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诠释_宗教

时间:2012-06-03  作者:谈文

论文导读::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委婉语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英美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映射了英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
论文关键词:英语委婉语,文化,宗教
 

Claire Kramsch 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揭示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表述文化现象;语言包含文化现象;语言象征文化现象[1](3)。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委婉语和英美文化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英语委婉语的形成和发展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同时英语委婉语也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英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由前缀 “eu”(good)和后缀 “pheme”(speech)组合而成,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悦耳好听的话”。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2](6)。英语委婉语最早的委婉对象无疑和宗教有关,人们对上帝抱有一种敬畏感,不敢直接对上帝直呼其名,而用“the Lord”,“the Rock” 等来代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除了宗教原因,礼仪规范、感情好恶、交际需要和避俗求雅等因素也大大影响或改变了英语委婉语的内容[2](5)。本文将选取有关“死亡”,“年老”和“性”的英语委婉语来揭示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这些委婉语属于禁忌语的范畴,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1.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死亡”在英语中是基于恐惧心理的禁忌语:这种恐惧体现在害怕失去亲人和爱人,尸体的腐烂,邪恶的亡灵以及死后的未知因素[3](153)。于是人们创造了一系列词来尽可能掩饰死亡的残酷现实。当人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是“睡着了”(fallen asleep)或是“辞世”(passedaway)。“过世”(deceased)或(late)被用来代替较为直白的“死亡”(dead)。除此之外,诸多委婉语被用来避免直接提及尸体,较为常见的有“the dearly departed”,“the client”。

宗教信仰在有关“死亡”的委婉语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委婉语把死亡视为一种解脱,是在人世操劳后获得的与上帝在天堂过着安静祥和生活的一种回报。例如,人们去世后,常常是去一个更好的地方(to go to a better place),这里的更好的地方即为虔诚的教徒心目中的天堂。有意思的是宗教,英语里有关死后的去向还有多种委婉指代:如“go home”,“go into theground” 或 “go to heaven”。这些委婉语的存在说明人们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宗教对英语委婉语的影响还体现在有关自杀的委婉语上,其中“self-deliverance”和 “self-violence”是两个典型的代表。在法律文件中,自杀事件有时被称作“death by mis-adventure”。人们之所以要避开自杀的直接说法,是因为在宗教观念里自杀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

不管是基于迷信、恐惧心理还是出于尊重、安慰他人的需要,当人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消减其负面影响。一些“死亡”的委婉语主要用来帮助失去亲人好友的人们化解悲痛,安慰他们逝者已经“安息”(at rest,peace at last)。还有一些委婉语诙谐幽默,但并不适合在失去亲人的人们面前提及。例如,当人们的灵柩被安葬的时候,他们正在“being pushed up daisies”,在美国甚至还有同名的喜剧连续剧。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较他们的先辈而言,当代英美人似乎更易接受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

2.有关“年老”的委婉语

在英美国家,人们害怕变老,因为变老意味着失业,社会地位的下降,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更重要的是变老意味着死亡的临近。正因为如此,英美的老年人总是强调自己不如以往那样年轻,但仍坚称他们并不老,也否认正在变老。在英美社会,老年一族被视为没有价值的群体。1967年,Robert N.Bulter 创造了带有年龄歧视的“ageism”一词,并被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4]。在英语中不乏歧视老年人的词语,如 “grumpy”,“cranky”等。这些词大多把老年人描述成思想和行为上刻板,道德上守旧的一群人。这种对老年的偏见歧视也总是被媒体夸大。老年人很少成为广告的女主角,即使广告的目标群是老年人论文格式模板。《新闻周刊》一期的封面上刊登了一名头发花白的男子的照片,旁边的文字旁白是“天哪……我的确已经50岁了!!!”。可见,对年老的偏见不仅影响着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看法,也影响了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定义,助长了他们怕老,忌老的心理。

