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制定科学的分区经营,如放牧区、禁牧区、封山区、育林区、薪材区、建材区、积肥区、松茸区、药材区、神山区等,根据不同的经营区域采取分类经营管理。在《采集松茸等非木材林产品资源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可以采集——责任人和责任地;规定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住宿——采集地和住宿地;规定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集——轮地轮体轮采制……。达到生物生长量的最大利用率,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生物资源、保护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的目的。
3、向有关部门(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反映,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把靠近森林边缘经常遭到野生动物危害的小块轮耕地退耕还林还草;2007、08年经保护区管理局经请示德钦县人民政府,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各么茸、茨卡通新村、南里等7个村民小组的靠近森林边缘经常遭到野生动物危害的小块轮耕地共248亩退耕还林还草。
4、向有关部门(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反映和争取外界相关机构的援助,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把村子里较好的农田用刺铁修筑围栏或靠近森林一则经常遭到野生动物危害的耕地修筑2米高的土夯围墙。2006年在GEF项目中,格里社区的耕地,临村靠山一侧冲高2-2.5米的围墙1970米,其余临河一面用水泥桩铁丝网2640米,能有效地防止了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的侵害。2007年在GEF中霞若乡茸顶村民小组、扎爹村民小组完了同类项目的实施,2008年在WWF的援助下霞若乡早坡村民小组、归龙村民小组也完成了同类项目的实施。
5、请科研院校的相关人员到社区培训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的猛兽生态生物学特性;如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防范野生动物危害的经验,特别是在挖捡药材和松茸等菌类时。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制定一种有效的防范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的措施。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管理分局全体职工认为,这些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大多数案件在人为采取防范措施后是可以避免的。基于这样的思维,分局科技人员想法咨询相关专家学者收集相关信息,在每次下乡或每年和所护林员业务培训之机,极力宣传相关防范知识,以期取得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的目的。
2008年初,德钦县白马雪山社区共管协会向WWF申请了“减轻野生动物对社区危害” 的项目,并在本保护区南部霞若管理所组织召开了为期5天的由野生动物生态学专家、多年负责处理野生动物危害案件的保护区职工、野外作业经验丰富的护林员、野生动物危害最为严重的村社代表、保护区内乡镇及县级部门领导共47人参加的“减轻野生动物对社区危害研讨会”。研讨会由分局格玛江初高工主持并作会议纪要,由分局钟泰副局长介绍本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从专业角度详细说明每个物种(造成危害动物种)的生态生物学和造成危害的特点;保护区历年来野生动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补偿情况等所做的相关工作。与会人员充分参与,积极发言,研讨会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使得研讨会的成果之一《防范黑熊袭击人与家畜宣传册》顺利编辑成册,发放给社区居民。
五、结论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漫长管理自然保护区历程中,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在社区共管自然资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之处,特别是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社区经济及人身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些成果主要得益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当居民和像WWF这样的援助机构的大力支持。在全力艰辛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益,但有些项目还是有一定的值得商榷的地方。
1、向上级申请清除经常造成社区人员伤残和经济损失的物种个体和向有关部门(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反映,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把靠近森林边缘经常遭到野生动物危害的小块轮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这两项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国家要有这样的政策和延续这样政策,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二是要有专业人员和充裕的时间,比如确定危害物种的个体、枪枝的管理、射击人员等等。
2、在挖捡非木材林产品的时间内,适当调节进山人员,以减少更多的人员进入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惊扰野生动物正常生活而袭击进山人员或下山损害作物和袭击家畜。此项目在归龙河流域实施后,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参与和支持,与此同时在施坝村委会此独项村民小组和叶日村委会永堆社区也得到了一致的成果和效益。
4、向有关部门(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反映和争取外界相关机构的援助,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把村子里较好的农田用刺铁修筑围栏或靠近森林一则经常遭到野生动物危害的耕地修筑2米高的土夯围墙。此项目在当地5个村民小组实施后,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强烈反响,实施项目周围的邻村都纷纷要求保护区在他们村实施此项目。特别是茨卡通格里村民小组,此项目实施后,在高山牧场家畜受到损伤都不要求补偿。居民认为保护区把他们的基本农田围得如同菜地,农作物丝毫未损,当家畜受到一定的损伤就不应该要求补偿,何况修筑了铁丝围栏,每年节省许多修缮篱笆和放牧的时间。
5、保护区社区居民在野外生产劳动过程中被黑熊袭击致伤致残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在村庄不远的林地也发生了黑熊袭击人的事件。这些人熊冲突事件,少数是无法避免的,大多数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居民对黑熊的生态习性不了解,采取了不当的措施,结果导致惨剧发生。如何普及防止黑熊袭击知识,帮助社区居民了解预防黑熊袭击的相关知识,与熊遭遇时能采取正确行动避免伤害或减少伤害,主动防范黑熊袭击,是我们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管理分局全体职工的心愿。
请科研院校的相关人员到社区培训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猛兽生态生物学特性;如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防范野生动物危害的经验,特别是在挖捡药材和松茸等菌类时。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制定一种有效的防范减轻野生动物危害的措施―《防范黑熊袭击人与家畜宣传册》。
1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