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浅谈铁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最后,我们还要紧紧依靠科技手段,以创建优质工程和QC成果活动为载体,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创新制度,构建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监控考核,提高项目管理的执行力。
关键词:创新制度,持续改进,依靠科技,监控考核
 

1.工程概况简述

枣临铁路西起自京沪线井亭站接轨利用,东至兖日线的朱保车站,正线全长132Km。井亭站至枣庄东站为既有线,原名为薛枣线,长度33.73Km。枣庄东站至朱保新建铁路正线85.78Km。其中:枣庄市境内57.05km,临沂市境内62.46km,两市界铁路分界点为DK23+237。

2.主要工程情况

路基土石方718万立方;特大桥4座,大桥15座、中桥35座、各类新建、改建小桥、涵洞计390余座;新建、改建车站10个,新建站、所房屋23642平方。

3.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是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从开工以来,我们坚持“试验先行,样板引路,标准化施工”的理念,并将施工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组织管理逐步转变为现已成熟的日常工作主题,在此仅谈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经验。

要确保工程质量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上开始,制度创新是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保证。我们在严格执行上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枣临铁路建设的特点,对项目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施工上,认真编制各类施工工艺细则和作业指导书,对各道工序做了详尽的规范要求。对机械设备、技术方案的优化细化、工程重点与难点控制关键环节等,提出前瞻性的原则要求和指导意见,并在阶段实施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了实行作业队竞争性布局,单项工程、同一道工序选择两家以上协作队伍参与施工,员工与协作队伍“联合”跟班作业,机械设备实行自有设备和协作队伍设备“混编”,合同单价在整体合理的前提下实行“互补”。

其次,根据枣临铁路创优规划,我们严格制订了质量计划,并进行质量工艺作风整顿,提出了“精品源于点滴,优质功在平常”的质量理念。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管理,实行各道工序质量签认制、重点开展消灭混凝土质量通病和“树样版,创精品“等活动,有效控制各道工序质量。一是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铁路工程《检验标准》,提前查找项目质量控制要点及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精心编制了路基,桥梁等关键工序操作细则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二是坚持自控体系运转,严格执行“三检”制“和“隐蔽工程质量旁站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质量控制。强化责任,严格执行质量技术交底制度;严把材料质量进场关;严格工序的操作规范。狠抓问题检查和整改跟踪工作,建立“质量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和“处罚通知书”工作台帐,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当场签发整改或处罚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执行复查制度,实现闭环管理;三是坚持样板引路,全面创优。设立样板工程奖励基金,组织样板工程内部竞赛,对创样板的工程实行周报告制度,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随时掌握工程动态。重点是抓好各类路基填筑,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杜绝“重主体、轻附属”现象,做到粗活细作、细活精做。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对质量优,管理好的工程项目,召开施工现场会,树为样板,以点带面,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质量差,管理不善的工程项目,展开现场会,现场作返工处理,并给予必要的处罚。

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对路基工程施工做了总体部署,按照设计要求详细调查土源及施工道路,制订专项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阶段,确定试验段里程及位置,按照试验段方案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设备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科技论文。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我们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数据,指导全面路基施工。科技论文。同时,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负责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

桥涵缺口处按规范要求预埋台阶,待桥涵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过渡段填筑。为此,我们购买了2台桥涵台背填土专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并选择专项队伍设专人负责施工,配齐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适时监控,确保桥涵背填土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

在桥涵施工中,首先控制混凝土拌合质量,其次选用与生产、浇筑能力相匹配的专用混凝土运输车,并保证运输道路平顺畅通。浇筑混凝土前,我们针对工程特点及施工环境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制作安装情况,及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制作安装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模板采用厂制大块钢模和刚性比较好的木模,突出整体性,减少接缝。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涂刷脱模剂,接缝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工艺,确保接缝满足外观质量要求和混凝土耐久性需要。

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如模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严格控制。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振捣按施工方案的工艺和方法进行,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及时均匀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振捣时严格控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科技论文。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

浇筑完成,用薄膜和麻布将暴露面覆盖,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冬季施工制订专项技术方案及措施,以确保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提前做好了冬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取合理可行的配合比,搭设好搅拌机保温棚,做好砂、石料场覆盖保温措施及混凝土的运输保温工作。为保证冬季施工质量,我们投入近万余元购买棉被,篷布及煤炭等物资,搭设涵洞保温棚,提前做好棚内温度检测工作,并邀请监理复测。在浇筑混凝土时做好入模前和入模后的温度控制,养护期内安排技术人员适时测定保温棚内的温度指标,保证混凝土强度。冬季施工的涵洞混凝土现已顺利通过监理单位的回弹仪检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路基土石方填料严格控制,严禁使用含水量过高的未冻土或冻结土作为填料。每层填筑的厚度较常温时减薄20﹪~25﹪,并要求每侧要超填0.5m以上,保证路基宽度。

按时召开工地例会,对工程质量与进度进行总结,对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制订出相应措施,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调整。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订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我们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同时,利用例会促进我们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最优秀的工程质量。

最后,我们还要紧紧依靠科技手段,以创建优质工程和QC成果活动为载体,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一是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创优,QC攻关小组,针对复杂工程进行课题立项,实施科技攻关,以科学管理促进施工生产平稳推进,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在路基和桥涵施工中,从地基加固处理、路基填筑、过渡段填筑及桥涵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入手,逐点勘察、逐点复核地基情况,制订方案,加强控制。同时,采集各种数据,制订、细化并落实施工工艺,为路基和桥涵施工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二是组织技术人员围绕新技术,展开科技攻关。三是邀请相关专家和组织技术人员对重点工序和关键环节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4.小结

我们把工程质量管理经验融化于枣临铁路的工程施工中,把枣临铁路建设成“安全线、精品线、生态线、和谐线”为目标,以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为手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管理,精细施工,成功的完成了枣临铁路线下工程的施工任务,产品合格率100%。

5.结语

创新制度,构建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依靠科技,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监控考核,提高项目管理的执行力。项目管理重在执行。我们认真落实建设单位的要求,切实加强全方位监控、考核、奖罚工作,提高项目精细管理的执行力,才能保证枣临线2011年的顺利开通。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
下一篇论文:浅谈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化管理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