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二次支护施工时要加强注浆工艺的流程管理,严格按照喷砼封巷道围岩→按设计顺序钻注浆孔→安装注浆锚杆→接球形阀及注浆管→开注浆泵注浆(注意观察压力表变化)→达到注浆终压或一定注浆量时停止注浆→30分钟后卸下球形阀→上托盘并拧紧螺母。特别采取间隔注浆,防止临近注浆时水泥浆液未凝固而跑浆。同时现使用的注浆锚杆还不够完善,注浆时的钻孔封堵效果不佳,应将锚杆外露段加工成倒楔形的,现用锚杆为平直钢管,密封圈前后滑到,达不到封堵效果。
 
图4巷道注浆顺序示意
所以,在+786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后期的施工中吸取了上述几点经验,并在车场巷道后期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右图为锚注加固断面示意图1—拱部注浆锚杆;
2—底角注浆锚杆;3—喷射混凝土)
首先在巷道施工时加强掘进迎头的排水工作,尽可能不把巷道顶板以上的含水导下来。其次是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现图5
场由监理及安监员双岗监督。第三是对围岩及时封闭,减少围岩在空气中裸露时间,采取两掘一喷的工艺,及时封闭防止围岩受风化后强度降低。第四是给围岩一定时间的卸压,即采用二次支护。二次支护主要是巷道开挖后立即锚网喷+钢带支护到位,并给巷道围岩一定时间巷道受压变形空间(掘进时预留200mm变形余量),变形量一般控制在80-100mm之间,这样既达到围岩应力的释放,又确保巷道的成形,变形量达到规定的量后立即采取二次支护。支护工艺为先施工注浆锚杆,在巷道周围通过水泥浆充填裂隙形成一个混凝土交接圈,以达到加固巷道围岩强度,再打高强锚杆并挂网再次喷浆成巷。
4.研究成果评价
4.1支护成果分析
分析对比医疗等候硐室及通道与+786m水平车场巷道的支护效果,两者产生较大差距。同样两巷道采用二次锚注支护,但在支护完成后的效果有明显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感官的不同,医疗等候硐室及通道完成施工将近一年时间,巷道任然出现大块浆皮开裂脱落,局部巷道压力显现非常明显,设在巷道内的老师风门受压变形已无法正常开关,巷道两帮发生帮臌,特别是交叉点巷帮受压开裂。而采用卸压后锚注支护的巷道在完成一个半月后,巷道未发现一处浆皮开裂和脱落,巷道整体喷浆效果良好。其次是矿压观测数据的说明,设在医疗等候硐室及通道的矿压观测点数据表明巷道尺寸明显变化,年累计变化量达10-20mm,而车场巷道通过现场观测未发现有明显变化。
4.2技术结论
+786m水平井底车场在采用卸压后二次支护方案后,巷道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通过预留一定的卸压空间,使巷道围岩压力得到了释放。其次是通过锚注支护加强了巷道周围围岩的强度,使巷道周围形成一个加固圈,确保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第三就是二次喷浆成巷确保巷道成形效果。第四是有限卸压后二次支护有效的防范了巷道的变形,减小了日后巷道投入使用后的反复维修,确保巷道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明远.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清水营煤矿+786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支护加固研究方案[J].山东科技大学.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