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为我国星级饭店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旨在研究饭店行业的发展规律。论文关键词:星级饭店,发展规律,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大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为我国星级饭店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为适应新形势,1993年9月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自此中国饭店等级的划分有了统一标准。本文拟对统一标准采用以来我国星级饭店的发展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研究饭店行业的发展规律,为星级饭店的投资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星级饭店从1993年的1186家增长至2009年的14237家影响因素,年均增长率17%。客房数量从1996年36.41万间增长至2009年167.35万间,年均增长率13%,营业收入由1993年288.2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1818.18亿元,年均增长率15%。将历年数据制成图1。可以看出我国星级饭店增长率呈波浪式前进,总体发展趋势则可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发展期、低谷期、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整合期。 图1星级饭店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 一、中国星级饭店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1993年至1996年是我国星级饭店发展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相关数据总结为表1。由表1可以看出这段时期星级饭店的发展有如下两个特点: (1)星级饭店批量涌现。全国星级饭店数量上翻了一番,其中1994年至1996年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3%。 (2)饭店营业收入激增。三年间饭店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为正值,其中1993年至1995的增长率均超过17%。 表1:1993年—1996年星级饭店相关资料统计   
    
        
            | 年 份 | 星级饭店数(座) | 星级饭店增长率%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 |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 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 |  
            | 1993 | 1186 | 15 | 288.2 | 60 | 46.83 | 19 | 4.1 | —— |  
            | 1994 | 1556 | 31 | 413.48 | 43 | 73.23 | 56 | 5.24 | 28 |  
            | 1995 | 1913 | 23 | 484.33 | 17 | 87.33 | 19 | 6.29 | 20 |  
            | 1996 | 2349 | 23 | 522.95 | 8 | 102 | 17 | 6.39 | 2 |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与计算 中国星级饭店出现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全国经济蓬勃发展带动饭店业的发展。 1993至199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均为两位数。 (2)旅游业发展带动饭店产业的发展。 国内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和国外旅游人数的持续增加为星级饭店提供了巨大的客源,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率均超过17%论文的格式。 (3)饭店行业的高收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截止1994年底,饭店业共引进外资100多亿美元,喜达屋、豪生、东方文华等一批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强势进驻中国。 第一个快速发展期1993年至1996年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持续快速下滑也预示着饭店业将出现调整。究其原因,星级饭店仅是饭店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它住宿设施数量也在同步增加,这就为星级饭店发展减速埋下伏笔。 二、中国星级饭店低谷期 1997年至1999年是我国星级饭店业衰退的第一个时期,相关数据总结为表2。由表2可以看出这段时期中国星级饭店的发展有如下两个特点: (1)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199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5%,此后高星级饭店业开始出现全行亏损,1998年至1999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元和53.64亿元。 (2)星级饭店继续快速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饭店营收入增长率,说明该时期饭店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是饭店业规模的扩大。 表2:1997年—1999年星级饭店相关资料统计   
    
        
            | 年 份 | 星级饭店数(座) | 星级饭店增长率% | 客房平均出租率%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  
            | 1997 | 2724 | 16 | 56.08 | 562.31 | 8 |  
            | 1998 | 3248 | 19 | 52.29 | 532.29 | -5 |  
            | 1999 | 3856 | 19 | 54.34 | 546.35 | 3 |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与计算 中国星级饭店的发展出现低谷的原因主要有: (1)金融危机的冲击。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减缓,1998年和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降至7%和6%影响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6%和5%,金融危机的席卷直接导致了饭店行业的低迷。 (2)供需的不平衡。 一方面,1993-1996年星级饭店数量持续保持18%左右的年增长率,尽管这种增长符合当时饭店投资的规律,但是饭店业通常面临1至3年的建造周期所带来的滞后效应,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投资的部分饭店在1996年以后投入营运,一定程度上造成供需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据国家旅游局全面统计的旅游涉外宾馆、饭店和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下半年对全国非涉外社会旅馆业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截止到1998年末,我国共有旅馆业单位23.58万户,1998年我国旅馆业年接待旅客住宿能力约45亿人日,实际接待旅客住宿约10亿人次,客房利用率不足一半,企业亏损面四成。这说明住宿接待设施已进入供给市场,饭店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 (3)自然灾害的影响。 1998年中国出现了特大洪灾,共29个省受灾,受灾人口2.23亿人,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国内旅游人数和过夜旅游者人数的减少,使得饭店的客源量萎缩。 三、中国星级饭店的繁荣期 2000年至2004年我国星级饭店业进入第二个发展期,相关数据总结为表3、表4。由表3、表4可以看出这段时期的星级饭店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1)星级饭店的发展进入繁荣稳定期。 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及禽流感均未能阻止中国星级饭店持续发展的脚步,2000年至2004年间中国星级饭店总额猛增,由1999年的3856家增至2004年的10888家影响因素,增长率高达182%,其中高星级饭店增长率为332%,三星级饭店增长率为202%。床位数亦逐年增加,2004年共拥有床位236.66万张,比1999年增长了131%。 表3:星级饭店具体数据   
    
