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低碳生活论文

绿色建筑低碳城市—关于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思考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绿色”和“低碳”一定榜上有名。而绿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生态化的产物。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的各种建筑、场馆均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创意。低碳,绿色建筑低碳城市—关于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思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上海世博会
 

1 引言

如果要评选2009年最流行的词汇,“绿色”和“低碳”一定榜上有名。随着全球资源短缺情况的日趋严重,城市发展陷入了瓶颈区,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式,来化解由于工业革命以来200年的“高碳”城市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风险。论文检测,低碳。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城市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论文检测,低碳。

2 低碳城市需要绿色建筑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城市化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社会发展的心脏,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危机,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低碳”的城市模式已势在必行。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上提出,低碳城市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载体,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消耗着巨大的能源。因此,要发展低碳城市,首先要求建筑实现生态转型,而绿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生态化的产物。它的基本内涵是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及能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亲近自然,并能够做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共处和永续发展。

3 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诠释低碳理念

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的各种建筑、场馆均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创意,反映出世博会所思考和前瞻的理念,体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些作品传达了21世纪建筑的新思潮:节能、环保、健康、绿色、和谐、多样。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来探讨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诠释低碳理念的技术手段。

3.1 世博轴:阳光谷

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园区主入口及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为半敞开式建筑,地下、地上各两层,全长1045m,宽约100m,建筑面积25.2万m2,是一个集商业、餐饮、娱乐、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也是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

世博轴的设计充分引入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低碳理念,通过大型张拉膜结构顶盖和轻型钢结构搭建起“喇叭花”状的阳光谷,将绿色、新鲜空气和自然光引入各层空间,大幅降低照明、通风、降温所使用的能耗;圆锥形的阳光谷还可像漏斗一样收集雨水后再处理,提供厕所、绿化灌溉等用水;此外,还采用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LED照明等环保节能新技术。论文检测,低碳。

图1 世博轴景观图2 “喇叭花”状的阳光谷图3 自然采光

3.2 法国馆:垂直花园

法国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设计师雅克·费里埃则希望通过“感性之城”的设计理念,表达对水环境及绿色植被的重视。

低碳低碳漂浮于水平面的法国馆尽显水韵之美——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法国馆在展馆内部呈现了垂直的法式园林,与水面上的倒影交相呼应,而屋顶也被绿色所覆盖,绿意盎然、动感十足,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垂直花园”。这一设计理念主要是考虑到目前一些特大型城市的拥挤状况,需要对建筑和自然进行重新布局。

图4 法国馆鸟瞰效果图图5 法国馆外观

图6 法式内庭院图7 建筑底层架空溪流环绕

图8 垂直的法式园林

3.3上海案例馆:沪上·生态家

沪上·生态家是专为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量身打造的实物案例项目,它位于浦西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面。

沪上·生态家通过引领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诠释了绿色生态之家的设计理念。它的总建筑面积3147 m2,建筑整体以灰、青、白为主色调,兼以绿墙、砖墙、玻璃幕墙和景观水池等点缀,渗透了许多里弄、老虎窗、石库门、花窗等上海地域传统建筑元素,并通过夏三伏、冬三九、梅雨天等本土气候特征,描绘出“沪上”映像。论文检测,低碳。该案例对“风、光、影、绿、废”五种生态元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呼吸窗”、“导风墙”等自然通风技术、智能化控光系统、自遮阳系统,以及薄膜光伏发电、垂直绿化、LED 照明和再生材料的综合设计选用等,充分展现了上海未来人居的都市绿色住宅理念。论文检测,低碳。

图9 沪上·生态家外观

图10 中庭生态核:植物过滤净化系统

图11 微藻栏杆图12 绿墙图13 人工湿地

3.4 伦敦案例馆:零碳馆

伦敦零碳馆案例的原型是全世界首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位于英国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它位于浦西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面。

“零碳馆”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源热能等,力争使建筑达到能源“自给自足”。“零碳馆”由两栋零碳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而成,总建筑面积2500 m2,四层高。场馆内温度、湿度通过太阳能和22个风力驱动的吸收式制冷风帽系统来调节,电力则通过太阳能发电板和生物能热电联系统产生。此外,还运用了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回用等技术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并利用环保材料及可回收的废弃物,设计出了各种对人类环境友好的家居用品。

图14 伦敦低碳馆模型

图15 太阳能电池板图16 零碳家园房门

图17 风帽:帮助室外冷空气和室内热空气能完成热交换图18 利用废弃光盘做的椅子

3.5 汉堡之家案例馆:被动房

“汉堡之家”位于浦西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它的原型是位于汉堡市的“港口新城”的“被动屋”H2O(Hometo Office)大楼。

“汉堡之家”案例馆是国内首座获得认证的“被动房”,它是一幢高约18m的典型汉堡式传统红砖房,总建筑面积3150 m2,线条硬朗、简洁大气,造型像四个不同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并集办公和居住的功能于一体。“汉堡之家”不需要空调和暖气,而是通过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地源热泵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利用太阳能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同时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通过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创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使得室内能四季保持25℃左右的恒温,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温,而建筑本身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

图19 汉堡之家外观:型似抽屉状

图20 汉堡式传统红砖外墙:隔热、隔音、密闭性强

图21 汉堡之家内部构造图

4 结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上海世博园区正是由绿色音符组成的优美乐章。“绿染世博”,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所有场馆建筑都以生态可持续为基本宗旨,呈现出最精彩、最集中、最前沿、最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论文检测,低碳。然而,当这些超前的技术被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时,究竟该如何规划设计诠释?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创新,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实践,在绿色建筑创作和低碳城市规划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08(4):98-102
[3]龙惟定.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 建设科技,2008(3):15-2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校园
下一篇论文:议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绿色办公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低碳生活论文
最新低碳生活论文
读者推荐的低碳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