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通例

论孔子“述而不作”的创作观

时间:2016-06-14  作者:佚名

论文摘要:本文引述钱穆和李泽厚两先生关于对“述而不作”一章的不同译文,从比较译文的差异着手,取两家观点,借以清晰地论述孔子的创作观。孔子所言“述而不作”并非“不要作”,而是“要学古”、“要阐古”、“要新作”。

关键词:述而不作;好古;老彭

在《论语·述而》篇,孔子开宗明义地论述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及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其所做也诚如其所言,“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然“述而不作”是否等同于“不要作”?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不要作”,这显然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钱穆和李泽厚可谓是研究论语的两大家,但两者关于“述而不作”一章的注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钱将此章译为: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1];李则译为: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有人拿我和老彭相比。[2]

比较两者,可以发现几处差异:其一,对“述”的不同理解;其二,“创始制作”与“创作”的区别;其三,是“古人”还是“古代”?其四,“信而好古”的句式变化;其五,“窃比于我老彭”是“我比”还是“他比”?

(一)“述”的含义

首先,钱和李对“述”的释义是不同的,前者将“述”释为“传述旧章”,后者释为“阐述”。

李在《论语今读》关于此章的“记”中提到“述”实为“礼”,“作”可释为“仁”。李认为孔子并非“述而不作”,而是“述而又作”,“任何的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礼”,便是“作”[3]。他将“述”释为“阐述”,“阐”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开也”。开一生面始然,“述”成为间接的创作,是对旧有事物重新传述的新变体。孔子虽“皆传先王之旧”,却非“未尝有所作”。历经“删、定、赞、修”的过程,得以传述的“先王之旧”早已非原貌。

“述”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循也”;“循”,“行顺也”,“循循有序”。《论语·子罕》第十一章,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不仅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行”的观点,也强调了行的次序。钱穆“传述旧章”中的“传”字与“遽”互训。“周礼行夫。掌邦国传遽”,因而“传”的特定对象是“周礼”。与李泽厚的释义相较,钱阐明了“传”的行为客体是“旧章”。何为“旧章”?即“先王之旧”,也即《五经》。然而孔子为何编纂《五经》?《白虎通义》中记载,孔子居周朝末世,闵道德不行,欲以追定五经而行其道。可以说,孔子编纂《五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正民心以就王道。而《五经》的价值也正于此:《诗》教人温柔敦厚,《书》教人疏通知远,《乐》教人广博易良,《易》教人洁静精微,《礼》教人恭俭庄敬,《春秋》教人属辞比事。纵观“述而”,可发现孔子的深切用意,“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4]。关于如何教?孔子强调“进德有渐”。代写硕士论文首先是“于己”,孔子认为需要“蓄德”、“博文”,且还要“好古敏求”,“道必通古今而成,不学古人,不见此道之远有所自。”[5]当然,并非盲目“好古”,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再者“于外”,“用之”,“虽执鞭之士”,“亦为之”;“道之不行”,“行藏”其身。“行藏”不同于消极避世,依然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厌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也就是钱认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的精神”。最终,这种自修的过程反映在人的气貌上,外化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精神状态。

《五经》不仅教人如何“成人”,也教人如何“作文”。孔子强调的“文”不是“逞才使气”的“文”,而是“人道”为重的“文”。“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文”的审美格调。孔子推崇“文”当有“中正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而孔子所述的“旧章”有意或无意间给后世“作文”提供了“雅正”的典范。

(二)“作”的含义

关于“作”,李泽厚认为“作”意指“仁”。孔子虽言“不作”,但拒绝“不释”。在李看来,“述而不作”本质上是“以仁释礼”的重新阐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儿童亡灵视角
下一篇论文:试用儒家“十六字心传”品评“老水手射杀信天翁”之因与果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通例
    无相关信息
最新论文写作通例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