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滑坡是白然界常见的山坡变形现象。检验整治工程处果。
关键词:滑坡,勘察,整治
0. 前言
滑坡是白然界常见的山坡变形现象。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山体缓慢或急速地向下滑穆,破坏衬庄、房屋、道路和农田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滑坡主要分布于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如长江三峡地区有许多超巨型滑坡,严重威胁着长江航道的安全。其中有名的新滩滑坡体积约3000万立方米,1985年产生滑动时将整个新滩镇推人长江、引发诵很高达50多米,击浪影响范围上下游各10余干米,造成都分渔船翻沉。自然界的各类山体滑坡干变万化,不但其滑动体积相差悬殊,小者仅有数十立方米,大者可达数亿立方米。而且其滑动速度和滑行距离也差别很大。有的滑坡变形缓慢。每年位移仅数十厘米.但年年变形,数十年不止;有的滑坡不但速度极快,滑动距离也大,但在较短时间内即恢复趋定。
1.滑坡形成的机理
巳如前所述述.滑坡是斜坡古土体征电力和水,以及其他外营力的作用下,沿某一结构弱面产生剪切破坏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显然,斜坡的稳定性取决于岩土(尤其是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岩土依附于某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上,当结构面上所受的剪应力大于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时、斜坡即可能产生滑动变形。根据库伦公式,当结构面上某点或菜部分的应力达到和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即首先产生剪切破坏,该点或该部分称滑坡源,或称始滑点(或带)。在此基础上向外发展扩大,最终形成整个滑动面(带)。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滑动面(带)是逐渐形成的。即软弱结构团中,某一单元体首先被剪断,而后逐步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滑动带。从—亡述情况表明;已有软弱结构面的存在,是多数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软弱结构面包括坡洪积物的下伏基岩面、不同成因、不同成分和不同结构的堆积面、岩层中的软弱夹层和断层带等。
2.滑坡失稳破坏概率分析

便可得到安全系数K的样本值.
分析认为在滑坡失稳概率及可靠度计算研究中,一般对 抽样1000次即可满足要求,此时可求得1000个安全系数K的样本值,从刚呵得出随机变量K的分布,经统计即可得K<1.0的概率,即破坏概率。

在得到 的样本值后,我们可用滑坡稳定极限平衡计算不平衡推力法的整体安全数.计算安全系数尺的样本。

不平衡推力法假定块体之间作用力平行于施力块体的滑动面,并且忽略作用点位置的影响,如图134所示。 图中F为该滑块施加给下一滑块的力。G为自重,A为地震力,N为滑面支持力,P为滑块受的浮力,f为摩阻力。 在已知 的情况下,根据所给安全系数K;由平衡方程可得 值。在计算中,采取试算迭代的方法求解可得到最后统一的K值。即先任取一K值计算,最后可求得传递到最后一块体的不平衡推力,由最后块体的平衡可单独得其安全系数,一般情况下 ,此时可令:

得到新的K值,重复迭代以上的计算,—直到K=K`为止。这时滑坡全系数K便可得出

3.滑坡环境勘察
3.1周界的确定。
处于变动的滑坡可模拟为四周受限,平回受力的结构体(即把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在外力作用下,滑体的各部位陆续出现各种应力构造形迹——裂缝、台阶、洼地、隆丘和醉林等等。这些构造形迹都与某一方向的应力有着成生的联系,都体现一定的应力特征。对应力状态较简单的滑坡,可根据裂缝的展布确定滑坡的滑动方向。对中小型滑坡.根据微地貌特征.便可困定滑坡周界。但对一些变形较缓慢的蠕动性滑坡.当上述特征并不明显时,就需通过位移观测才能确定。
3.2滑动方向和画面深度
确定滑坡的滑动方向和深面深度是评价滑坡类型滑动规模和整治措施等的主要依据。但
精确的确定滑向和滑面深度要通过勘探和位移观测确定。通过形态调查初步划定滑向.主要是根据裂缝和滑坡台阶分析确定,如横张裂缝一般与滑向垂直,纵张裂缝和剪裂缝平行于滑向;滑坡台阶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滑向等。滑坡的滑动方向取决于临空面的坡向和滑坡床的形态,对滑床形态简单并大致垂直临空面的滑坡.滑动力向基本是平行的直线运动,如岩石顺层滑坡等。而当滑床形态复杂时、则滑向可能呈放射状或曲线运动特征。
3.3滑坡的发展趋势
滑坡稳定性的判定,主要是区分新生滑坡和古滑坡,以及暂趋稳定的新生滑坡的安全度
除根据前述新、占滑坡的微地貌特征加以区别外,野外调查时尚可根据以下特性进行分析:(1)根据滑体的压密程度;(2)根据破裂壁和裂缝的者化程度; (3)根据滑坡前缘的山坡形态。对滑坡稳定性的发展趋势.除与自然营力的破坏作用(如河流的冲刷、地震等)有关外,主要是根据人类的工程活动对滑坡的影响。如滑坡是出于开挖山坡坡脚引起的,一旦停止开挖并设支挡、排水等措施,山体必然向稳定的趋势发展;反之,如继续开挖坡脚,必然越挖越滑。滑坡产生后,如采取的措施得当,则滑坡向稳定的趋势发展;如措施不得当,则向相反方向发展、判定措施是否得当.滑坡是否向稳定的方向发展,可根据动态观测和形态调查确定。

4.滑坡的动态勘测
滑坡动态观测是滑坡研究和防治上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那些大型的蠕动件滑
坡和那些滑坡周界、滑动力向东定的滑坡,必需通过动态观测确定。滑坡动态观测包括地表位移观测、深部位移观测、建筑物变形观测和水文地质观测等。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大多采用以地表位移观测和水文地质观测为主,仅少数单位有条件开展深部位移观测。滑坡动态观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为:(1)分析滑坡的稳定性,(2)确定滑坡周界和滑功方向;(3)了解滑坡动态(位移速率)月季节的关系;(4)检验整治工程处果;(5)险情预报。地表位移观测根据观测方法的繁简程度,大致可分为:简易观测、导线观测和4J网观测三类(此处不展开详细解析)。
5.滑坡区的工程整治
滑坡整治工作的目标是消除山坡不稳定的因素,确保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因此,整治工作的吕安任务是查清产生滑坡的原因和滑动规模,包括滑坡周界、滑面深度、滑床形态特征和滑带土强度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整治方案和具体措施,达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思”的目的。滑坡整治工程的效果如何,与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是否正确关系密切,正确的整治措施要以正确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因此,各类整治设计文件均应对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提出严格的要求:1、各类整治[程开工前必需先做好地表排水沟槽.避免表水侵入展坑。2、清方减载:工程必需从上住下按设计坡度进行施工。3、各类整治工程在施工开挖到达设计滑动面深度时。要对滑动面的位置、坡度、滑带土性状、棕痕方向等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如与设计有出入时,应及时提出修改设计意见。4、抗滑挡土墙和抗滑明洞等支挡工程施工时,必需分段跳槽开挖,开挖一段,砌筑一段,回填一段。埔后或洞顶回填土均应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密度。5、各类地下排水工程施工时,要加强支撑。总之,滑坡整治工程比较复杂,必需在查清滑坡性质的基础上以一种措施为主,其他措施为副,综合整治,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滑坡防治.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81.
[3]边坡及滑坡环境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滁卫亚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