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高速给水BAF突发处理备用原水试验研究_氨氮-论文网

时间:2014-06-06  作者:黄冰林,陆少鸣
具体的模拟水质如表1所示。

表1模拟微污染原水工况高速滤池净水效果(去除率:%)

Table1.theeffectsofhigh-speedfilterwaterpurificationtoSimulationofMicro-pollutedstateoftheoriginalwater(Removalefficiency%)

指标

取样点

氨 氮(mg/L)

亚硝酸盐(mg/L)

COD (mg/L)

浊度(NTU)

均值

去除率

均值

去除率

均值

去除率

均值

去除率

原 水

3.44

0.453

7.39

47.0

BAF2#出水

0.37

89.2

0.057

87.4

5.96

19.3

28.4

39.5

BAF1#出水

0.03

92.4

0.002

95.9

5.22

12.4

16.3

42.5

【注】:由于应急试验工艺流程为:原水→BAF2#→BAF1#,故BAF2#去除率指2#号池出水相对原水平均去除率,BAF1#去除率指1#号池出水相对BAF2#出水平均去除率。

从试验结果来看,对于珠江西航道丰水期原水,单级高速BAF2#在0.6:1气水比下完全有能力将其氨氮值去除至0.5mg/L以下,而对于所模拟的微污染西江原水,在很小气水比甚至不曝气情况下BAF1#出水均完全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氨氮<0.5mg/L的标准;由于BAF的滤料采用的轻质滤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浊度的去除率不高,BAF2#的出水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在39.5%,但水头损失得以较好控制;同时COD经过BAF2#之后平均去除率在19.3%,这样的去处率是与采用轻质滤料有关联的。对于亚硝酸盐结果可得知并未发生亚硝酸盐有积累现象。综合以上净水效果可以初步判断出,BAF2#出水已基本成功模拟了微污染原水的水质,为后续的突发处理预备水源原水实验做好了准备。

2.2模拟高速BAF突发处理珠江备用原水试验净水效果

模拟西江微污染原水工艺运行环境基本成熟后,切换珠江原水进入BAF2#,以考察高速滤池模拟突发处理高氨氮备用珠江原水时的应急能力与水质净化效果。本文采用的试验于8月24日8:00—8月26日8:00进行,将原水切换至预备原水,并进行连续水质检测,突发处理试验48h中前28h每隔1小时检测一次水质,后20h每隔4小时检测一次,试验中高速BAF1#池滤速16m/h,运行气水比1.5:1。具体的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2.2.1氨氮试验结果分析

图2突发处理备用原水实验氨氮去除效果图

Figure2.Theammonia-nitrogenremovalefficiencyofemergencyexperiment

突发处理备用原水实验氨氮去除效果见图2。48h应急试验期间,原水氨氮值变化范围为1.98~4.38mg/L,BAF1#出水氨氮变化范围为0.19~1.37mg/L。由应急试验数据可以看到,启动备用水源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氨氮去除率呈逐步升高趋势,在启动备用水源后的前8小时氨氮去除率有一显著升高。至启动备用水源12小时,进水氨氮为2.92mg/L时,出水氨氮为0.39mg/L,此后预处理出水氨氮值已基本在0.5mg/L以下,只在原水氨氮超过3mg/L时其出水氨氮出现超过0.5mg/L的情况;至切换水源24小时后,氨氮在≤4mg/L的原水,其预处理出水氨氮值也已达到在0.5mg/L以下,只是在一次原水氨氮浓度为4.18mg/L时,BAF1#出水氨氮浓度0.52mg/L,稍高于0.5mg/L。对于氨氮在≤4mg/L的原水,启动备用水源12小时后其预处理出水氨氮值可达1mg/L以下。

由此模拟应急处理高污染珠江原水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当原水氨氮≤3mg/L时,切换水源12h后预处理出水基本达到≤0.5mg/L;原水氨氮≤4mg/L时,切换水源12h后预处理出水基本达到≤1mg/L,至切换水源24h后预处理出水基本达到≤0.5mg/L。

2.2.2亚硝酸盐试验结果分析

图3突发处理备用原水试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图

Figure3.TheNitriteremovalefficiencyofemergencyexperiment

突出处理试验期间,原水亚硝酸盐值变化范围为0.407~0.842mg/L,BAF1#出水亚硝酸盐变化范围为0.065~0.484mg/L。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到,与氨氮去除率相似,突发试验中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去除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在启动备用水源后20~24小时后,出水亚硝酸盐去除率基本恢复至一较高的平均水平。24小时后原水亚硝酸盐浓度为0.793mg/L时,BAF1#出水亚硝酸盐降至0.185mg/L。总体来看,高速滤池对原水的亚硝酸盐去除率恢复至平均水平所需时间与氨氮基本一致。由此也说明,切换水源后数小时内滤池中的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已协调稳定,反应器内硝化类细菌驯化效果良好。

2.2.3COD试验结果分析

图4突发处理备用原水试验COD去除效果图

Figure4.TheCODremovalefficiencyofemergencyexperiment

模拟高速滤池突发处理珠江原水试验的COD去除效果及去除率如图4所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压终端电缆头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_高压电缆头-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鲁斌牌QZD-1型电热水器的原理与检修_比较器-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机械论文
最新机械论文
读者推荐的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