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重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战略性思考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2)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改制,择机上市” 的股份制改革比较稳妥,也符合实际,但还要一个过程。整体改制不仅符合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有利于保持农行固有的规模经济和沟通城乡、系统联动的优势。在尊重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现实格局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商业金融的基础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并通过改革进一步拓宽和增强农行的支农功能,巩固已取得的商业化改革成果,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进基层、贴近农村,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3)加快组建邮储银行的步伐。邮储银行将成立,将根本改变西部地区农村邮政储蓄目前只存款不贷款的局面,农村邮政储蓄回流农村、为农村经济服务。新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血液”,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西部农村地区目前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继康发展。
2、加快农业发展银行转型
笔者认为,农业发展银行应当转变为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开发银行,健全和完善其政策性金融功能。在加强粮油贷款营销和管理的同时, 开办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把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纳入支持范围,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三农” 和中小企业领域,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
3、规范和发展非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即制度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速度优势,使其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要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其借贷最高额、利率,要求借贷双方向税务部门纳税、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并对高额暴利行为予以打击、取缔,将这一传统的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有效地弥补正式金融所留下的空白点,并促使正式金融功能的回归与强化,最终提高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论文格式。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具体操作上可考虑: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履行农业政策性保险经营的职能,实现政策性银行混业经营,主要负责再保险经营业务。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社会上现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同性质的经济组织。以商业化、社会化保险公司和经济组织经营为主,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直接经营为辅,实现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二是完善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深化利率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应取消对种养业贷款的利率管制,与其他贷款利率同等浮动,甚至可以采用更优惠的利率政策,以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降低种养业农户的负担,政府应当降低种养业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对种养业贷款实行补贴,或者减免一切税费。
5、发展多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主体对信用资金的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建立多种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可提供优惠政策、担保机制等服务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金融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管理办法,就其设立、运作、监管、市场退出等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促使这类金融机构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首先,成立小额贷款组织,即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设立的,以自负盈亏、财务上可持续为原则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其股东人数不超过5人,不得吸收任何形式的存款,不得搞变相集资。资金运用主要限定在对农民、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高利贷的规定,立足服务“三农”,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提供正常的投资渠道。
其次,建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由于一些农业项目风险高,一些农民又缺少抵押,导致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农民,造成很多农民贷款困难,影响了农业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可利用中央及上级政府拨给的转移支付资金或扶贫资金中的一部分成立县乡(镇)两级农业信贷担保基金,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
6、构造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良好环境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工作是: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要根据西部地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放松利率管制,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实现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实现最优配置。论文格式。二是着力优化信用环境,完善农村信用约束和失信惩罚机制。一方面,结合目前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农户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使用制度,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农户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针对中小企业、农户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质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从而增强金融机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工商、税收、金融、司法、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要联手打击逃废债务行为,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失信者进行严厉惩罚,为西部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 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 .金融研究,2005(4).
[2]张 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的路径思考
下一篇论文:东莞金融调查报告分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