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旅游论文

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图文)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文化进化和过程》(1953)一书中提出“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后经萨斯林等人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重要内容。我省高黎贡山中部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共生,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地区。高黎贡山中部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是指保山境内高黎贡山西部这一段,北起白凤坡,南至沙田山脊,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0米。这两篇文章都是从民族文化的价值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该地区的旅游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视野分析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文化生态,多民族共生,旅游开发与保护,高黎贡山中部
 

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文化进化和过程》(1953)一书中提出“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后经萨斯林等人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重要内容。但西方文化生态学主要强调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而我国哲学家因为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认为文化生态不仅应该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应该强调各子文化之间以及文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传承和变异都与其所产生、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1]目前,文化生态理论不仅用于解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去考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地域宽广, 复杂的地形和良好的生态为多元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生存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适应,维系着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特质。我省高黎贡山中部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共生,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地区。

一、高黎贡山中部地区概况

高黎贡山中部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是指保山境内高黎贡山西部这一段,北起白凤坡,南至沙田山脊,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0米。主要包括东面的芒宽、潞江和西面的界头、曲石四个乡,有30余种民族居住于此,世居民族有汉、白、傣、回、苗、徳昂、彝、景颇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和多个非主体民族杂居的共生方式存在于高黎贡山中部地区。[2]堪称是中国多民族共生的缩影,有人称其为“多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和“开放的民族村”。目前,有关于该地区民族共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构成情况和共生成因的分析,杨学鸾在《高黎贡山多民族现状》一文中对该地区民族构成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尹未仙在《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一文中对形成多民族共生现象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多多民族文化的一些措施。这两篇文章都是从民族文化的价值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该地区的旅游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视野分析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二、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的现状特点

高黎贡山中部的东西山麓,分属保山市隆阳区的芒宽乡、潞江乡和腾冲县的界头乡、曲石乡,近2000个村庄,约有36万人口。从表1可以看出,东麓的芒宽乡和潞江乡民族人数多,芒宽乡少数民族占67.5%,潞江乡占31.9%。这两个乡民族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民族心理稳定,认同感强,民族风情浓厚,大部分民族仍然保留本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节日等。在这两个村寨中民族之间通婚现象比较明显,但这些家庭在结婚或节日时仍然穿着自己本民族的服装,按自己民族的习俗举办婚礼或度过民族节日。相对来说西坡的界头乡和曲石乡民族人数少,界头乡4.2%,曲石乡仅有2.5%,居住也较分散,民族汉化比较明显,很多民族文化严重丢失。

表1 四个乡民族人口构成情况(单位:人)

 

 

 

汉族 彝族 苗族 傣族 白族 傈僳族 德昂族  
芒宽 14445 8952 1706 5763 3640 8065 6  
潞江 35424 718 47 11607 396 2550 890  
界头 61089 41 4 28 774 1409 0  
曲石 39951 90 2 44 146 337 8

资料来源:杨学鸾.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现状.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11——15

在这个地区,居住着多种民族,但各民族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个地区生态系统的分析,似乎可以给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和多元文化受到威胁提供一些借鉴。另外,这类地区旅游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游客可以在小范围内,花最少的时间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刻地体会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在旅游过程学会尊重不同文化。良好的资源条件如果在开发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大量游客的进入必将破坏该地区原本平衡的文化生态系统。所以下面就对该地区的文化生态内涵进行分析,在次基础上提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和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

三、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的文化生态透视

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于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态和模式。[3]文化生态系统包括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文化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也与外部的两个环境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社会空间和历史条件是多样性文化生成的基础条件。由此可知,文化生态系统是三角交流的关系,如图:

椭圆: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系统的三角交流关系

当这种三角交流关系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时,文化生态系统就能处于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下面我们就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区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一)各子文化之间的交流

高黎贡山中部地区多民族共生文化特点鲜明,该地区不像云南其他民族地区是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与其他少数民族共生,而是不存在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共生,这在云南甚至中国都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

居住在这里的三十几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歌舞、信仰和风俗,仅宗教寺庙类就有:小乘佛教塘房、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道教宫观和原始宗祠。节日和歌舞更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傈僳族主要节日有澡堂会、收获节等,舞蹈有三弦舞;傣族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舞蹈有孔雀舞和象脚鼓舞;德昂族爱唱爱跳,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 ,歌舞有水鼓舞和搓麻舞。彝族能歌善舞,主要节日有彝族年。由于各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势条件下,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并养成了各不相同的生活习惯。因为不存在所谓的主体文化和边缘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别,所以各民族都能够相互认同,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在这个被称为多种民族文化交汇的特殊区域,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这个区域相遇时,通常不是抵抗,而是兼容并收。所以才最终形成了这个多种民族、多种文化和平相处、共生共荣的区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城市休闲旅游
下一篇论文:古蔺县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旅游论文
最新旅游论文
读者推荐的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