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2], 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管理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这与本次研究所得出结论具有一致性。本研究中, 术前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多项检查, 明确患者的疾病特征, 更有利于术中治疗。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疾病状况进行24 h监测, 可及时发现病灶、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特征,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可尽快恢复血运方式及速度, 降低缺血性疾病恶化发生率, 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3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主要体现为股动脉及桡动脉两种类型, 并发症主要包括:血肿、迷走反射、动静脉瘘、穿刺部位表皮皮肤破溃感染、冠状动脉穿孔、桡动脉痉挛、N动脉血栓。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桡动脉血管发生并发症低于股动脉途径。因此, 在临床上更加建议以桡动脉为主给予介入诊治, 其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①局部血管并发症少, 降低迷走反射发生率;②可降低对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使用, 强化抗凝治疗效果;③术后活动无明显限制, 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率;④术后住院时间短, 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压力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术前预防、术中监测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只有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有效处理方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国添, 阮翔, 曾志羽, 等.高龄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9):986-987.
[2] 李秀霞, 刘燕, 岳丽, 等.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S1):62-6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