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结合问题研究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早在1906年,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生于美国。产学结合能令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环境,帮助学生认清毕业后的工作目标,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增加日后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学结合,合作教育,教育资源,教育环境
 

1.外国产学结合经验

早在1906 年,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生于美国。当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1958 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合作教育对学校、学生和雇主都有重要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应当广泛宣传,而且应当大力扩展高等教育中的合作教育计划。”之后,美国的合作教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迅速发展。其它发达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产学结合能令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环境,帮助学生认清毕业后的工作目标,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增加日后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借此机会,了解未来实际工作环境及内涵,并在校外实习当中,在教师及产业技术人员之指导下,发掘问题并带回学校,在“实务专题”科目中得到答案,以培养学生创造思考及解决实务问题之能力。再将实务专题获得的结论回馈给产业界,使产学互蒙其利。企业通过产学合作对教育实施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反过来,企业应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及获得高质量毕业生方面受益。参与教育、投资教育一直是受鼓励和赞扬的,使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大增,无形中宣扬了企业、扩大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另一方面,企业家越来越看好学生的群体作用,学生群体是企业现在的人才市场,也是企业未来的消费市场或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者。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其所学专业领域从业,更可能是企业今后的合作伙伴。而对于学院而言,产学结合能令学院了解社会实际所需。学校的教育应面对市场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进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产学合作中心,是双方利益的驱动,即产学合作各方在可预料获得利益的驱动下产生合作的动机与愿望。通过产学合作,可以使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一条纽带,形成一种新的合作关系。

2.香港理大产学结合的经验

香港理工大学于2005-2006 学年推行校企协作教育单元,是世界上第一所强制性要求所有受资助课程的本科生必须于毕业前完成最少两星期、最多一年的全日制工作实习(个别学系或按需要延长实习时间)的大学,而学分亦会计算在内。推行措施的目的在于配合大学策略目标,培育全面及具专业技能学生,成为雇主眼中的“首选雇员”。大学认可的WIE 必须符合两大条件:“具结构性”及“可被量度”。

“具结构性”,即订明预期的学习成果(目的) 、为达此预期而设计相关学习模式、设计部门及工作间指导员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的机制,确保有效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可被量度”,即要求学生提交能反映其学习进程的文件(如学习报告) ,并建立实习成果评估及收集学生意见的机制。

为确保所有学生能有参与WIE 的机会,并让各部门能因应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作不同的考虑及安排,理大WIE 的一个特色是“具弹性”,即学生可安排于学期间或暑假任何合适时间进行WIE ,实习期长短不一,而WIE 可到香港、中国内地或海外以多种模式进行。

3.国内院校开展产学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3.1产学结合必须具备相应素质。

优秀的产学结合该具备的素质包括: 整个计划目标明确;协调员、指导员、老师、雇主及企业等清楚明白各自的角色及责任,为学生设计及提供具针对性及学习目标清晰的训练计划;学校、学生及企业之间建立便捷且紧密的联系点;工作间有指导员(mentor) 提供协助、进行定期工作评估及为学生及雇主提供适当的学术、社交及行政支持。

产学合作既要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理论的指导下,保证实践效果并实现价值目标。首先,明确合作教育应以“三赢”为出发点,以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即合作教育必须满足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利益,以寻找三方的共同利益为切入点,明确学校是合作教育的主导方、学生是合作教育的主体方、企业是合作教育的保证方,把“工”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工”和“学”的要素体现在运作模式中,强调“死”知识和“活”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双轨轮换式合作模式的内在要求。其次,要严格确立“准职业人顶岗工作”的内涵,才能使工作学期落到实处,要强调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在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岗位上逐步顶岗工作,培养满足或胜任岗位的技能和能力,并初步学会对自己的职业策划。

3.2产学结合成功的要素。

校企双方的合作,存在利益上的协调与制约,这种制约不是相互之间的牵制与对抗,而是要求彼此相互适应,即企业方适应校方,校方适应企业方。在运行方面,应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过程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到各方的权益。这要求彼此间反复磋商,并在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找到双方在利益范围内的平衡点,构建良好的双赢运行机制,特别是转变观念并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协商渠道,促进产学合作的深入发展。成功的产学结合需要大学、学生及企业间相互协调及配合:

大学的参与——制定工作实习及学分计算的原则及指引,工作实习须与课程配合,清楚列明工作目的、要求及期望并预知会有关人士(包括有关部门、统筹员、学生及企业) ;推行前协调及配合各部门的合作及认同。通过学院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的协调,及提供职前培训,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的参与——工作实习前清楚了解学校及企业对工作的要求,积极参与实习前学校或企业提供的培训,定时根据要求提交有关的工作报告、雇主及个人的评核报告。

企业的参与——与学校达成共识,清楚工作实习所达至的要求; 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协助及支持,与校方保持紧密的联系。

产学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产学合作既是一个教育命题,又是一个社会命题。作为一个教育命题,以育人为本,强调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个社会命题,又赋予新的涵义,以发展现代化生产为目标,要求产教相结合,以加速从科学理论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面向21 世纪的经济全球化,产学合作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使传统教育模式变得更富活力。


参考文献:
[1] 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引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2) .
[2] 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3) .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的原因及控制造价的措施
下一篇论文: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和发展对策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