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在上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中,如果每个用户的信干比目标是固定的,则对于上面的迭代机制来说,无论从任何初始点p和c开始迭代,迭代的结果都将收敛到唯一的最佳功率点,并且系统内所有用户的服务质量达到信干比的要求。
3.3.1 MATLAB仿真结果
在Matlab环境下,对联合功率控制和传统代价函数功率控制进行比较仿真。为计算简单起见,假设通信系统为单一小区,采用DS-CDMA扩频方式异步通信系统,基站接收端采用MMSE多用户接收机。信道噪声方差为10-5,信干比门限值 =5db, ,系统处理增益G=64,用户初始功率1,链路增益 ,系统中用户数为20。仿真结果:

图1 发射总功率相同

图2 用户信干比相同
由仿真图可以看出,发射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可以取得远较原方法高的SIR,这时系统就可给用户提供甲好的服务质量。而在用户信干比相同的条件下,联合功率控制使用的用户功率更小。
4.结论和展望
CDMA系统具有容量大、低功率、软切换、抗干扰强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在CDMA系统也存在多址干扰,远近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而功率控制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技术。在多用户接收机的条件下,对功率及接收滤波器系数同时迭代,这样的联合功率控制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MMSE的联合功率控制、基于MSE的联合功率控制以及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并且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联合功率控制较传统功率控制更为有效。
对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 将已经成熟的功率控制和多用户检测理论相结合,推导出更有效的功率控制算法;
2) 如何进一步提高功率控制算法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彭林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2] 胡捍英,杨峰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 Vijay K.Gar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于鹏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 王莹,张平.无线资源管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5
[5] 金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2003
[6] 张维,戎蒙田.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的功率控制.通信技术,2001年第b期
[7] 姚凌,孙文伯,李国明.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02年第1期
[8] 裴小燕,陈曦,胡健栋.功率控制、智能天线和干扰删除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 S.Ulukus.Power Control, multiuser detection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CDMA systems[D].PH.D dissertation, New Brunswick Rut-gers, New Jersey,Oct.1998 .
[10] SARAYDAR C U, MANDAYAM NB.. Efficient Power Control via Pricing in Wireless Data Networks[R]. RutgersUniversity,2001
[11] HANLY S V , TSE D. Power controland capacity of spread-spectrum wireless networks[EB/OL].
Internet draft,http//www.ietf.org/html.charters/mpls-charter.html, July 1998.
[12] Yong Liu,Tan F. Wong.PowerControl Algorithms for MMSE Receivers in CDMA Systems.TFFF,2002
[13] FredrikBerggren.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 for Throughout Balancing in CDMA Systems,Department of Signals,Sensors and Systems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100 44,Stockholm,Sweden,February2001
[14] John G.Proakis.DigitalCommunication.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5] Michael.L, ScottL.Miller, mark J.Shensa and LawrencB.Milstein.Performance of Adaptive Linear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Fading.IEEE transactions onCommunications,Vol.49,No.4,April2001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