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农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
近几年来,枣庄石榴在品种的分类和新品种的选育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栽培方式不规范,大多采用多主干自然圆头形(低干高冠)等树形,我们通过对全国各地石榴栽培树形及其当地气候、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对比,创新提出了适宜枣庄环境条件的“高干Y形”树形(高干低冠)。本试验对采用该树形的大青皮甜石榴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果实病害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 “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光合特性的影响
1.1 材料
试验于2009年5-10 月农业论文,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科技示范园进行,材料为5 年生栽培品种大青皮甜,以采用“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的树体为处理,栽植模式2×4m ,南北行向。以目前采用较多的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修剪为对照,栽植模式3×4m ,南北行向核心期刊。其它肥水等管理条件一致。
1.2 方法
1.2.1 两种树形整形修剪方法
“高干Y形”树形,两主枝自然开心形,干高120cm,树高2.8-3.2m,两主枝基本对生,夹角为80-90°,向两侧延伸农业论文,垂直于行向,每主枝上留2-3个侧枝,侧枝间距60-70cm,或不留侧枝,直接培养结果枝组。夏季及时疏除背上徒长枝、交叉枝、过密枝、病虫枝和根蘖枝,采用短截和摘心等方法培养新枝组。此树形的株行距一般为2×4m。
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形,主干3-4个,干高40-60 cm,树高3.5-4m,主干各自向上延伸,每个主干上着生主枝4-6个,分别向四周生长,避免交叉重迭。
1.2.2 样点设置
采用多点分层法取样。即将叶幕有规律地分成上、中、下三个高度农业论文,每个高度按叶幕划分为内、中、外三层,选择停止生长后叶位和叶龄相对一致的健壮枝条,在多个垂直行向的水平点上,有规律地穿过叶幕点测,每组采用3个重复,连测3天。
1.2.3 测量时间
在7月20日左右,此期叶幕基本形成、果实迅速膨大期,选择无云、无风的晴朗天气,在一天的6时至18时,每2小时测量一次核心期刊。
1.2.4 观测指标及设备
使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幕下层光照强度、树冠内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
1.3 结果与分析
1.3.1“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对叶幕下层光照强度的影响
“高干Y形”树形的树体叶幕下层光照强度从8时急速上升,峰值出现在12时左右,约580μm o lm-2s-1 ,然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体叶幕下层光照强度在10时和14时各出现一个高峰农业论文,峰值分别为78 μm o lm-2s-1和66μm o lm-2s-1,从全天大于光补偿点(约为45μm o lm-2s-1)的时间看,处理的比对照增加4-5小时,且光照强度大幅度提高;从占自然光照的比例来看,处理树叶幕下层光照强度始终在自然光照的50%以上,而对照在大于光补偿点的时间段内,叶幕下层光照强度却在自然光照的15%以下,甚至在中午12时降到5%以下,说明”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较传统的整形修剪方式树冠内部光照条件显著改善,而多主干自然圆头形的整形修剪方式树冠下层叶基本为低效叶或无效叶。
1.3.2 “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对树冠内CO2浓度(Ci)的影响
对照与处理的树冠内Ci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到16时降到最低点,然后开始缓慢上升。处理的树冠内的Ci水平整体上高于对照,这是由于”高干Y形”树形更有利于树冠内的通风农业论文,而对照由于叶幕过厚,通风不良,树冠内外空气交换速度慢,光合作用消耗CO2 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导致树冠内Ci 较低。而对照树冠内6时的Ci较处理的低,这可能是对照树夜间呼吸作用积累的CO2 较高,而6时的光合速率较低等原因造成的。
1.3.3 “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对提高光合速率 Pn的作用
处理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 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分别于12时和14时出现高峰。说明大青皮甜石榴的光合作用存在“午休”现象核心期刊。采用”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后的石榴,光合速率整体上明显高于处理。

 
1.4 小结
“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方法,较传统的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形整形修剪方法,改善了树体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明显增加,从而使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
石榴是喜光植物农业论文,从所测定的光合特性分析,石榴树冠叶幕厚度应在1-1.5m之间为宜,超过1.5m,树冠下层叶幕的光照强度急剧下降,不能满足其对光照的要求。
2“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7-2009年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科技示范园进行,材料为2003年春季栽植的大青皮甜,以采用”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的树体为处理,栽植模式2×4m,南北行向。以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修剪为对照,栽植模式3×4m,南北行向。其它肥水等管理条件一致,常规管理,管理水平中上。每处理随机选5株农业论文,至果实成熟时分别全树采收测量各项指标,亩产量为折算值。重复三次,取平均值核心期刊。
