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组织机构不灵活,既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机务管理是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寻求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才能优质和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对策及方法
1.拥有适当规模机械设备的必要性
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能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机械设备的功率、数量、性能与工程进度、工艺要求相匹配,才能保障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和高效低耗地顺利完成。不但要改变过分依托设备租赁市场的经营思想,还应积极解决自有机械设备数量不足、型号不配套和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进一步加大施工机械设备更新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拥有适当规模的机械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1能充分掌握施工过程主动权
企业拥有适当规模和科学配套的机械设备,不但能自主的安排好施工生产,也可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主动权。既不会发生因施工中的推诿扯皮现象而影响工程进度,也不会出现施工生产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笔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例如,在某建设项目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摊铺机是从租赁公司租用的,操作人员也是租赁公司聘请的,在施工生产最紧张的时候,因操作人员与租赁公司的矛盾,竟以各种理由怠工,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也给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论文参考网。
1.2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大都有30%~40%的利润空间。例如,某个工程项目的产值中,如果路基工程的机械部分产值是20%~25%,路面工程的机械部分产值是10%~15%,那么整个工程机械的产值至少可获得10%左右的利润。如果施工企业全部租用社会上的机械设备,这部分利润就会被他人获得。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大,尤其是2007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保持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各省市不但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也极大拓展了公路工程的建设市场。一些施工企业因存在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也制约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2.1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组织机构不灵活
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组织机构不灵活,既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家长式或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把激励机制简单化的混同于就是要求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干的不好就罚款,管理方法不仅粗暴,而且简单,既不能适应公路建设施工市场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做到将各管理部门分工与协作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管理模式是下级只对上级和本部门工作负责,奖罚结果全由自己承担,与他人无太多关联,既不能形成有效和统一的工作团队,也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集体优势作用,甚至造成工作对抗或增加了员工的逆反心理,使多数员工的工作要么是应付差事,要么是拈轻怕重。对技术等级较高的维修和操作人员的相关待遇没能真正体现出来,不能摆正设备管理工作的正确位置,造成各类人才的大量流失。
2.2机务管理不规范和市场适应能力差
企业设备大多是专门针对某种施工工艺购置的大中型专用设备,不但专业性强,而且利用率较低。当某项施工任务完成后,就可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同样相关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也存在着专业单一或偏门现象严重等问题,例如,操作者只会使用、维修者只会维修、保养者只会保养,复合型人才不但少,而且员工构成也非常不适于当前建设市场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凭经验或凭感觉管理设备情况比较普遍,对设备维修、保养也只是停留在说明书或以往经验上,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要领导的态度,不能形成规范性和企业化的设备管理模式。常出现随着主要领导工作更换,设备管理也随之发生改变的情况。
3.解决方法与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施工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完善奖惩兑现机制,实施奖惩相当或奖高于罚的工作方式,形成人人争先、群策群力和全员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等科学的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模式。实行机械设备管理项目经理责任制,把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列入到项目经理任期的责任目标管理工作中,并进行严格的考评。将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和重视对优秀的设备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的培养,在合理制定和提高他们工资待遇时,要充分体现出企业相关政策倾斜和福利优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贯彻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和思想,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及管好、用好和爱护设备的责任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真正做到职责明确、监督到位和科学管理。
3.2规范设备管理程序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使管理者及时了解设备技术现状、调动情况和使用性能等,而且是制定维修计划、实施维护和检修工作,充分发挥设备技术性能的重要依据。建立设备履历卡、台账和技术档案,不但要做好设备的使用、维修等各种原始记录工作,也要将机械性能参数、技术状况等级、能源消耗等各方面信息,都能客观的反映出来,以便准确掌握机械设备的完好状况,进行科学管理和实施经济核算等。
3.3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工作
做好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论证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是为节约资本、降低损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论文参考网。建立工作业绩考评制度,规范各类设备台账和记录工作标准,引入设备使用和保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加强机械设备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工程项目完工后或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应对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论证,对设备运行成本及时进行统计与核算。论文参考网。对节约燃油及维修费用和优质高产、安全低耗完成施工任务的员工,不但应进行表扬,还要在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态度差或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不但要及时批评教育,还应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确实做到赏罚分明,打破设备管理工作上的大锅饭格局。
4.结语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更好地得到发展和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对外在打造自己优秀品牌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对内应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做到精简、高效和减少内耗。机务管理是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寻求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才能优质和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高晶云. 浅析公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 网络财富, 2010, (01)
[2]平志欣. 浅谈公路施工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J]. 河北企业, 2010, (01)
[3]吕杰. 路面机械设备技术发展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