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提高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借鉴生命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高效而有力的抓手。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预警系统,信息技术
井冈山大学由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校于2004年合并而成,是井冈山革命老区唯一一所高等学校。作为本科层次办学历程较短的高校,研究建立科学、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学校百年大计中最基础的工作。借鉴人体生命现象中完备的自我管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探索建立一个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控、不断改进的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质量预警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有力抓获手。
一、建立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1.研究廓清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以及质量要求。
预警系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手段,因此,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科学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或者说,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首先要研究廓清教学质量管理理念。
传统的教学质量观认为,教学质量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仅仅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显然,这种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教学管理。
我们在研究国内外质量管理以及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廓清了指导建立预警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2]:教学质量形成于人才培养过程,而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否达到质量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只有对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进行适时监控教学质量才得以保障。
鉴于以上理念,我们认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是指导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明确了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及质量要求。因此,我们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为指导,联系学校的办学实际,研究确定了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2.借鉴生命机制,研究确立对教学质量关键环节适时监控的长效机制
预警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因此,要建立预警系统毕业论文格式,先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在管理学原理中,对组织系统进行监控是管理职能之一,没有监控就不能称其为管理。监控有两个前提条件:控制标准和控机构,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3]。科学的管理理论,是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当明确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拟定了各环节质量标准,如何围绕着质量标准(质量目标的实现)使“衡量成效”与“纠正偏差”成为一个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整、不断改进的循环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关键。
生命机制是组织管理最完备机制。其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可借鉴之处:一是借鉴生命机制中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机制。一个生命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依靠其自身完备的反馈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的反馈调节),各组织器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协调运行,不断地“衡量成效”与“纠正偏差”,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完成自身新陈代谢以及与外环境相互作用,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二是借鉴生命机制中的预警机制。生命有机体自身内部运行质量如何(是否健康)可通过某外显的体征进行“预警”,从而促使个体向健康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
借鉴生命机制,建立保障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模型:设立一个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和一支能够渗透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监督队伍,建立一套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分析制度,明确整改职责;以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为核心,由信息反馈链条将与教学相关组织部门连接成一个能够自我监督、自我整改、自我发展的循环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研究人才培养运行过程的“生命体征”,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预警机制。
有机体的生命机制中,各组织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机体是否健康运行,有其表现在外可供评估的诸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论文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教学组织系统各司其职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运行体系。这个体系运行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运行过程的“生命体征”,当“生命体征”状态偏离正常,监控系统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预警,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4.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生命机制的模拟原理,建立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自动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这就具备了对生命机制进行模拟的基础。因此,在校园网络平台基础上,通过在系统开发方法、开发平台和工具、系统规划和分析、系统实现、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评价、程序调试与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一套对人才培养“生命体征”(影响教学质量关键环节)质量信息能够自动收集和分析,并向相关责任人进行适时“预警”从而使其可不断改进的计算机系统。
二、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模块
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平台基础上建立的、可对影响教学质量关键环节质量状态适时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一个多维动态系统,其主要包括信息管理、指标管理、综合分析、预警决策、警报管理、排警管理等基本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相互依存,彼此联系,构成环状运转系统,其中任何环节的空缺,都可导致整个系统运转失灵。
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是预警系统的基础。只有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才能保证分析评价系统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对发生的问题做出准确的预警。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收集。二是信息整理。该模块是开放性的,与校园网相接毕业论文格式,可自动收集相关责任部门教学质量状态数据。
指标管理模块:该模块是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质量指标,也即人才培养运行过程“生命体征”的“健康”指标,是实现教学质量预警的根本。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相关说明可作为建立教学质量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重要指导。另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设置标准》等均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模块是动态的,可依据学校的发展、办学层次的提高而进行动态维护。
综合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信息系统收集并整理后的信息,比照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预警决策:该模块是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判断质量状态与质量指标的偏离程度,决定警报和警示的级别,并向警报管理发出指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储存于系统中的大量的应对各种常规教学质量问题的案例库,它可以根据警情的性质、类别以及严重程度,自动向警报管理发出指令并选取相应的对策性建议;第二部分是应对非常规教学质量问题的专家咨询系统。
警报管理: 警报管理主要是根据预警决策发出的指令,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警示。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警报管理的具体形式可以借鉴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标志作为预警信号,将预警决策的指令,直观地在电脑屏幕上反映出来。比如对学生学年学业成绩的预警:用红色表示巨警(低于15学分须退学),用橙色表示重警(学分界于15至18之间),黄色表示中警,蓝色表示轻警,绿色表示达标。警报管理的主要功能是适时地向质量管理办公室或有关个人发出明确无误的警报,使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有关质量问题。
排警管理:排警管理是依据警报管理发出的警报信号,启动排警。一是根据不同的警级提出相应的排警对策以供相关责任人参考;二是相关责任人提出排除警示状态的方案;三是将排警信息输入系统,系统将自动排警,将警级降为绿色。
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几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计算机预警系统各模块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报[N] 北京 2010.7
[2]桂国庆以评估方案为指导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中国高等教育[J] 北京 2007.8
[3]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北京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