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后现代社会发展与海岸带管理趋势。后现代社会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研究。论文关键词:海岸带,后现代社会,海岸带综合管理
 
 1 后现代社会发展与海岸带管理趋势 后现代社会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较之现代社会而言的。在这一时期,现代社会组织进入了瓦解阶段,后现代特征和作用开始显现。我们可以将后现代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图1)。从表1中不难发现,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区分标准是诱发因素。在第一个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发展与环境”的关注,从而使后现代社会在初期具有了协调性的特征;在第二个发展阶段,由于全球化的迅速全面扩张,又使后现代社会在成熟期具有了一体化的特征。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协调性是一体化的必要条件,而一体化则是协调性的进一步发展。 图1 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   
    
        
            | 社会类型 | 发展阶段 | 持续时间 | 诱发因素 |  
            | 后现代社会 | 初期 | 1970-1990 | 发展与环境 |  
            |     | 成熟 | 1990-至今 | 全球化 |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邻接的一个区域,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经济和社会最发达的黄金地带,人类对海岸带的管理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后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海岸带管理发展模型经历了如下变化(图2)。 图2 海岸带管理发展模型   
    
        
            | 发展阶段 | 开始时间 | 目标 | 基础 |  
            | 起步阶段 | 20世纪70年代 | 有限的海岸利用 | 一些社会重大问题 |  
            | 准成熟阶段 | 20世纪80年代 | 环境保护盒经济发展相结合 | 经济原理和生态原理 |  
            | 成熟阶段 | 20世纪90年代 | 沿海地区一体化管理 | 系统论 |  比较图1和图2可以发现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管理模型的变化与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变迁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海岸带管理模型的构建背景都是基于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此,当我们讨论或者研究海岸带管理时,就不能脱离后现代社会发展这一前提。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研究。尽管在学术观点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讨论中还是达成了三点共识:管理被认为是一个过程;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中诸因素均应按整体方式进行处理;可持续发展应成为所有计划和活动的终极目标。可见,海岸带综合管理是对上述三种发展模型的扬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岸带管理中的植入,标志着后现代社会海岸带管理的崭新构想。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指出,沿海地区正向发展和管理这两个最重要的社会目标方向发展,这是最新的经济发展前沿。由“区域分析和环境管理等诸多复合因素”构成的综合概念,被认为是管理模式的基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于海岸带综合管理,政府组织和学者给出了许多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对沿海地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的资源管理过程”、Soresen和McCreary定义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通过合作策略,对环境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及制度资源进行分配,实现对海岸带的保护和蔼可持续性多重利用”。由此可见,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的,正如1984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未来人需要并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情况下,满足现在需求的发展……发展的政策只有关注获得资源、成本及利益分配的变化情况,自然的可持续性才能得到保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系统理论,包括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经济效益、社会平等及人类后代的权力。因此,海岸带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在任何的管理方案中,都要十分重视海岸生态系统的维护。 2 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海岸带综合管理 2.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逻辑原则 逻辑原则的区别是海岸带综合管理与先前海岸带管理的本质区别所在。Vallega(1993)指出“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整体方法论,在这个方法论中,生态系统被作为一个整体(不管是生物成分还是非生物成分),所有海岸资源利用、海岸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态系统的相应影响都考虑在内。”但是,仅仅把沿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它当作一个复杂系统海岸带综合管理,认为这就是综合的管理,显然是不恰当的。后现代的海岸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海岸带管理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逻辑基础的不同,表现为整体论与全面论的冲突。传统的海岸带管理遵循的是孤立的逻辑,倾向于对沿海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试图按照组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沿海地区及其他的现实。而后现代的海岸带管理遵循的是联系性逻辑,倾向于对沿海地区的一些有限的选定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试图按照组成因素之间的反馈和循环关系来解释沿海地区及其他的现实。 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诱因 海岸带管理模式的变化是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契合的,因此,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诱因也必然是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诱因主要来源于海岸带人口的增长、海岸带利用方式的扩散与增多、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海洋管理组织在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凸显。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岸带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世界人口有一半以上聚集在海岸带范围内,全球范围内海岸带地区城市化的兴起与扩展,使大量人口涌入海岸带大城市。 图3 海岸带大城市人口增长趋势   
    
