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医学论文

低氧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低氧条件下,机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摄取和利用有限的氧,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机体器官系统反应被视为低氧适应反应。但不少研究表明,高原世居居民和土生动物等低氧适应群体并不是一直表现出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强,器官系统功能加强也并不足以解释人/动物对低氧的高度耐受能力,他们对低氧的适应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16]。高等动物对低氧有两种对立的选择:一是通过调节机制,调动器官系统反应,维持有氧代谢,保护内环境相对恒定,不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另一选择是改变内环境,降低氧耗和减少能量生成,以顺应外环境的变化。前一种选择是机体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在复杂机能调解和高水平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后一种选择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以降低生命活动水平为特征,有利于机体在严苛的低氧条件下维系生存。而在低氧防治实践上通常要促进前一种选择[2]。典型的是低氧训练,利用低氧刺激使运动员机体产生特殊生理生化适应。

3、低氧与健身

低氧在一定情况下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前苏联医学专家应用“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启动人体应付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人体为了适应低氧的生活环境,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多,雪中携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加强,人体对氧的利用率相应增加。高原锻炼也有增强心收缩力的作用[17]。免费论文参考网。周兆年等[18]也研究发现,在低氧条件下进行健身运动确有提高血氧饱和度的功效。在低氧环境下进行锻炼有利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

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较受欢迎的一种健身运动。美国的健身行业通常都是以克罗拉多雪山中的氧气含量作为参考依据。虽然,低氧时会造成最大吸氧量降低,但从生理负荷角度看对运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进行运动时只需较小的运动强度即可达到平原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若以平原同样负荷运动时,则能进一步增加体内缺氧程度,刺激人体产生更大的抗缺氧反应[19]。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避免应激性损伤的发生[20]。这对于想运动健身但运动强度难以坚持的群体来说,可能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目前很多研究者认为适当的低氧对减肥也是有益的。低氧环境可使体重降低,Tanner等[21]报道,5名男性受试者在海拔2200~4300m高山上探险21天后,体重平均下降4.2kg,体脂下降15%。16名男性在3700~4300m高原居留16天后,体重从84.74kg下降到78.84kg,去脂体重减少了2.44kg,体脂减少了3.46kg,体脂百分比下降了3.02%[22]。免费论文参考网。13名健康受试者去巴基斯坦国内海拔8047m高峰进行为期62天的探险,高山平均海拔4900~7600m,体内水总量在上高山阶段有所减少,之后没有变化;平均体重从73.2kg一直下降到71.7kg,并推测减少的大部分是脂肪量[23]。此外,低氧可促进脂肪代谢。Takahashi等[24]研究认为,低氧环境下训练比常氧训练更能提高骨骼肌氧化酶活性。王东林等[25]报道,慢性低氧适应后,大鼠膈肌的柠檬酸合成酶(CS)和3-羟脂酰CoA脱氢酶(HAD)活性升高,膈肌氧化代谢能力增强。Tinkon等[26]对46名男性冠心病病人进行间歇低压低氧治疗后,总胆固醇减少了7%,到第三个月减少了9%,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了12%,低密度脂蛋白减少了13%,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也相应地减少。

4、展望与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氧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慢性病防治和健身领域的研究已越来越多,当然,低氧作为一种健康促进的手段和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针对不同目标人群,也应考虑低氧浓度、低氧时间应用的可操作和可行性。有关低氧在健康促进中应有的确切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兆年. 低氧与健康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5:20-25.
[2] 吕国蔚等. 低氧耐受极限与低氧预适应[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4,20(5):388-393.
[3] Bernheim A. High altitude and cardiac disease [J] Schweiz Rundsch Med Prax,2005,94(45):1760-1764.
[4] Jensen RL. Hypoxia in the tumorigenesisof gliomas and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rapeutic measures [J] NeurosurgFocus,2006,20(4):24.
[5] Cogo A,Fischer R,Schoene R. Respiratorydiseases and high altitude [J] High Alt Med Biol,2004,5(4):435-444.
[6] Serebrovskaya TV,Swanson RJ,KolesnikovaEE. Intermittent hypoxia: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some applications tobronchial asthma treatment [J] J Physiol Pharmacol,2003,54(1):35-41.
[7] Anokhin MI,Geppe NA,DairovaRA. Effects of hypoxic stimulation observed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s and in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J] Fiziol Zhurn,1992,38:33-39.
[8] 康爱英等. 低压低氧治疗哮喘缓解期病儿的整体护理[J]. 齐鲁医学杂志,2002,17(2):173.
[9] Tajima M,Katayose D,Bessho M,et al. Acute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chronic hypoxiaindependently increase myocardial tolerance to ischaemia [J] Cardiovasc Res,1994,28(3):312-319.
[10] del Pilar Valle M,Garcia-Godos F,et al. Improvement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coronary patientsafter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 [J] J Nucl Cardiol,2006,13(1):69-74.
[11] Burtscher M,Pachinger O,etal. Intermittent hypoxia increases exercise tolerance in elderly men with andwithou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Int Cardiol,2004,96(2):247-254.
[12] Mirrakhimov MM. The treatment ofhypertension by adaptation to high-altitude hypoxia [J] Kardiologiia,1992,32(7-8):5-10.
[13] 孔星炯(摘录). 常压低氧吸入与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高血压病[J].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1,21(3):126.
[14] 李止戈等. 低氧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J]. 自然杂志,1999,22(2):106-108.
[15] 冯林春等. 我国低氧放射治疗的现状[J]. 军事进修学院学报,1996,17(1):67-68.
[16] 董宏彬等. 血红蛋白与高原低氧适应[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4):220-223.
[17] 彭宝珠等.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压影响的探讨[J]. 医学动物防制,2000,16(7):379-380.
[18] 周兆年等. 低氧条件下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实验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10(1):26-28.
[19] 胡扬等. 耐力训练的新方法——(HiLo)高住低训法[J]. 体育科学,2001,21(2):66-70.
[20] 陈铭、周兆年. 间歇性低氧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 生命科学,1996,8(5):38-40.
[21] Tanner DA,Stager JM. Partitioned weight lOEE and body compositionchanges during a mountaineering expedition: a field study [J] Wilderness EnvironMed,1998,9(3):153-152.
[22] Fulco CS,Hoyt RW,et al. Use ofbioelectrical impedance to assess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at high altitude [J]J Appl Physiol,1992,72(6):2181-2187.
[23] Fusch C,Gfrorer W,et al. Water turnoverand body composition during long-term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 (4900-7600m) [J] J Appl Physiol,1996,80(4):1118-1125.
[24] Hiromi Takahashi,et al. 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under Hypoxic Condition on Oxidative Enzyme Activity in Rat Skeletal Muscle [J]Physiol Anthrop and Appl Human Science,1996,15(3):111-114.
[25] 王东林等. 慢性低氧大鼠呼吸肌某些代谢酶活性变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11):784-786.
[26] Tinkon AN,Aksenov VA.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 onblood lipid concentrations in ma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J] High AltMed Biol,2002,3(3):277-28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战略管理视野下的高等医学院校就业工作
下一篇论文:应用型地方高校产学研模式研究
医药卫生分类
护理论文 医学论文
药学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相关医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医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