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政府应该对外国热钱和国内过剩的游散资金加强监管,同时完善金融体系,这样才能将他们引导到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面。
所以,中央政府应该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论文网。对那些危害民生的行为应该还不留情。
第五、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从以往的经验看,人民对政府缺乏信任,所以政府应该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对人民不要有隐瞒,这样就不会出现对政府公布的消息将信将疑。
(二)相关部门也应尽责尽力
第一、在此次事件中,让人欣慰的是,各地出现抢盐风潮后,不少地方政府及时出面辟谣,盐业公司紧急调拨碘盐,保证碘盐市场供应。工商、物价等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市场监管,对擅自涨价的商家进行了处罚。由于政府及时作出反应,有关部门及时采取行动,加上市场供应充足,这股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潮很快平息了。
第二、相关媒体应该注重栏目的质量,不应该总是以收视率为主要指标,对栏目内容也应该认真审核,这样就不会出现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等说法。
其次,媒体应该审视自己的重要性,切实可行地做好政府部门的好帮手,这样才能使得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
第三、市场应该“自护“。各地不仅要保证货源供应,更要采取足量供应、公开库存公告、公布市场控制价格等,同时采取严厉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和哄抬物价行为等强有力的方式,去稳定市场秩序,市场秩序稳定、货源有保证、市场正常才是最好的辟谣武器。
(三)百姓应自我反省
第一、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坚持科学,相信科学“蝴蝶效应”,抵制谣言。从合法渠道购买食盐,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应该相信党和政府能保障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让谣言不攻自破,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物可乘之机。
第二、百姓应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改变轻信谣言、盲目跟风的劣根性。
同时,从长远角度出发,百姓应加强自我是增值,多学习科普知识,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劣根性。
第三、百姓应增强法律意识,不应轻信谣言的同时,做到不制造谣言、传播谣言,为维护社会安定繁荣,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总之,此次“盐荒”事件的发生虽然引起了很大反响,但欣慰的是,在政府、媒体和一些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也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公民敲响了警钟,只有三方面自身的不断完善和通力合作,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未回社会稳定,为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庆裕.一本书看懂经济学[M] .北京:新世界,2010-04-01.
2.摘自: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3.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
4.摘自:从“盐荒”中看网络营销[EB/OL]. http://www.oxford.icxo.com.
5.谭浩俊.“盐荒”的经济利益推手[EB/OL]. http:// www.eastmoney.com.
6.李俊.抢盐事件折射了人们对市场不信任[N] .新华社智库,2011-03-20.
7.贾楚航,胡卧龙.“谣盐”止于智者,终止“盐荒”亟需信息透明[EB/OL]. http://www.jiaodong.net.
8.王嫚.“盐荒”抢的不是“盐”,是“慌”[N] .人民网,2011-03-17.
9.摘自:谣“盐”中的政府应对[EB/OL]. http://gd.news.sina.com.cn.
10.陈时俊.谣“盐”[EB/OL]. http://www.nbd.com.cn.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