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图1不作任何改动,改变后的动作原理为:在工作台纵向运动换向时,干簧管5HXC动作中间继电器K得电,K的触点使1J和时间继电器SJ得电动作,其余动作同未改变前一样,整个原理并无问题,但试车时故障出现。当出现砂轮进给呈“S”形时多由于SJ延时断开不可靠引起接通时间过长,直流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也达不到晶体管时间继电器1秒左右那么短,且动作可靠性也要差很多。综上所述,在电气控制中,原理相同但由于执行元件组合后可靠性和精确性差可能会得到错误的执行结果,导致故障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MM7150平面磨床,晶体管时间继电器,干簧管,可靠性
0引言
我单位有一台1985年出厂的MM7150精密平面磨床,由于电气柜老化严重,于是进行电气柜和所有电器元件的大修和更换。大修按照原来的电气原理图进行,但其中有一个JZB0-A/1型晶体管时间型继电器已属淘汰产品,为了方便以后的维修就用了一个直流时间继电器SJ和一个中间继电器K进行了相同功能的替换,大修完成后试车试出现了一个故障:即在工作台换向时立柱应该横向进给一次,通过时间继电器的控制在砂轮切入工件前,立柱横向进给装置应该完成进给动作,在切入工件后主柱不能再有进给动作,但在实际工作时出现故障。发表论文。
1故障现象:
工作台换向立柱横向进给出现有时立柱无进给动作,造成进给不均。有时切入工件后还在作进给动作,造成砂轮在工件上走S形的故障现象,而且有时整个动作又完全正常。
2故障分析:
通过对整个电气柜的仔细检查,发现除了控制磨头横向进给的时间继电器部分有改动外。发表论文。其余各电气元件和接线均无问题,考虑到整个机床电气大修是按照出厂电气原理图进行的,所以故障应该发生在改动的部分。
3原理对比:
现对改动前.后的电气原理和执行元件的动作情况分别作出分析,找出引起故障的原因。改动前磨头横向将给部分的控制电路和动作原理如下:图1为进给电机原理图,图2和图3为进给电机控制原理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当立柱横向断续进给时,将控制开关1KK在断续位置闭合。根据向前或向后的需要决定按1HA或2HA按钮。再在工作台纵向运动换向时,由磁钢作用闭合将给信号开关5HXC,使继电器1J及时间继电器4SJ动作,继电器KC接通横向进给电机10D,延时继电器4SJ又定时断开横向进给电机10D,从而获得断续横向移动。其横向移动距离由4SJ延时决定。而这个延时值由外接电位器4RT控制。调节电位器4RT大小,可控制横向移动距离大小。发表论文。
当立柱向前横向连续进给至压下换向开关1HXC时电机10D改变旋转方向,使立柱向后运动,当压下限位开关2HXC时,使接触器1HC接通。电机10D再改变旋转方向,立柱重新又向前运动。
当用直流时间继电器SJ替换原来的晶体管时间继电器时,由于干簧管5HXC触点能承受的电流较小,于是在图2中加上中间继电器K和干簧管一起作为换向信号的发出器件,则图2线框内部分改为:
图3线框内部分改为:

图1不作任何改动,改变后的动作原理为:在工作台纵向运动换向时,干簧管5HXC动作中间继电器K得电,K的触点使1J和时间继电器SJ得电动作,其余动作同未改变前一样,整个原理并无问题,但试车时故障出现。后来在现场检查时发现,当偶尔工作台换向出现立柱不进给时,中继K都未动作,说明磁钢作用传递给K线圈的信号不可靠导致K的触点不能动作故1J,SJ不能得电KC无动作。当出现砂轮进给呈“S”形时多由于SJ延时断开不可靠引起接通时间过长,直流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也达不到晶体管时间继电器1秒左右那么短,且动作可靠性也要差很多。取掉SJ和K从旧电气柜上卸下晶体管时间继电器换上,通电试车,所有故障都消失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控制中,原理相同但由于执行元件组合后可靠性和精确性差可能会得到错误的执行结果,导致故障现象的发生。我们只有在确保原理正确,执行元件性能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控制结果。
参考文献
[1]MM7150平面磨床使用说明书1985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