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低毒的化学镀Ni—P。若镀层存在与基体相通的孔隙时。但由于其沉积速率慢、镀层薄。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
论文关键词:TiO2薄膜,化学镀Ni—P,孔隙,沉积速率,耐腐蚀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商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机械设备60%部件为铸件,长久以来对铸件的处理都以镀锌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金属锈蚀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制造业的产品加工、运输及储存等。
低毒的化学镀Ni—P,镀层厚度均匀,镀层性能优越,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有较广泛的应用[1]。化学镀Ni—P为均匀的非晶态结构,不存在晶界、位错、层错的缺陷,且基体结合致密[2],耐腐蚀性比电镀铬要好。但由于其沉积速率慢、镀层薄,表面容易产生针孔等缺陷。若镀层存在与基体相通的孔隙时,腐蚀介质渗人到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接触耐腐蚀性,镀层将成为微孔电池的阴极,基体金属则构成这种电池的阳极而导致基体金属加速腐蚀。
TiO2薄膜耐酸、耐碱,抗光腐蚀,为优良的耐腐蚀材 料[3]。但TiO2薄膜大多用于光催化材料以降解有机物,而用于钢铁耐腐蚀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原有化学镀Ni—P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涂覆TiO2薄膜的工序,形成的TiO2薄膜有效填补了铸件孔隙,有利于Ni—P镀层与基体的完美结合,可提高耐腐蚀性和硬度。同时在进行化学镀的过程中,TiO2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
1.实验部分
材料与仪器:铸件样件,钛酸丁酯,化学纯;冰醋酸,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丙酮,分析纯;硫酸镍,分析纯;次亚磷酸钠,分析纯;醋酸钠,分析纯;乳酸,分析纯;氨基乙酸,分析纯;葡萄酸钠,分析纯;硫脲,分析纯;蒸馏水;氨水,化学纯;5%NaCl溶液;5%HCL溶液;10%HCl溶液
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RIM—2.8—10A型马弗炉;电热鼓风干燥箱;TN—100B型扭力天平(精度0.01g);XJL—02A立式金相显微镜
工艺流程:
机械除锈→化学除油→水洗→涂覆TiO2薄膜→干燥→化学镀Ni—P→水洗→干燥→热处理
实验步骤:
1.样件预处理:先将样件用砂轮打磨平整,用丙酮脱脂,蒸馏水清洗,最后放入乙醇中浸泡,备用。
2.TiO2溶胶的制备[4] :在48ml的钛酸丁酯中加入8ml的冰醋酸耐腐蚀性,混合均匀至不再放热后,在剧烈的搅拌下慢慢加入250ml水。继续搅拌3小时至水解完全后,加入2ml70%的硝酸,加热到80℃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半透明的胶体溶液。
3.TiO2薄膜的制备:将预处理的样件浸入所得的胶体中,浸渍30s后以约5mm/s的速度提拉;湿涂层在100℃条件热处理5分钟后重复浸渍5次。所得涂层需先在100℃干燥箱中干燥30分钟,再放入马弗炉(400℃)内烘烤1小时(包括升温时间),取出,在室温下冷却。最后得到涂有TiO2薄膜的铸铁样件。
4.化学镀Ni—P制备:根据样件表面积确定出需要配制的镀液体积和各组分的用量,用蒸馏水溶解论文发表。依次在烧杯中加入16.8g硫酸镍、9.95ml乳酸、7.2g醋酸钠、16.8g次亚磷酸钠、0.48g硫脲、7.2g氨基乙酸和2.4g葡萄酸钠;再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4.5~5[5]。将附有TiO2薄膜的样件经盐酸酸洗后放入镀液中,用电炉加入并维持在80℃。保温1小时后将试样取出,干燥后得到附有TiO2薄膜的化学镀Ni—P样件。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沉积速率的测定
采用重量法,准确测定试样施镀前后的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沉积速率:
(μm/h)
式中W1、W2、分别表示施镀前后试样的重量,密度 取7.8g/cm3,A为试件表面积(cm2),t为施镀时间(h)。
表1为不同工艺的沉积速率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到先涂TiO2薄膜再镀Ni—P的工艺能显著提高沉积速率。
表1 不同工艺的沉积速率对比
Tab. 1 The contrast of thedeposition velocity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工艺
|
沉积速率/
|
电镀锌
|
15~23
|
化学镀Ni—P
|
9.5~15
|
先涂TiO2薄膜再镀Ni—P
|
20~25
|
2.2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对比及讨论
将普通化学镀层和先经TiO2薄膜处理的化学镀Ni—P试样浸泡在不同的化学介质中,测量其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见表2及图1,可见在各种腐蚀液中经TiO2薄膜处理后的化学镀层的耐腐蚀性均得到有效提高。
表2 浸泡实验结果
Tab. 2 The results of soakingtests
腐蚀介质
|
腐蚀速率/(mg·cm-2·-1)
|
普通化学镀层
|
先经TiO2薄膜处理的化学镀层
|
5%NaCL溶液
|
0.0385
|
0.0235
|
10%NaOH溶液
|
0.00534
|
0.00416
|
5%HCL溶液
|
0.1121
|
0.0957
|
10%HCL溶液
|
0.1670
|
0.1241
|

图1 两种不同工艺镀层的耐腐蚀实验对比
Fig.1 The contrast betweentwo different craft coatings of resistant to corrosion experiment
2.3 表面形貌观测
将各种样件用金相显微镜放大160倍观察其表面结构,获得如下的图像。

图2未经任何处理的样件
Fig.2 The sample without anytreatment

图3化学镀Ni—P后的样件
Fig.3The sample after chemical plating Ni-P
图2是未经处理的样件,图3是化学镀Ni—P后的样件。由图3可以看出化学镀Ni—P对铸件的表面处理不够理想,对孔隙的填补很不充分。一旦腐蚀性物质从孔隙渗人基体,将会加快基体的腐蚀,化学镀Ni—P的防腐优势得不到发挥。

图4附着TiO2薄膜的样件
Fig.4 The sample with TiO2 thin film

图5附着TiO2薄膜的化学镀Ni—P样件
Fig.5 The sample withchemical plating Ni-P and TiO2 thin film
图4是附着薄膜的样件表面形貌耐腐蚀性,图5是附着TiO2薄膜的化学镀Ni—P样件。由图4可见附着薄膜的样件表面已看不见孔隙,再经化学镀处理后,铸件试样表面十分致密,可以达到钢件化学镀的效果。由于TiO2薄膜本身十分致密,硬度较高又有较强的防腐蚀性,镀Ni—P后的硬度及防腐性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十级。
3.结论
本实验利用了TiO2的致密性对铸件进行了表面超精细加工,填补了基体表面的孔隙,再配合进一步的化学镀Ni—P,处理效果良好,甚至超过镀锌在处理铸件方面的优势。改进后的工艺仅在原有化学镀Ni—P流程中添加一道TiO2涂层工序,操作简单易行,不仅有利于镀镍技术改进,还有利于镀锌镀铬厂家利用原有设备进行工艺转型。
另外在实验中,TiO2在加大沉积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于在降解有机物方面的光催化性。关于它的工作作用机理,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周海晖.化学镀镍磷溶液稳定性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1999,1.
[2]张而耕,王志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超细粉末[J]. 机械工程材料,2002,3.
[3]张永峰,崔朝霞,马玲俊.化学镀镍超载荷稳定性试验[J]. 电镀与环保,2001,4.
[4]朱力群,吴俊.化学镀镍层封孔新工艺的研究[J]. 电镀与涂饰,2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