        
            |     | 五星级饭店数(座) | 四星级饭店数(座) | 高星级饭店数(座) | 高星级饭店增长率% | 三星级饭店数(座) | 三星级饭店增长率% | 一星级饭店数(座) | 一星级饭店增长率% |  
            | 1999年 | 77 | 204 | 281 | 17 | 1292 | 19 | 385 | 56 |  
            | 2000年 | 117 | 352 | 469 | 67 | 1899 | 47 | 600 | 56 |  
            | 2001年 | 129 | 441 | 570 | 22 | 2287 | 20 | 753 | 26 |  
            | 2002年 | 175 | 635 | 810 | 42 | 2846 | 24 | 810 | 8 |  
            | 2003年 | 198 | 727 | 925 | 14 | 3166 | 11 | 796 | -2 |  
            | 2004年 | 242 | 971 | 1213 | 31 | 3914 | 24 | 665 | -16 |  数据来源: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注:高星级饭店指四星与五星级饭店。 (2)星级饭店各项经营指标转好。 客房平均出租率逐年增长,由1999年的54%增长至2004年的60%左右;营业总收入逐年增加,2004年增长率为26%。 (3)低星级饭店增速减慢。 1星级饭店于2003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经济型酒店的出现抢占了部分低端客源市场,同时星级饭店较经济型饭店经营成本高,所以部分星级饭店转型成为经济型酒店。 (4)星级饭店增长率与营业总收入增长率逐渐一致。 表4:2000年—2004年星级饭店相关资料统计   
    
        
            | 年 份 | 星级饭店数(座) | 星级饭店增长率% | 客房数(万间) | 客房数增长率% | 客房平均出租率%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  
            | 2000 | 6029 | 56 | 59.47 | 13 | 57.58 | 603.71 | 10 |  
            | 2001 | 7358 | 22 | 81.62 | 37 | 58.45 | 763.32 | 26 |  
            | 2002 | 8880 | 21 | 89.72 | 10 | 60.15 | 914.43 | 20 |  
            | 2003 | 9751 | 10 | 99.28 | 11 | 56.14 | 983.16 | 8 |  
            | 2004 | 10888 | 12 | 123.79 | 25 | 60.62 | 1238.67 | 26 |  
            | 年 份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 床位数(万张) |     |  
            | 2000 | 99214.6 | 11 | 39 | 8344.39 | 7.44 | 114.48 |     |  
            | 2001 | 109655.2 | 11 | 40 | 8901 | 7.84 | 153.31 |     |  
            | 2002 | 120332.7 | 10 | 41 | 9790.83 | 8.78 | 172.95 |     |  
            | 2003 | 135822.8 | 13 | 41 | 9166.21 | 8.7 | 188.77 |     |  
            | 2004 | 159878.3 | 18 | 40 | 10903.83 | 11.02 | 236.66 |     |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和计算 中国星级饭店的发展进入繁荣期的原因有: (1)国内经济的复苏。 国内生产总值回到两位数增长,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1999年增长了72%。 (2)国家逐步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由1999年38%提高至2002年的41%论文的格式。 (3)国内旅游人数及入境旅游人数急剧增长。 2004年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较1999年分别增长50%,53%。 (4)星级饭店管理水平的提升。 饭店管理集团、饭店管理有限公司陆续成立,国际饭店品牌的入驻,使得先进管理理念不断融入我国星级饭店,管理水平迅速提升。 (5)投资的正连带效应。 对于房地产投资商来说,居民住宅是一次性生意,而饭店则不同,它是不断增值的不动产,既可坐等地皮升值,又能提供长期固定的现金收益,并且能够带动周边地产升值。基于上述因素影响因素,部分房产开发商也投入到饭店行业中。 四、中国星级饭店的整合期 2005年至2009年是我国星级饭店也的整合期。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星级酒店业赢利10亿元,2006年,赢利33亿元。尽管全行业收入为正,但也难掩其增长乏力之象,相关数据总结为表5。由表5可以看出这段时期的星级饭店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1)星级饭店总体数量增速减缓。 2005年至2008年逐年增长率差别不大,年均增长率在7%。但是,2009年增长率仅为1%。 (2)饭店相关指标增长平缓。 2005年至2009年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8%;客房数年均增长6.4%;床位数年均增长5.4%,但2008年出现负增长-1%。 (3)星级饭店增长率低于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说明星级饭店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4)星级饭店业的洗牌正在进行。 高星级饭店数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五星级和四星级饭店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6%、17%,其客房年均出租率分别为64%和63%,高于星级饭店的年均客房出租率60%。反之,二星和一星饭店均出现负增长,说明星级饭店业的洗牌正在进行。 表5:2005年至2009年星级饭店相关资料统计   
    
