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乳化液主要指标的调整
由于在生产中因设备、原料、人为等因素,常常造成乳化液控制指标超标,降低乳化液的冷却润滑效果,需对其对应指标进行调整。常对乳化液浓度和皂化值进行调整。
3.2.1乳化液浓度的调整
浓度是乳化液最基本的理化指标,对于冷轧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原因,导致液压油侵入乳化液。虽然其泄漏量不大,但由于其泄漏累积作用及不可乳化性,常对乳化液造成致命的危害:(1).造成乳化液浓度假象:导致低浓度乳化液轧制薄规格带钢,润滑不足,轧制磨损严重,铁粉含量剧增,乳化液发灰变黑,带钢表面残留物增加。(2).降低轧制油乳化能力,导致乳化液颗粒度增加,E.S.I值下降,轧制油未经乳化就已油水分离或附在带钢表面上,进而导致带钢表面残油量剧增。(3).阻碍板面水分蒸发,易产生乳化液斑。鉴于以上情况,经过多方面的摸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控:
3.2.2.对于大量液压油品的侵入,可对乳化液实行部分更换;可采取停止搅拌或循环1~2小时使之上浮进行多次强化撇油;增加真空过滤器的走纸时间等。
3.2.3.适当调高乳化液温度(1~5℃),增加轧制油乳化能力,使杂油快速上浮。
3.2.4.加强泄漏监控,尽量减少泄漏尤其是大量泄漏情况发生。
3.2.5督促轧制油品厂家提高油品的抗杂油能力。免费论文。
4. 皂化值的调整
皂化值直接反应乳化液里活性油的多少:皂化值低,说明活性油含量少,杂油含量高,润滑能力不足;皂化值高,说明活性油含量高,杂油含量低,润滑能力较好。当皂化值小于140mgKOH/g时,易出现热划伤,轧制出的带钢板面偏黑。需要严格控制乳化液的皂化值。当乳化液的皂化值≥165mgKOH/g时,不撇油,当乳化液的皂化值140mgKOH/g≤皂化值≤165mgKOH/g,需要间断撇油,当乳化液的皂化值≤140mgKOH/g,需强化撇油。
5 结束语
经过几个月的生产运行,在工艺润滑和乳化液系统的运行方面都比较稳定,带钢的表面反射率大于72%,表面性能良好。为了保证生产出高档次的产品质量,必须控制好乳化液理化指标,加强乳化液的日常管理。通过工艺润滑在成都板材HC轧机轧制生产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轧制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的目的,使我公司的产品能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建林.轧制工艺润滑原理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 恒. 金属加工润滑冷却液.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3 赵振铎,张召铎,王家安.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润滑材料.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