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中国企业利润和财政赤字的因果关系。表3分别给出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和经GTS理论[2]修正后的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其中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包括了三个变量所有滞后期的回归,约束模型中则根据GTS理论剔除了一些统计上不显著的滞后变量,其优点在于可以有效避免无约束模型中存在的动态误定问题。误差修正项ecm体现了长期动态趋势,并同回归量一并列出。如果ecm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说明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长期相互影响,反之则说明这种影响并不明显。△Lndeficit和△Lndemand滞后项的回归系数则可视为一些短期参数,表明了自变量对△Lnprofit的短期影响。
表3 Lnprofit、Lndeficit和Lndemand的无约束与约束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变量
|
无约束模型
|
约束模型
|
ΔLnprofit
|
ΔLnprofit
|
C
|
0.19(2.18)**
|
0.16(2.44)**
|
ΔLnprofit(-1)
|
0.65(1.90)*
|
0.28(1.67)
|
ΔLnprofit(-2)
|
0.28(0.76)
|
-0.36(-0.46)
|
ΔLnprofit(-3)
|
0.64(1.81)
|
1.07(1.54)
|
ΔLndeficit(-1)
|
-3.97(-3.86)***
|
-1.12(-2.47)**
|
ΔLndeficit(-2)
|
-1.59(-1.87)
|
-0.28(-0.75)
|
ΔLndeficit(-3)
|
-2.34(-3.22)**
|
-0.01(-0.04)
|
ΔLndemand(-1)
|
0.33(0.48)
|
0.78(1.22)**
|
ΔLndemand(-2)
|
0.79(1.13)*
|
0.35(0.46)
|
ΔLndemand(-3)
|
0.66(0.51)
|
0.47(0.86)
|
ecm
|
-0.75(-4.41)**
|
-0.54(-1.89)
|
R2
|
0.76
|
0.81
|
CHOW(1994)
|
1.96
|
1.19
|
RESET(1)
|
0.34
|
0.21
|
ARCH(1)
|
0.02
|
0.19
|
注:①括号内数据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②误差修正项ecm为Lnprofit对Lndeficit和Lndemand回归残差的滞后一期序列;③CHOW (1994)为1994年结构变化检验的F统计值;④RESET(1)为省略变量检验的拉姆齐(Ramsey)F统计值;⑤ARCH(1)为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检验的F统计值;⑥标注***的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标注**的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标注*的变量在10% 水平上显著。
 从模型拟合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方程拟合情况较好,滞后一期的RESET检验通过了所设定误差修正模型的适用性,ARCH检验证明随机扰动项基本是同方差的,并且不存在较大的波动幅度龙源期刊。以1994年作为结构突变点CHOW检验,发现模型参数估计值具有稳定解,并不随考察样本范围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约束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所提升,图4给出了约束模型的误差修正方程积累和CUSUM检验结果,图中的CUSUM线全部落在正负5%显著性水平临界线之内,说明参数稳定的零假设均不能被拒绝,进步验证约束方程参数稳定性。
进一步分析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中△Lndeficit的滞后项,发现不论在无约束模型还是约束模型中,△Lndeficit滞后一期的回归系数均通过5%显著性水平,表明中国财政赤字对企业利润存在短期Granger因果影响。但在约束模型中,误差修正项ecm的回归系数未通过5%显著性水平,说明中国财政赤字对企业利润的长期Granger因果影响效果并不明显。结合△Lndeficit滞后项回归系数为负的特点,可以发现短期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正相关,在已证实模型稳定的前提下,这一点由企业利润对财政赤字的脉冲响应函数图5也可说明。
三、结论
通过对财政赤字是企业利润来源这种观点的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实证分析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最终我们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赤字只是企业短期利润的来源,企业长期利润应来自经济持续增长。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这种观点却给出在论证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挤出效应,以及经济危机下是否应该实施赤字财政政策的一种新思路。
第二,财政赤字本质上无所谓“好”与“坏”,重要的是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就能充分发挥财政赤字的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运行处于萧条时期,为了复苏经济,扩大有效需求,政府有必要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当然,当社会总需求过旺,财政赤字连年不断并数额较大是比较危险的。
第三,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特大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为重建家园,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执行的赤字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否认的。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考察,财政赤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利用得当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o,R.J.The Ricardian Approach toBudget Deficit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89,(3):37-54.
[2]Barro,R.J.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Public Debt[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5):940-971.
[3]Blanchard,O.J.Debt,Deficit and Finite Horizon[J].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5,(93):223-247.
[4]Robert Esiner.Budget Deficits:Rhetoric and Re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1989,(2):73-93.
[5]Alverto Alainand Roverto Perotti.The Political Econmomy of Budget Deficits[J].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1995,(1):1-31.
[6]Engle andGranger.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Testing[J].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7,(2):251-276.
[7]里卡尔多·贝罗菲奥雷,约瑟夫·哈利维.一个“明斯基时刻”是否已经回归?[J].当代经济研究,2009,(9):14-21.
[8]孙文基.大危机后西方学者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9,(4):29-35.
[9]徐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证据(1978-2003)[J].世界经济,2006,(2):41-50.
[10]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何晖,刘明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8-14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