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法律论文

对建设工程施工索赔的研究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四、施工索赔程序:

索赔程序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索赔意向通知

在索赔事件发生以后,承包商应抓住索赔机会,迅速做出反应。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项事件提出索赔。该意向通知是承包商就具体的索赔事件向工程师和业主表示的索赔愿望和要求。免费论文。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工程师和业主有权拒绝承包商的索赔要求。

2、索赔的准备

当索赔事件发生,承包商就进行索赔处理工作,直到正式向工程师和业主提交索赔报告。

这一阶段包括许多具体复杂的工作,主要有:

①事态调查,寻求索赔机会;

②损害事件原因分析,即分析这些损害事件是由谁引起的,谁来承担责任;

③索赔依据,主要指合同文件;

④损失调查,分析索赔事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期的延长和费用的增加;

⑤收集证据,保持完整记录;

⑥起草索赔报告。

3、索赔报告递交

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天内,或工程师可能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内,承包商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索赔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其权益影响的证据资料,索赔的依据,此项索赔要求补偿的款项和工期延长天数的详细计算等有关资料。如果索赔事件的影响持续存在,28天内还不能算出索赔额和工期延长天数时,承包商应按工程师合理要求的时间间隔(一般为28天),定期陆续报出每一个时间段内的索赔证据资料和索赔要求。论文参考网。在该项索赔事件的影响结束后的28天内,报出最终详细报告,提出索赔论证资料和累计索赔额。

4、工程师审查索赔报告

接到承包商的索赔意向通知后,工程师应建立自己的索赔档案,密切关注事件的影响,检查承包商的同期记录时,随时就记录内容提出他的不同意见或他希望应予以增加的记录项目。

工程师判定承包商索赔成立的条件如下:

①与合同相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商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

②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商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③承包商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上述三个条件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应当同时具备。只有工程师认定索赔成立后,才按一定程序处理。

五、施工索赔的依据及索赔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工程项目资料是索赔的主要依据,资料不完整,索赔难以顺利进行。为了确保索赔成功,承包商必须保存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资料,这是做好索赔工作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坚持以工程师的书面命令为凭证。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工程师的口头命令,亦应在事后立即要求工程师书面文件确认或致函工程师确认自己收到并已执行其口头命令。如果在合同条款规定的时间内未与否认,即可视其认可。如果工程师下达的命令有错误或前后矛盾,可以提醒他但不应拒绝执行。应将其命令妥善保存以作为索赔的依据。其他可作为索赔依据的资料有:所有的合同文件,包括标书、图纸原件及经修改的图纸、施工备忘录及工程师填写的施工记录、往来信函、施工进度表、会议记录、工程检查和验收报告等。

施工索赔应注意以下事项:

1、索赔应从投标报价开始。投标报价时应冷静分析,对那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索赔或可能增加的工程部分单价尽可能高点,以备索赔计价。

2、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抓住索赔机会、主动创造索赔机会。一旦发生可索赔的机会,应立即发生索赔通知,不要等到工程竣工验收后再提出索赔申请。如果没有索赔机会应主动创造机会进行索赔。

3、认真编制索赔报告。编制索赔报告时资料要尽可能充分,索赔的依据和动因要尽可能地满足合同条款。

4、和工程师协调好关系,争取尽可能地由工程师裁决。

施工索赔是承包商在履约期间因非自身原因蒙受损失而向业主索取赔偿或补偿,它是承包商和业主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因某一事件引起的在金钱和时间方面的纠纷。纠纷的解决是合同各方之间的交流。因此合同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应主动和业主进行交流,所有的交流都必须通过工程师,尤其是与业主有关的交流,包括:对争端的通告、要求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的通告,其副本都应交业主以澄清问题之所在。若遵循这些步骤,索赔解决就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1]林镥海,沈琼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证和索赔期限问题探讨[J]。政治与法律,2005,(04)。
[2]林晓晖,方咸淼。浅议工程索赔中工程签证的实务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06,(07)。
[3]李莉。工程现场签证价款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论文: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法律论文
最新法律论文
读者推荐的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