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塔中45井区良里塔格组钻井试油结果与反演综合预测结果对比
井名
|
日产油(方)
|
日产气(方)
|
测试结论
|
吻合情况
|
TZ451
|
361
|
282249
|
油气层
|
ü
|
TZ45
|
300
|
111548
|
油气层
|
ü
|
TZ86
|
42.3
|
8755
|
油气层
|

|
ZG16
|
180
|
50000
|
油气层
|

|
TZ63
|
/
|
/
|
油气显示层
|
ü
|
ZG18
|
/
|
/
|
油气显示层
|
ü
|
TZ88
|
/
|
/
|
非储层
|
ü
|
TZ452
|
/
|
/
|
非储层
|
ü
|
6结论[l7]
尽管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非均值储层特征非常复杂,但是基于保幅处理和岩石物理分析进行的叠前反演可以对储层进行有效的识别与预测论文格式模板。另外,正确合理的叠前反演需要严格控制资料品质,子波质量和低频模型正确性等要素。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地震资料是开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基础;地震数据处理、处理后的地质解释和地质—地震综合研究密不可分,是取得储层预测成功的关键。
(2)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以及细致的交汇图分析是做好叠前地震反演的基础.
(3)角度子波的提取、层位的精细标定是做好叠前同步反演的重要环节。
References
[1] Budd, D.A., A. H. Saller, and P. M. Harris, eds. 1995.Unconformities and porosity incarbonate strata:AAPG Memoir 63, 313
[2] Li Yongyi, Jonathan D. The applicationsof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reexamining thepotential. SEG 70th annual meeting Expanded Abstracts .Calgary, 2000
[3] Wang H Y, Sun Z D, and Yang H J. Velocityprediction models evaluation and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for fractured andcaved carbonate reservoir: from theory to case study. 79th SEGExpanded Abstract, 2009. 2194-2198.
[4] 蔡瑞. 基于谱分解技术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溶洞识别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82~85
[5] 曹孟起,王九栓,邵林海.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41(3):323~326
[6] 陈广坡,潘建国,陶云光.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综合预测评价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石油物探,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J]. 地学前缘,2005,44(1):33~36
[7] 龚洪林,王振卿,李录明等. 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1):129~135
[8] 刘洛夫,李燕,王萍,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储集层类型及有利区带预测[J]. 古地理学报,2008,10(3):221~229
[9] 彭真明,李亚林,巫盛洪等.碳酸盐岩储层多角度弹性阻抗流体识别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3):881~885
[10] 王保丽,印兴耀,张繁昌.弹性阻抗反演及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20(1):89~92
[11] 王光付.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方法[J].石油学报 2008, 29(1):47~51
[12] 温志新,王红漫,漆立新等.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J]. 地学前缘,2008,15(1):94~100
[13] 邬光辉,李启明,张宝收等.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J]. 石油学报,2005,26(1):27~30
[14] 张宏,郑浚茂,杨道庆等. 塔中卡塔克区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技术[J]. 石油学报,2008,29(1):69~73
[15] 赵宗举,王招明,吴兴宁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成因类型及分布预测[J]. 石油实验地质地质论文,2007,29(1):40~46
[16] 周进高,邓红婴,范国章等. 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礁滩储集体模式与预测[J]. 海相油气地质,2008,13(3):17~23
[l1]
1、 保幅处理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 保幅处理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 为什么作者列出的这两部分就可以实现保幅处理了呢?
本文仅仅罗列了处理流程,没有分析问题。
[l2]这样的流程产生的结果是保幅的吗?
质量监控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讲图1中的AVO关系是基本正确的?
作者应该提供佐证的材料!
[l3]孔洞型储层与砂岩型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是一样的吗?
Castagna经验公式、Greenberg-Castagna 的Vp-Vs 关系式及公式(1)是在什么岩性和储层类型下导出的?
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是否应该走一条新的路线?
[l4]有直接生成角度道集的PSTM方法!
[l5]最好列出公式进行分析,如此定性地描述,参考意义有限。
[l6]本文在描述一个反演问题,利用角度道集和AVA公式反演弹性参数,但没有用反演的语言来描述。
是生产报告不是学术论文。
[l7]希望在Bayes反演的框架下面统辖本文的保真道集生成、子波提取、低频模型生成、结果评价祝关键环节。每个环节的QC方法也是关键。
总之,把如此庞大的内容纳入一篇短短的论文。不是学术论文的特点,是生产报告的特点。尽管如此,也要阐述清楚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和作者的观点。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