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不同pH值对六价铬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的影响

时间:2011-05-29  作者:秩名
  从以上三个反应式看出,当pH值减小的时候,溶液的酸度增加,的浓度增大,平衡反应会向右进行从而导致Cr(Ⅵ)的含量下降,Cr(Ⅲ)的含量则升高,因此吸光度值降低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2结果分析

采用灰色系统模型一阶一维模型GM(1化学论文,1)对已知实验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设

X0=[X(0)(1),X(0)(2),X(0)(3),……,X(0)(n)]为一列原始数据,作一次累加生成:

X(1)=[X(1)(1),X(1)(2),X(1)(3),……,X(1)(n)]

=[X(0)(1),X(0)(1)+X(0)(2),……,X(0)(1)+X(0)(2)+……+X(0)(n)]

将实验原始数据进行一次累加,以3.0ml的水样为例,步骤如下:

X(0)=[0.07,0.068,0.064,0.055,0.058,0.047,0.049,0.047,0.049,0.04,0.034,0.03,0.03,0.019]

对X(0)作一次累加生成数列

X(1)=[X(0)(1),X(0)(1)+X(0)(2),……,X(0)(1)+X(0)(2)+……+X(0)(n)]

=[0.07,0.138,0.202,0.257,0.315,0.362,0.411,0.458,0.507,0.547,0.581,0.611,0.641,0.66]

以加酸量为横坐标,X(1)数列为纵坐标,使用EXCEL作图,并通过计算得到直线方程组公式(3):

Y=-0.001x2+0.067x+0.071,x=1,2;

Y=-0.003x2+0.377x+0.273,x=3,4,……13。(3)

采用公式(3)计算出3.0ml水样在不同酸度下的吸光度分别为:0.07,0.067,0.064,0.051,0.058化学论文,0.054,0.050,0.046,0.042,0.038,0.034,0.030,0.026,0.022。该数据与X(0) 作T检验和F检验,检验其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F检验:令原始测量数据的标准差为S1计算所得为0.014716,计算数据的标准差为S2计算所得0.014739,F=S2 /S1=1.001563,查F表得F0.05(12,12)=2.69,则F<F0.05(12,12),说明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精密度较好。

t检验:两样本含量分别为n1,n2 ,查t值表得t0.05(26)=2.056,因此,|t|<2.056,说明根据公式(3)计算所得数据的系统误差较小,准确度良好。

利用GM(1,1)模型计算得到水样不同加酸量吸光度直线方程式表8,并经显著性检验符合要求。

表8不同加酸量的吸光度公式

 

加酸量

直线方程

3ml

Y=-0.001x2+0.067x+0.071

5ml

Y=-0.001x2+0.112x+0.118

10ml

Y=-0.002x2+0.223x+0.237

12ml

Y=-0.001x2+0.268x+0.284

15ml

Y=-0.001x2+0.335x+0.355

18ml

Y=-0.001x2+0.402x+0.426

20ml

Y=-0.001x2+0.447x+0.473

25ml

Y=-0.001x2+0.558x+0.592

4.结论

(1)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化学论文,其吸光度随着溶液pH值的减小而减小,酸度过大,测定的实际结果比真实值小,表明不同pH值对Cr(Ⅵ)测定具有影响。

(2)采用灰色系统模型一阶一维模型GM(1,1)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可推导出不同酸度下的吸光度直线方程式,经t检验和F检验证明经计算出的吸光度值与测定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帮助我们定量掌握不同酸度条件下对测定Cr(Ⅵ)产生影响的程度。

(3)若水样中存在还原性物质,则在酸性条件下,难以测定吸光度,而在碱性条件下,Cr(Ⅵ)能与还原性物质共存[12],这就需要将待测水样的pH值调节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以确保水质监测工作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建华,王莉莉.不同价态铬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影响[J]环境与开发, 1997,(03) .46-48;
[2]鲁丹;刘雅萍,印染废水中铬(Ⅵ)的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六价铬,[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9,819-821;
[3]Geneva.Guidelines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334~335.
[4]刘新江;杨晓琴;王力民,改良显色剂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方法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10,139-147;
[5]严敏,刘军.花溪河水中铬(VI)污染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4),88-89;
[6]王琪,晋丽丽.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方法的改进[J]. 化工环保, 2004,(S1),289-390;
[7]闫明,杨铁金,马伟光,解施淼.微萃取原子吸收法检测水中微量铬[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64-67;
[8]陈育翔.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改进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 (06).109-111;
[9].苏文海.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方法的改进[J].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一种可调式增氧导流装置在氧化沟工艺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下一篇论文:乙酰磺胺酸钾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_铁炭微电解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化学论文
最新化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