最为常见的老年人的委婉说法莫过于“the elderly” 和“senior citizen”,后者起源于美国1938年的一场政治运动。有关“老年”的委婉语的构成方式是给原词注入褒义,突出被忽视的年老的积极一面。如“the mature”,“thesage”,“advanced in the age”等。老年人常被尊称为“经验丰富的人”(seasoned),“保养得很好的人”(well-preserved)。年老的妇女被称作 “尊贵的夫人”(a grand dame),年长的男子则为“尊贵的先生”(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2](2)。就连敬老院也变身为“a convalescent home”或是“a nursinghome”,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度过他们的“黄金岁月”(golden years)。然而,包括“seniorcitizen”在内的委婉语通常带有讽刺的意味[5](94)。尽管有关老年的委婉语还不多见,但是随着更多老年人学会享受他们的老年生活,新的委婉语也会不断涌现[6](166)

3.有关“性”的委婉语

在西方社会,由于受到宗教在当时的主导影响,曾有一段时间“性”常与“罪恶感”和“羞耻感”相连。在早期西方社会多神文化的影响下,“性”被赋予神秘色彩,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和阅历较丰富的人才了解其全部秘密[6](239)。在以后的时期里,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上半期,有关“性”的指代都是间接的宗教,因为人们相信直接谈论“性”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对“性”的直接描述也被认为粗鲁不雅。正是基于这种看法,英语中衍生出大量的委婉语,以避免直接提及“性”及有关“性”的话题。这些委婉语的共性是模糊性。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出现的与“性”有关的委婉语尤为多见:例如,《奥赛罗》中“a black ram tupping a white ewe”和 “making the beast with two backs”,以及《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的“My naked weapon is out!”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委婉语要比随后保守年代出现的委婉语更为直露。60年代西方掀起的反对传统的性约束和性禁忌的“性解放”运动使人们在性的表达方面变得较为自由随便,如“make love”,“sleeptogether”,但是这些表达也已做了美化[7]

有关“性”的委婉语往往带有幽默的色彩。在好莱坞喜剧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男女主人公彼此之间有好感,但是迫于对对方不够了解,只能试探性地用“skunk around”来暗示想和对方发生亲密关系。有时成年人为了避免在孩子面前直接说“sex”,则采用逐个拼出该词字母的方式,这样既能使对方心领神会,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委婉表达方式。

总之,性行为在语言上经常被遮上了一层朦胧、诱人的面纱—委婉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肯定也如此[2](402)

4.结束语

英语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形式,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委婉语根植于英美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了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只有深入了解英美文化,才能彻底理解英语委婉语的含义,掌握英语委婉语的正确用法。

[参考文献]

[1]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6.

[3]Allan, K. & Burridge, K. Euphemismand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 Butler, R. Why Survive? BeingOld in America ,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5

[5] Fischer, D. Growing old in Americ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 Neaman, J.S. & Silver, C.G. Kind Words: A Thesaurus of Euphemis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 1983.

[7] 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次文化映现[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ABrief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TANWen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edium of culture.English euphemism,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anguage, is a culturallyenriched phenomenon. Cultural influence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reationand evolu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euphemisms well reflectcultural factors on many level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Key words] English euphemism; culture; religion

宗教

(上接P113页)

综上所述,表示原因、理由的「で」、「に」、「から」的用法依次如下:

「で」表示直接而单纯的原因。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

「に」表示动作主体的原因属于心理、生理现象,或是动作主体的感应。主要表示内在的原因。

「から」表示起因或依据。表示有由于某种现象导致某种结果的这种呼应语气。含有来源或起点的语意。

标题中的病句可以修改成以下表达。

1.病気だから、学校を休もうと思います。

2.仮病で、学校を休もうと思います。


[参考文献]
[1]益岡隆志田窪行則.『セルフマスターシリーズ3格助詞』くろしお出版,1987.
[2]水谷修水谷信子.『外国人の疑問に答える日本語ノート』The Japan Times,1988.
[3]徐一平.助词[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朱万清.语助词的异同[M]. 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上海世博展馆英文简介的功能文体分析与解读_文体特征
下一篇论文:英语文学中的隐喻——一种美丽的模糊语言_文学作品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