        
            | 年 份 | 星级饭店数(座) | 星级饭店增长率% | 客房数(万间) | 客房数增长率% | 客房平均出租率%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 床位数(万张) | 床位数增长率% |  
            | 2005 | 11828 | 9 | 133.21 | 8 | 60.96 | 1346.69 | 9 | 257.17 | 9 |  
            | 2006 | 12751 | 8 | 145.98 | 10 | 61.03 | 1482.86 | 10 | 278.55 | 8 |  
            | 2007 | 13583 | 7 | 157.38 | 8 | 60.96 | 1647.03 | 11 | 296.94 | 7 |  
            | 2008 | 14099 | 4 | 159.14 | 1 | 58.3 | 1762.01 | 7 | 293.48 | -1 |  
            | 2009 | 14237 | 1 | 167.35 | 5 | 57.88 | 1818.18 | 3 | 306.47 | 4 |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和计算 中国星级饭店的发展进入整合期的原因有: (1)饭店行业格局的转变。 星级饭店一统江山的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多种饭店类型共存的发展模式。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等无星级饭店数量逐渐增加。此外,经济型饭店的崛起直接导致低星级饭店经营举步维艰。 (2)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星级饭店业正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飞跃,管理模式正逐渐与国际接轨,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 2010年7月26日在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说:截至目前影响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多家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1000多家饭店。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管理饭店480家,客房161974间。 (3)星级饭店进入“微利时代”。 1993年至1996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32.03%,而2005年至2009年间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8.02%,2009年3.2%为最低。有此可见随着星级饭店业的不断成熟和整合,高投入、高产出的时代已过去,相反星级饭店回收期变长,业绩增长较缓,要求投资商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作保证。 (4)中国星级饭店同行竞争加剧论文的格式。 同星级间饭店硬件设施千篇一律,经营不善的星级饭店面临重组和转行的威胁。 (5)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打击,一定程度上影响饭店业发展。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星级饭店业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993年至1996年我国星级饭店第一个快速发展期;1997年至1999年我国星级饭店业低谷期;2000年至2004年我国星级饭店业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期;2005年至2009年是我国星级饭店业的整合期。 另一方面,通过以上定性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星级饭店发展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如各阶段星级饭店的发展与经济繁荣衰退基本吻合;(2)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旅游业良好发展导致旅游人数的增加,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是对星级饭店发展的有力保障。如星级饭店两个快速发展期旅游人数的激增为其提供了客源;(3)饭店业的供需状况。科学合理的饭店业结构,准确的市场预测与定位是饭店业良性发展的源。如在低谷期正是由于对饭店业供需状况的错误估计而形成的;(4)饭店业的利润和管理水平。利润水平是投资者是否进入某行业的标准。当外部环境基本相同时,卓越的管理水平可相对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如2005年至2009年星级饭店业发展减缓影响因素,但管理水平较高的高星级饭店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5)不确定因素的冲击。诸如金融危机,灾害对1998年、2003年和2008年饭店业的影响。 投资商和饭店市场关注者投资进入饭店行业,目的是为了以有限的资本去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投资环境的研究正是保障获得利润的外部条件。根据投资环境相关理论,投资环境按组成因素的性质可以分为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几个方面,在进行星级饭店投资可行性研究时可将上述5个因素分别划分入个投资环境类中,作为主要参考指标,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以使利益相关者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饭店业的健康发展,少走弯路,早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3—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邓新华.饭店投资的可行性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