2.2 结果与分析
表1 “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对(5年生)大青皮甜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年份
|
不同处理
|
可溶性固形物(%)
|
百粒重(g)
|
单果重(g)
|
亩产量(Kg)
|
2007
|
处理
|
16.8a
|
40.8a
|
503.3a
|
304.1A
|
CK
|
16.3a
|
40.2a
|
498.5a
|
88.6B
|
2008
|
处理
|
16.4a
|
43.5a
|
578.2A
|
555.0A
|
CK
|
15.8a
|
41.1b
|
556.6B
|
237.5B
|
2009
|
处理
|
16.2a
|
46.6A
|
635.5A
|
1106.5A
|
CK
|
14.7b
|
42.2B
|
597.1B
|
425.6B
|
注:年份内T检验差异性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1)。
由表1 可以看出,采用“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幼树期产量迅速增加,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三年产量分别是对照的343%、234%、260%;百粒重和单果重逐年增加,处理与对照之间逐年增大差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年份内处理较对照高,但差异不明显,且其随年份增加有下降趋势,可能是随树龄增加农业论文,叶幕加厚,光照条件变差以及2008及2009年雨水较多,光照时数少,光合产物积累下降所造成的。
2.3 小结
传统的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修剪方法,主枝较为直立,树体不能充分向四周伸展,幼树期营养生长旺盛,向生殖生长转化慢,枝条易徒长,树冠下部和内部通风透光不良,形成大量瘦弱枝,花芽质量差,结果少而品质差。而“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结构合理农业论文,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营养物质积累多,易形成花芽,结果早,产量高且品质好。
3“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果实病害的影响
自2000年以来,石榴干腐病在枣庄市石榴树上的发生逐年加重,表现为被害部水分逐渐丧失,成为明显凹陷的黑褐色干斑,最后发展到木质部,导致枝干干缩枯死,严重的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农业论文,成为石榴的主要病害。本试验以石榴干腐病为代表调查了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果实病害的影响。
3.1 试验园基本病虫害防治情况
试验于2009年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科技示范园进行,休眠期采用剪、刮、堵、烧、刨等方法消灭病虫,即剪除病虫枝,刮除病皮虫疤,用药泥堵树洞或虫孔,清理果园中枯枝落叶,集中烧掉,冬刨果园消灭越冬病虫源。休眠期喷3-5°Be石硫合剂;6月下旬花期基本结束喷布40%多菌灵800 倍液;7月中旬喷180 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8月中旬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核心期刊。
3.2 材料和方法
材料为2004年春季栽植的大青皮甜,以采用”高干Y形”树形整形修剪的树体为处理,以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修剪为对照。每处理随机选10株,于果实成熟时将每株叶幕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随机抽取5个果实,分别观察统计果实干腐病发生情况。按果实干腐病病斑面积大小分为6个等级农业论文,即无病斑为0级;病斑面积0-0.25cm2为1级;0.25-1cm2为2级;1-4cm2为3级;4-9cm2为4级;9cm2以上为5级。计算病害指数。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病害指数=[Σ(得病果实×代表数值)/(调查总果数×最高级代表数值)] ×100。
3.3 结果与分析
表2 “高干Y形”树形对石榴大青皮甜果实干腐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5级
|
病害指数
|
处理
|
78.0
|
53.7
|
10.3
|
5.7
|
1.7
|
0.7
|
13.5B
|
对照
|
47.3
|
35.7
|
24.3
|
19.0
|
15.3
|
8.3
|
32.6A
|
注:经T检验,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1)。
石榴干腐病病菌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萌发, 25℃为萌发的最适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核心期刊。在适温条件下,相对湿度95%时孢子萌发率为99%;相对湿度85%时,孢子几乎不萌发;相对湿度小于70%时,孢子不萌发。该病的发生程度取决于6、7月份的温湿度, 6、7月份持续干旱高温,不易大发生, 6、7月份雨水多,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农业论文,则极易暴发流行。2009年试验地6-7月份雨水较多,共425.6mm,较往年同期多27.2%。而防治措施和打药次数和往年基本相同。因此相对干旱年份,病果率较高。对照树无病果率仅为31.6%,1级病害果率为23.8%,基本失去商品价值的3级及以上病害果率为28.47%;而处理树无病果率为52%,1级病害果率为35.8%,基本失去商品价值的3级及以上病害果率仅为5.3%。
处理树相对照,果实干腐病降低,原因是由于处理树采用高干Y形树形,树干高,减少了地面病菌侵染树冠下部果实的机会,同时优良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了树冠内部的湿度,而对照树干低,加之树冠内部郁闭,下部和内部的果实发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