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顺德家电品牌与产业集群效应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及相近产业的一批企业与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的企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的特点,不断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创新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成为区域参与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格兰仕品牌在过去20年里稳健成长、发展和壮大,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并开始面向全球。当然与格兰仕同期成长的,还有许多也极具代表性的家电品牌,他们共同构成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万和成立于1993年8月,总部位于广东顺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燃气具专业制造企业。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珠江三角洲黄金腹地的佛山市顺德区,是一家以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抽油烟机、燃气灶具、消毒柜、热水器、电磁炉和电饭煲等产品为主导的专业家电企业,是广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出口重点单位。
而且在这些品牌企业背后,还有无数的同样优秀的中小企业在为其服务,广泛分布于机械制造、物流、金融、会展等行业,它们共同支撑起顺德家电产业。
顺德家电已形成一条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白色家电产业链,而产业链配件环节上的分工细化、专业化,是全国三大家电产业集群之一,这30年里,从小到大,在海内外攻城掠地,开枝散叶,形成近千亿元产业规模。目前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家电生产企业与配件企业超过2000家。十多年来,顺德家电产业规模一直占据着广东省的45%左右,总产值约占全国家电总产值的15%。至2006年顺德家电共有科龙、美的、格兰仕、万和、容声、万家乐六大中国驰名商标,拥有19个家电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顺德家电协会即以“顺德家电”为集体商标在德、美、法、奥等四个国家成功注册,并寄望以此进入海外市场。2009年8月,“顺德家电”集体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为国内家电行业首个区域集体商标。2009年10月,“顺德家电”正式以集体品牌、集体商标开始了在国内自建渠道开疆拓土的征程。
3.2行业品牌成长是顺德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顺德是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完善,尤其家电及家具制造业已形成了一整条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产业链条。名牌企业和产品众多,从以家电为主进一步覆盖到各支柱工业行业及服务业,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顺德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7个(其中工业类76个、农业类11个)。
随着品牌企业、以及它们所引领的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获得了强劲生命力。上世纪80年代,顺德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90年代,顺德确立了作为中国县域经济排头兵的地位。新的世纪继续腾飞,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率先突破1000亿元的县级市区,同时赢得了“顺德制造,中国骄傲”的赞誉。2008年本地生产总值1562.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97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15.0亿元。工业总产值398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5亿元,民营资本投资108.6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71.03亿美元,其中出口129.96亿美元,进口41.06亿美元。
4.结束语
4.1品牌的创建渗透在产业链构建之中。
回顾格兰仕发展历程,近30年的发展,格兰仕从一个乡村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今天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的世界级家电制造工厂,其品牌成长与产业链发展态势交织在一起,由微笑曲线的中段向两翼延伸,循序渐进,稳定成长。格兰仕的成长历程为我们树立榜样:广东制造业更应从“中国制造”的光环下,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
 
4.2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扎根本土的品牌企业。
当前,珠三角地区面临强烈的产业升级转型压力。广东拥有众多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但他们不可能成为珠三角转型的推动者。资本总是逐利,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去,不会在东道国潜心参与自主创新,更不会创建当地品牌。港资企业没有转型的历史,只会搬迁或倒闭;台资企业的研发、营销部门在外,仅在大陆保留制造环节。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