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公路桥梁养护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面广、作业流动、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它的效果比其它行业更难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影响因素多:桥梁养护是为了保障桥梁效果,但其本身接触到的大多为三、四类桥梁甚至是危桥,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均会直接影响到桥梁养护质量。(4)受时间限制:桥梁养护本身就是在于时间赛跑,养护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较难协调:(5)受资金限制:桥梁养护资金与养护任务不成正比,养护质量与资金的关系较难协调。桥梁养护质量控制是为满足桥梁养护质量与安全要求所采取的技术与活动,其主要环节有:①制定桥梁养护工程效果标准与计划。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质量,养护工程
1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管理概述
1.1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面广、作业流动、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它的效果比其它行业更难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影响因素多:桥梁养护是为了保障桥梁效果,但其本身接触到的大多为三、四类桥梁甚至是危桥,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均会直接影响到桥梁养护质量;(2)连锁性较强:桥梁养护分为养、观、诊、断、修、治、评7大环节、一环不慎,全盘皆输;(3)易发生失误:桥梁养护多为混合作业,参加工种多、涉及技术杂,养护条件参差不齐,机械化水平较低,多依赖于人工作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不良效果;(4)受时间限制:桥梁养护本身就是在于时间赛跑,养护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较难协调:(5)受资金限制:桥梁养护资金与养护任务不成正比,养护质量与资金的关系较难协调;(6)社会影响大:桥梁效果影响到政府形象与社会稳定,必须把好养护这最后一道防线。
1.2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桥梁养护应当以“百年大计”来形容,但近年来,一些桥梁管养单位意识淡薄、管理混乱、有章不循甚至无章可循,其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观念问题:部分桥梁养护者尤其是领导同志,对效果的重要性、综合性、艰巨性认识不足;(2)制度问题: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一些企业靠“软件”揽到工程,凭“公关”通过验收;(3)经费问题:质量管理经费严重不足,质量管理在桥梁养护工作中捉襟见肘、软弱无力;(4)体系问题:桥梁养护质量的教育、责任制等环节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5)以人为本:与生命相比,任何经济损失都是微不足道的,首先应保护人员免遭伤害;(6)预防为主:桥梁养护质量管理应将“防”作为核心,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7)动态管理:与桥梁养护动态管理相一致,应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2控制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
2.1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概述
2.1.1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含义
桥梁养护质量控制是为满足桥梁养护质量与安全要求所采取的技术与活动,其主要环节有:①制定桥梁养护工程效果标准与计划;②按照效果标准实施桥梁养护质量计划,在实践中不断改进;③对不符合效果标准与计划的行为及时纠偏,使桥梁养护工作平稳前进。
2.1.2 公路桥梁养护安全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事后发现并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事中或事前避免效果问题的发生;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重视并运用好法律武器,以免事后相互推诱。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有所重点,需处理好与进度控制、资金控制间的关系。
2.1.3 影响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的因素
桥梁养护质量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人、机、料、法、环(即公路桥梁养护者、公路桥梁养护设备、公路桥梁养护材料、公路桥梁养护方法、公路桥梁养护环境,加强这5类因素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桥梁养护质量的关键。
2.2 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分析
针对人、机、料、法、环五类因素,对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从质量和安全两方面分别做出相应信息库。
2.2.1 公路桥梁养护安全控制信息库
|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影响因素 |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对策 |
人 |
1.包括桥梁养护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 2.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状况、心理状态、错误行为等均归为人对桥梁养护质量的影响因素; 3.人既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又是控制的动力。 |
1.加强桥梁养护者的技术培训与质量管理教育; 2.培养桥梁养护者责任感,提高养护行业道德; 3.建立健全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人; 4.充分发挥桥梁养护者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
