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调查到南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有8种:杜衡、紫金牛、红果榆、水冬瓜、紫楠、牛鼻栓、南京椴、南京珂南树,这8种植物都为本地野生植物。
2.1.4古树名木资源丰富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保留了大量古树名木资源,根据南京市园林局2008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南京地区共有古树名木1268号,而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古树名木621号,占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的一半多,而实际上621号古树名木包含了916株。其中树龄最长的是一株位于灵古寺的古银杏,树龄450年。另外有大批树木即将被列入南京市古树名木名录。
2.2植被类型多样性
紫金山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北伸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的南侵,形成了本区复杂多变的植被类型,其地带性植被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现存的植被基本上都是次生植被,尚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演替的动态过程。由于复杂的地形间接影响植被演替的速度,因此现有植被处于演替过程的不同阶段,成为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的一个间接原因。另外,多年来引种栽培也增加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根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紫金山的主要植被可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3个群系(见表一)。
表一紫金山的主要植被类型
Table1ThevegetationtypesinZijinMountain
植被型组
|
植被型
|
群系
|
|
温性针叶林
|
黑松林
|
|
温性针阔混交林
|
黑松、阔叶混交林
|
针叶林
|
暖性针叶林
|
马尾松林、国外松林
|
|
暖性针阔混交林
|
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杉木、阔叶混交林
|
阔叶林
|
落叶阔叶林
|
杂阔林
|
|
|
栎类林
|
|
|
刺槐林
|
|
|
枫香林
|
|
|
红枝柴林
|
|
|
小叶栎林
|
|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青冈、苦槠、落叶阔叶混交林
|
|
竹林
|
毛竹林
|
灌丛
|
灌丛
|
紫薇灌丛
|
2.2.1针叶林
历史上,紫金山的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黑松林,均为人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紫金山南坡东西两侧和山的中上部,在中山陵、灵谷寺一带分布较为集中。此外紫金山历史上还栽植有一定面积的国外松林、杉木林、雪松林等。
从1982年以来,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紫金山的马尾松、黑松已大量死亡,面积急剧减少,特别是黑松死亡更加严重。由于自然演替,杉木林目前大多已演变成为针阔混交林,雪松林大部分演变成为阔叶林,原有国外松林处于生长急剧衰退阶段,死亡严重。根据1982年南京林业大学和2002年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对紫金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针叶林面积已由1982年的653.8公顷减少为2002年的267.0公顷。由于目前针叶林的演替还在继续,今后森林内针叶林的面积还将继续减少。
2.2.2针阔混交林
紫金山的针阔混交林属于次生不稳定的森林类型,分布较为普遍,是人工针叶林向阔叶林自然更替的过渡性群落类型。由于受黑松、马尾松大量死亡的影响,紫金山针阔混交林的面积近20多年来也大量减少,已由1982年的499.9公顷减少为2002年的367.2公顷。
2.2.3阔叶林
紫金山的阔叶林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残余群落。由于自然演替,紫金山落叶阔叶林面积不断增加,根据1982年和2002年的调查结果,紫金山阔叶林面积已由1982年的647.1公顷上升为2002年的1442.7公顷。
2.2.3.1落叶阔叶林
紫金山目前的落叶阔叶林多为地带性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遭受破坏后恢复的次生阔叶林,主要分布于紫金山北坡及南坡明孝陵、灵谷寺、茅山上部,包括各种栎类林、刺槐林、枫香林及小片的南京珂楠树林。
2.2.3.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该类型分布于紫金山南坡中马腰至茅山的小路旁,是紫金山唯一的地带性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残余群落,常绿阔叶树建群种有苦槠、青刚栎、冬青等残余存在,是紫金山原生植被类型的重要证明,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应采取措施严格加以保护。
2.2.4竹林
紫金山现有竹林主要是毛竹林,主要分布在紫金山西北区及天文台等地,在紫霞湖和四方城也有少量分布。毛竹林为人工起源,原有竹林面积约为300亩,于1964年从浙江莫干山引种定植于此。1992年以来,管理局在竹林生长较好、面积较大的西北区进行了人工扩鞭、栽竹,建设竹海公园,使竹林面积已扩大到106.7hm2,这部分新扩的竹园俗称“新竹园”。竹海公园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紫金山风景林的美学价值,但近几年来,紫金山毛竹林生长呈衰退趋势,发笋量逐年减少,退笋率高,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降低,对竹林的复壮改造是目前毛竹林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2.2.5灌丛
紫金山的灌丛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次生类型,一般多沿山脊分布,由于这些地方生境条件较差,故顺向演替速度较慢。紫金山最常见的灌丛主要是紫薇灌丛,紫薇在生境优越处一般长成小乔木状,而在生境相对恶劣处呈灌木状。由于森林的自然演替,紫薇灌丛沿着海拔高度从低处到高处的顺序逐步向森林过渡,近十几年来,在海拔稍低处的大量紫薇由于竞争不过乔木树种而枯死,这些地方的灌丛基本上已演变为以朴树、黄檀、糙叶树、白檀、黄连木等为主的杂阔林。
3.4植物景观多样性
紫金山的不同植被类型形成了相应的森林景观,这些森林景观有针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阔叶林景观、竹林景观及紫薇灌丛景观等。在这些宏观的森林景观背景下,由于不同景观类型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又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森林自然景观,使森林的景观价值进一步提高。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