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管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教育部已经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管理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
关键词:管理学,双语教学,探索
2001年8月17 日教育部颁发了《天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目前,教育部已经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就是通过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用语,使学生在授课语言的运用中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用教育语言来促使能力发展是“双语教学”的实质。
目前,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有三种基本模式:“双外型”、“混合型”和“单外型”。
① 双外型。即对所开设的课程,全部采用外文教材和外文讲授。这种模式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外语知识和运用能力,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接受能力。这是双语教学的高级层次和理想模式。
② 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用外语与汉语交叉进行讲授。对于新开课的教师易于采用,并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目前,多数高校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③ 单外型。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授课,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初级形式。
二、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是国际化科技、信息化环境、全球化经济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想跻身于世界经济洪流中,要想综合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高新科技的发展,而要实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创新人才。为了培养能够顺利进行国际交流、及时获得和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并对其进行较为精确地解读、研究的管理人才,实施双语教学就成为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课程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双语教学正是实现这种改革的重要举措。实施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还对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理解和应用水平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进行研究和发展技术必须首先对国外同行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对英语文献的理解以及面对面直接信息交流的理解。因此提高英语水平就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4、顺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当今的管理活动早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具有全球化的趋势,管理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一国一地区的范围内,解决跨文化的管理成为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课题。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上运用最广的语言,已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成为一种必备的工具。因此,就业市场对既拥有管理技能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三、管理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1.提高教师水平。在“管理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双语教师承担双重任务,作为双语教师,他们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一个双语者。但是,其教学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外语。上好“管理学”这门课,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悉管理职能的运用。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教师能熟练、准确地用外语进行授课,用规范的专业外语进行板书、制作课件,并能与学生进行课余交流。
2.因材施教。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是主体。论文检测。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此外,由于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很大,课堂双语教学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要对少数同学进行必要的辅导。
3.优选教材。教师必须使用国外引进教材,即引进英语国家的原版英语教材,管理学的原版教材很多,教师应选择语言纯正、表述规范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要求相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所以学生应配有中文教材,或简明英汉对照教材。
4.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把握和管理职能的灵活运用,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总原则,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通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实践模块,实施分阶段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管理学》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应该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这两个趋势。其教学目标应该具体体现在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英语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6.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
《管理学》的双语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此教师必须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事前调研,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参与编制,师生共同精心设计适合班级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论文检测。并且在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设计和执行教学计划时得到充分体现。
7.把握双语教学实施的三个阶段。
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课堂信息量,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论文检测。《管理学》的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不同。
第一阶段:用英语简单渗透专业术语,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为5% ~10%。
第二阶段: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争取达到20% ~40%。
第三阶段:英文完全渗透教学内容,坚持用英文在黑板上板书,用英文归纳和总结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作课堂笔记,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要求学生必须用英文完成作业、做试卷,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80%以上。
8.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①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单向式的信息交流模式,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本学科较多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
②课堂讨论法
《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法较为合适。比如近年内彩电行业频发“价格战”,面对这一现象,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彩电行业为什么频发“价格战”?在“价格战”中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掀起“价格战”的利与弊?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文作出书面准备,并且用英文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相关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③角色扮演(role—play)法
角色扮演(role—play)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决策方法的教学中,提供一个决策情景,由学生扮演其中的相关角色,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满意的决策方案。
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管理学》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管理热点问题多,案例、实例分析也多。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必须加强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制作《管理学》双语教学课件,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播放管理学方面的英文录像资料给学生观看。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申沛,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5.2
【3】 史玉娟.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7
【4】王秀敏.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双语教学【J】.辽宁大学学报.2000.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返回列表
下一篇论文: 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问题之我见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