机 |
1.包括桥梁养、观、诊、断、修、治所用设备; 2.桥梁养护设备的性能、灵敏度、精度、故障等均归为设备对桥梁养护质量的影响因素; 3.设备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重要的物质基础; 4.桥梁养护机械化程度反映出养护质量水平。 |
1.桥梁养护设备配置原则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保养方便; 2.桥梁养护重要设备应做到定人、定机、定岗; 3.桥梁养护精密仪器应保证其正常的灵敏精度; 4.加快桥梁养护设备机械化、市场化进程。 |
料 |
1.包括桥梁养护所用的材料、构件、配件等; 2.桥梁养护材料的数量、质量、真假、误用等均归为材料对桥梁养护质量的影响因素; 3.材料也属于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 物质基础。 |
1.加强桥梁养护材料采购、保存、使用环节; 2.科学地选择桥梁养护材料并防止错用材料; 3.掌握桥梁养护材料质量标准并辅以科学检验; 4.按时、按质、按量供应桥梁养护所需材料。 |
法 |
1.包括桥梁养护工艺、技术方案、组织设计等; 2.桥梁养护方法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桥梁养护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 |
1.桥梁养护方法应力求分析全面、经济合理、工艺先进并有利于阳氏投资、加快进度、提高质量; 2.桥梁养护应主次分明,重点保障关键养护工序。 |
环 |
1.包括桥梁养护技术环境(如气象)、管理环境(如责任制度)、劳动环境(如养护工作面)等; 2.桥梁养护前一项工序也是后一项的环境。 |
1.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按季节、地域区别对待; 2.桥梁养护现场做到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3.桥梁养护应建立系统的、可持续的质量观。 |
2.2.2 公路桥梁养护安全控制信息库
|
安全控制对象 |
对策 |
人 |
桥梁养护基层工作者 |
需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这些距离危险最近的员工学会保护自己。 |
|
桥梁养护设备操作者 |
需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懂构造、懂性能、会使用、会排障、会保养。 |
|
桥梁养护喷涂操作者 |
必须穿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身体不适立即停工;禁止明火。 |
|
桥梁养护高空作业者 |
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工具抓牢放好;即便是螺丝钉也禁止乱丢。 |
|
荷载试验加载车司机 |
须在试验前接受简单培训,明确各个工况行驶路线、速度及停车地点。 |
|
经过养护现场用路者 |
在驾驶员培训中加入养护教育环节,使他们理解并配合桥梁养护工作。 |
物 |
桥梁养护重要设备 |
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桥梁养护重要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定岗定员。 |
|
桥桥梁养护起重设备 |
严禁起重臂下站人;严禁猛拉猛推;严禁在风力大于6级时作业。 |
|
荷载试验加载车辆 |
将加载车辆编号,并严格按照加载说明停放、启动、加速、通过。 |
|
桥梁养护重型车辆 |
验算通过后方可上桥;行驶、停放有序;倒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
|
桥梁养护喷涂设备 |
必须在喷涂前检查喷涂软管有无破损情况,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
|
桥梁养护喷涂材料 |
必须存放在危险品仓库;严禁混合存放;注意通风;配备灭火器。 |
|
桥梁养护材料摆放 |
桥梁养护材料应合理堆放;危险品用多少、领多少,严禁随意摆放。 |
|
桥梁养护设备用电 |
临时用电线路延桥布设整齐;电焊机等电动工具应注意接地、防潮。发表论文。 |
|
桥梁养护设备老化 |
加强桥梁养护设备的维修保护工作;对老化程度太大的应果断更新。 |
|
桥梁养护攀悬设施 |
脚手架需坚固、稳定、防滑;扶梯需结实、稳定:软梯需耐磨。 |
|
桥梁养护安保设施 |
严禁购买未经质量部门检验的安全帽、安全带;应注意正确使用。 |
|
桥梁养护警示灯具 |
桥梁养护车必须亮起橙黄色警示灯具;夜晚作业须亮起警示灯箱。 |
|
桥梁养护警示标志 |
桥梁养护作业必须按规定摆放与收回路锥、路栏、路标等警示标志。发表论文。 |
|
桥梁养护警示服装 |
普通养护作业需着桔红色衣、帽;夜晚养护作业需着反光作业服。 |
环境 |
恶劣的气象环境 |
雨、雪、雾天气不安排桥梁养护任务(紧急情况需抢修时应特别小心)。 |
|
黑暗的光线环境 |
夜晚一般不安排养护任务。若确需安排如温度量测,应做好照明供应。 |
|
桥梁养护作业场地 |
必须在桥梁养护作业前检查作业场地,熟悉现场并排除安全隐患。 |
|
小规模桥梁养护现场 |
按规定设置临时标志及隔离设施;安排专人巡查以落实安全措施。发表论文。 |
|
大规模桥梁养护现场 |
联系路政部门、交警部门予以配合,协助进行现场交通安全管理。 |
|
桥梁养护事故现场 |
发生事故后一切工作为抢救伤员让路;应沉着、有序以防事态扩大。 |
|
桥梁养护交通控制 |
桥梁养护专项工程需交通管制时,必须将交通控制区划分为各个部分。各区长度及标志、设施的摆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条例执行。 |
3建议
桥梁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桥梁新材料的诞生、养护新技术的发明、管理新理念的涌现,它势必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随着我国桥梁事业逐渐走向建养并重并终将养护作为公益事业,树立“养护也是发展”,向以养为主,建立更加科学化、数据化的养护事业,其必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桂琴,崔展. 新技术新材料在桥梁改建工程中的应用[J]桥梁建设, 2000,(04) .
[2] 杨伟军,梁兴文,张建仁,何培勇. 桥梁结构生命全过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桥梁建设, 2002,(05) .
[3] 刘世柱. 铁路钢筋混凝土梁综合治理探讨[J]桥梁建设,1996,(01) .
[4] 李亚东. 基于设计规范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J]桥梁建设,1996,(02) .
[5] 李亚东. 既有桥梁评估初探[J]桥梁建设,1997,(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