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当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方位指导对社会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要。如果有创业的意愿,就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具有的创业条件,在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塑造优良的创业精神、保持健康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掌握过硬的创业必备技能,为成功创业,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外在条件,内在条件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当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方位指导对社会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要。
创业指导不是简单总结出几点别人创业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就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的。万网副总裁周锚认为:创业的成功者,一定是出于他的使命,出于他的嗜好,包括各种机会正好适合了天时、地利、人和。①天时、地利可视为创业的外在条件,包括了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的条件;而人和则是创业的内在条件,包括了创业者的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和创业基本技能的情况。本文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必备条件。
二、大学生创业必备条件分析
(一)外在条件
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大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我国,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高潮。但是,2007年上海大学生创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高达70%,而实际创业者却不足全体学生的1%。②大学生创业的愿望与实际偏差如此之大,不仅仅说明了大学生们缺乏勇气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说明国内缺乏创业的氛围和创业的环境。
1、社会环境
大学生创业热潮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兴起的,因此,社会环境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及实际创业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成败对社会环境有以下要求:[1](1)政府或社会各界人事组织设立投资基金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巩固经济基础,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2)提供社会中介服务,包括项目评估、财务、法律咨询与管理咨询、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帮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3)政府要努力制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真正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和服务系统。(4)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业氛围,形成鼓励、支持和关怀大学生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2、学校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与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与支持程度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的创业教育指导和创业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命运。学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应根据自身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1)提供创业教育
学校可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的流程,熟悉各种创业模式等等。鼓励和帮助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通过介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除开设相关课程外,不定期地聘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或组织学校已成功创业的在校或已毕业离校的学生举办创业指导座谈会,针对想创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
(2)提供创业实践训练机会
学校可开展创业大赛,1997年,我国清华大学学生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历时五个多月,320名学生组成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14份创业计划。③2007年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激发创新思维、成就创业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梦想大赛。同时,上海市各高校已经形成了各种配套措施,将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课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一个社团或一次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类产品项目的设计与模拟制作、一种新产品的包装和宣传方案制作、一种商品的营销方案的设计、一次社会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等。
(3)提供资金设备支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支持,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这方面,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综合型高校做的非常好。
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很大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实施和成败。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创业者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精神的历练以及创业资金的筹集有着很大影响。沿海江浙一带,许多成功在校创业的大学生,其家庭也都属于创业之家或是有着自家公司、厂矿等。一方面家庭创业意识较强,另一方面资金投入有一定的保障。得到家庭支持的创业者成功的几率比未能得到家庭支持甚至家庭反对的创业者高很多。
(二)内在条件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创业的根本还要依靠创业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发挥作用。综合大量青年大学生创业家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品质条件:
1、良好的创业意识
我国虽然有近70%的大学毕业生怀揣创业的梦想,但有创业的梦想和热情并不等于树立了良好的创业意识。科技论文。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是制约个人创业的动力结构,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④要想成功创业,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然后才有良好的创业态度和成功的创业行为。
2、优良的创业精神
创业可能成功,更多的可能是失败。创业需要激情,需要作好吃苦的准备。科技论文。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成功的创业者必然具有开放的个性和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具有锲而不舍、吃苦耐劳,面对挫折和失败有超强承受能力的创业精神。因此,要求创业大学生必须具备顽强的创业精神。
3、积极健康的创业心态
创业的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打击后才成为成功者,面对这些失败与打击,需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切记不要急于求成。
首先要坚定自己创业的信念,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其次,针对具体问题,迅速找出解决办法,改变创业思路。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不管是初次创业,还是再次创业,即使你的心智成熟,技能高超,项目正确,方法得当,作为经理人的你也需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4、过硬的创业技能
除了具有良好的创业意识、优良的创业精神和健康积极的创业心态以外,大学生创业还需具备一些基本的创业技能:
(1)市场调查技能
市场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寻找目标市场可能的商机,为自己进入该商业领域提供定性定量的依据,它是创业的基础。通过调查,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一个好的市场调查,就是创业投资的“眼睛”,能够帮助确定市场定位和产品价格。
(2)创业分析技能
准确的创业分析能有效地指导创业走向成功,创业分析需要进行资源分析和行业分析。
资源分析需要对人力资源和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分析自身能力,团队能力和社会关系是否有利于创业和产品的畅销。另一方面对财务进行分析,要想成功的获得资金支持,大学生必须能够规划出一种盈利模式,以便获得融资者或赞助者的信任;而要想用好获得的创业资金,又必须学会分析几种常用的基本财务报表:成本费用表、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科技论文。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在经营过程中要获得更多的投资者,一份完善的良好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创业者了解经营状况和发现问题的详实资料。
行业分析是要根据资源分析的结果,针对市场调查提供的相关材料,分析项目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创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需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行业分析是否准确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计划书的撰写技能
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大学生创业的另一项重要技能。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包括:描述公司的创业设备情况(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和创业机会,阐述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制定相应对策,提出行动建议。它是对创业者创业可行性的一次全面分析,是在创业分析基础上的书面呈现。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应该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按照创业计划书的要求审视自己创业计划的可行性。
(4)实施技能
创业者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行业分析、撰写出计划书以后,在创业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①信息接收和处理技能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速,因此,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具有高度的信息接收和处理的能力,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法接收并处理相关信息。
②与人合作技能
与人合作是一门艺术,处理得当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处理不当则限制发展。在创业过程中与人合作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要选准合作伙伴;二要团结一致、以诚相待、互相尊重;三要公平公正,利益均等;四要胸怀大度,求同存异。
③管理技能
创业者需要具备独到的,科学的管理能力。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能使企业散发活力,充满生命力,形成企业文化,能带领企业进行团队作战。反之,一个没有独到、科学管理能力的创业者带领的企业则犹如一群团伙,缺乏战斗力与生命力。
三、结语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理智,健康地看待创业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不是就业的最后选择,它的实施比找一个工作更艰辛。如果有创业的意愿,就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具有的创业条件,在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塑造优良的创业精神、保持健康积极的创业态度和掌握过硬的创业必备技能,为成功创业,实现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崔衎衎.创业和职业化,谁将赢在中国?[J].中国电子商务,2008年第6期:86
②魏栓成,周小理.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企业,2008年第4期:27
③陈国光,巫嘉宁,陈铭康.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22
④吕镇城,郭平章,秦继红.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领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78
参考文献:
[1]魏栓成,周小理.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企业,2008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