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森林旅游业的开发建设,面向全社会招商引资,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参与开发经营。筹集的资金使用要有计划有节制,专注于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大,集中资金建设主体工程,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3.3产业连动,服务升级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其发展需要社会的全面配合。发展旅游业不能将景观资源孤立起来,需要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产业连动。森林景观提供了旅游的场所,服务产业则提供了旅游的内容,要颠覆传统模式,将旅游周边服务加入进来。在增加观赏点的同时,增加消费点,使森林旅游业将食、住、行、游、购、娱一并容纳,将富有地域特色的林副产品、绿色食品、工艺品作为旅游的新内容。如此不仅可以增加游人的兴趣,同时延伸旅游产业化链条,使之不再单调和脆弱。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切实完善资格认证和上岗制度,提升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供经常性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尤其作为旅游窗口岗位的人员,要长期遵守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效率服务的准则。
3.4扩大宣传,积极推销
加大对本地森林旅游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目前森林旅游的推销渠道比较丰富,如通过电视纪录片、媒体报告、广告推销、网站介绍等多种渠道。关键在于加强对外的交流,从封闭的林区走到市场的前台,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推销的策略在宣传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积极的态度配多变的策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旅游线路资费折扣、赠送农家住宿、免费采摘、举办地域性节日等。也可以各种旅游交易会为载体,吸引厂商和机构进驻,形成行为连动,间接扩大影响力。总之,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本地旅游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争取更多的旅游价值。
4总结
为了将黑龙江省森林旅游水平提升到理想的档次,发挥其更多效益,本文对森林旅游资源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以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价值为基础,探讨了4项森林旅游经营策略,涵盖宏观和微观层面,形成了更加立体的理论体系,可以为政府和行业制定经营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淑梅.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 2001,(02) .
2 邓琳. 黑龙江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
3 李健,李志云,金永仁,孔辉. 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 2004,(02) .
4 沈恬. 浅谈生态旅游[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
5 刘毅,陶冶. 我国森林旅游发展障碍分析及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 2003,(01)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