由图1A可知,简易大棚、遮阳网和对照3种处理均从9月采样开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简易设施栽培,在花后270天达到最高值。在花后150天至210天,露地覆膜和对照的可固含量一直大于大棚覆膜,其中在正常采收期花后210天时,露地覆膜最高,为12%,同时期大棚覆膜和对照的可固含量分别为11.3%和11.4%。对照的可固含量在花后210天以后有一下降趋势,之后又略有升高。大棚覆膜的可固含量之后增加较快,而露地覆膜则增加趋势减缓,至花后270天时,大棚覆膜、遮阳网覆膜的可固含量分别为12.8%、12.6%,而对照的仅为11.2%。
2008年:与2007年比较具有相似的特点,3种处理的可固含量持续上升。在花后230天以后,大棚与遮阳网处理的可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至花后250天时,遮阳网覆膜的可固含量反而高于大棚覆膜,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图1B)。
2.1.2可滴定酸
2007年:由图2A可知,可滴定酸的含量,设施内外变化趋势相近,在花后150天到190天迅速下降简易设施栽培,花后190天以后,下降比较缓慢,但在花后250天时又有略微上升,之后略有下降趋势。在花后210天以后,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略高于对照。
2008年: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007年相近(图2B)。花后190天以后,各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趋于稳定,3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年度差异方面,花后210天以后,2008年的可滴定酸含量比2007年略低。
2.2浮皮空间率的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2007和2008年两年在花后210天以后,设施内外的浮皮空间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对照上升最为明显。两年的数据一致表明,与对照相比,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浮皮空间率,而大棚的浮皮空间率更低。
2.3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2.3.1果实糖组分含量变化趋势
1)果糖杂志铺。两年果糖含量变化前期基本相同,即花后150天至210天,各处理的果糖含量持续上升(图4)。在花后210天以后简易设施栽培,2007年大棚覆膜仍呈缓慢上升趋势,遮阳网覆膜从花后210天到250天略有下降,花后250天以后又有所上升,而对照在花后210天以后则一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2008年果糖变化趋势与2007年相近,在花后210天以后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均高于对照。
2)葡萄糖。由图5可知,两年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果糖基本相同。
3)蔗糖。蔗糖的变化动态如图6所示。2007年:大棚覆膜蔗糖含量从花后150天到230天上升,之后则明显下降;遮阳网覆膜从花后150天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至花后270天时达到最高;对照在花后250天以前缓慢上升,之后又呈下降趋势。2008年:各处理蔗糖含量的变化与2007年基本相同,而大棚覆膜在花后230天以后没有出现下降趋势。
4)总糖。从各种糖占总糖的比例来看,己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约为蔗糖的2倍,其中葡萄糖略高于果糖。2007年:由图7A可知,大棚覆膜的总糖含量在花后250天之前持续上升,之后略有下降;遮阳网覆膜的总糖含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花后270天时达到最高;对照的总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简易设施的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其中遮阳网处理的更高。2008年:由图7B可见,3个处理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007年比较具有相似的特点。在花后250天采收时,大棚覆膜与遮阳网覆膜的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大棚覆膜高于遮阳网覆膜。
2.3.2 果实酸组分含量变化趋势
1)苹果酸。2007年:由图8A可知简易设施栽培,3种处理的苹果酸含量变化趋于稳定,保持在0.6mg/g左右。2008年:由图8B可知,各处理的苹果酸含量变化起伏较大,但基本稳定在1.5 mg/g。
2)柠檬酸。两年的研究一致表明,不同处理的柠檬酸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花后150-210天下降最快,之后则变化较慢(图9)。大棚覆膜的柠檬酸含量在花后230天时明显高于遮阳网和对照,遮阳网内的柠檬酸含量略高于对照。
3)总酸。柑橘果实中的酸成分以柠檬酸为主,故总酸的变化趋势与柠檬酸相近(图10)。
3讨论
本研究表明两种简易设施条件下延迟采收对促进果实糖积累进而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在2007和2008两年之中,两种简易设施均可使柑橘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明显提高杂志铺。简易设施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趋势与总糖相吻合,也是在花后230天以后持续上升,而对照有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简易设施与覆膜有效控制成熟期的土壤水分,而适度的水分胁迫会提高果实的含糖量[8,9]。Morimoto等[10]研究1996~2004九年中不同气候条件对温州蜜柑糖酸的影响时发现,不同年份之间糖含量变化差异大,酸含量差异小,而10和11月降雨量与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得出的结果一致。但是石学根[6]在温州蜜柑的设施栽培中得出的结论相反,设施内的总糖含量反而低于露地,这可能是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差异。两年中各处理的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小简易设施栽培,成熟后期大棚和遮阳网覆膜的酸含量略高于对照。这表明设施条件对酸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
果实浮皮是影响延迟栽培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本试验中两种简易设施还显著降低了柑橘的浮皮空间率,其中大棚覆膜的浮皮率略低于遮阳网覆膜,这可能是由于大棚对土壤水分的控制更好。综上,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简易设施进行延迟栽培是提高柑橘品质一种有效途径。
在延迟采收期间,大棚覆膜总糖含量与遮阳网覆膜无显著差异,其中2008年大棚覆膜总糖含量高于遮阳网覆膜,2007年大棚覆膜反而低于遮阳网覆膜。然而调查发现,不同简易设施类型成本造价不一,简易大棚采用钢架材料,因此材料和用工成本较高,而遮阳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宜采用遮阳网覆膜进行柑橘的延迟栽培模式。
参考文献
[1]CHEN Jun-wei,ZHANG Shang-long,XIE Ming,LIUChun-rong,TAO Jun,WU Jiang.Sugar accumulation in juice sacs of Satsuma Mandarin(Citrus unshiu Marc.) fruit during delayed harvest[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2003, 20(4):247-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