        
            | 年份 | 1970 | 1990 | 2010 |  
            | 世界人口(10亿) | 3.8 | 5.3 | 13.5 |  
            | 世界沿海大城市(个) | 7 | 13 | 20 |  
            |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沿海大城市(个) | 4 | 9 | 16 |  
            | 沿海大城市人口(百万) | 80 | 160 | 320 |  
            | 沿海大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率 | 2.1 | 3.0 | 4.5 |  从表3可以发现,世界沿海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尤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甚;沿海大城市人口和其占世界人口的百分率也不断上升,且上升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系列的变动都将使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承受巨大的压力。 由于海岸带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海岸带利用方式的扩散,海岸带开发利用必然会对海岸带造成压力。在海岸带开发的兴起与巩固阶段,海岸带利用中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位置冲突,两种以上的利用方式需要布局在同一地点,但是实际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者;第二,组织冲突,一种利用方式的组织运作损害了其他利用方式;第三,环境冲突,一种利用方式牵连到当地生态系统,进而危害其他利用方式;第四,一种利用方式以改变景观价值使得其他利用方式难以接受和容忍。与此同时海岸带综合管理,在后现代海岸带开发过程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利用方式,例如海底娱乐系统、水下高速客运和货运、深海考古探险等等。这些新的开发形式的出现将会进一步加剧上述提及的四种冲突。 海岸带人口增多、人类在海岸带活动日趋复杂所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海岸侵蚀、海岸河水泛滥、赤潮、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一系列海洋灾害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海岸带综合管理同样也是海洋管理组织自身寻求发展和突破的必然结果。传统海岸带管理中,海洋管理组织面临着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数据库不完善、追求的价值目标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海洋管理组织必然会寻找突破口进行管理组织方面的改革,海岸带综合管理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2.3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支持系统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后现代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海岸带综合管理有赖于其背后跟随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起来的支持系统。第一,海岸带综合管理依赖于不同科学的结合。在后现代社会初期,海岸带管理仅仅涉及物理科学领域,随后出现了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的结合,到了后现代社会成熟期,随着自然科学(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使我们对海岸带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海岸带综合管理便应运而生。第二,海岸带综合管理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海洋监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在后现代社会初期,海洋监测只是利用陆地和海洋资源卫星系统对海洋的物理特性进行监测,而到了后现代社会成熟期,海洋监测已发展成为使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对生态系统整体进行监测。先进技术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了管理工具上的保障,使海岸带综合管理得以实施。第三,海岸带综合管理依赖于社会认知的改变。在后现代社会初期,海洋被认为是地球上未被探索的领域,是易受污染的环境,受全球变化的影响不大,而在后现代社会成熟期,海洋被认为是地球的活跃因素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需要保护的生态网络,并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社会认知的改变对于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隐性的支撑,它将影响到海岸带管理在全球能否被全面推广。 3 海岸带综合管理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实践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包括了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世界银行认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源于对此方法的一种社会需求,并通过计划的制定、采用和最终的执行而得以逐步的发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1 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的制定 第一,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必须符合综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值得注意的是,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中所谓的“综合”,特别强调的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追求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公正(后代的权利)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第二,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制定的基础是社会参与。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社会民众的力量,一方面,全社会参与能够引发全社会对于海岸带管理方式的大讨论,使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观念更好的得以传播;另一方面,通过与社会民众的沟通,可以使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更符合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使海岸带综合管理在将来的实施过程中更容易操作。第三,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地系统和它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要重视外部的自然环境,协调好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地区生态系统、地方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涉及到全球化进程,而全球化进程又是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是否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容是海岸带管理在后现代社会实践的重要标志之一。 3.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执行 第一,后现代社会的全球化特征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体。海岸带管理虽然具有涉及的管理范围广泛、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执行组织众多的特性。但是在后现代社会中,要想使海岸带管理秩序有效,就必须明确各管理组织的责任,理顺各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防止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各组织之间在有关问题上的相互推诿与扯皮,建立海岸带问题处理的联动机制。第二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强调的是管理的地域分异。虽然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必须符合综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每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的背景各不相同,因此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也应当是有所差异的。 3.3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评估 海岸带综合管理在评估过程中也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追求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公正(后代的权利)这三个方面对海岸带管理进行综合评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后现代的海岸带管理评估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指标,例如,海水污染指数、海岸侵蚀程度指标、赤潮严重程度等。但是,海岸带综合管理评估与传统的海岸带管理评估的更大的不同在于对于隐性因素的评估,例如海岸带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海岸带地区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海岸带地区开发方式等。 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海岸带的关注日趋加深。如果说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海岸带管理现代与后现代方法之间的一条分水岭,那么1990年至今就是海岸带管理后现代方法浪潮中的又一次涨潮。在后现代社会的成熟期,全球化变迁深刻影响着海岸带的管理方法,人们开始用一种崭新的逻辑——整体论、崭新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来构架海岸带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基于这种逻辑和目标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值得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恽才兴,蒋兴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2].卢惠泉.海岸带综合管理原则的若干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4):18-25.
 [3].刘兰;韩洪蕾.海岸带管理相关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6):51-55.
 [4].[意]阿戴尔伯特·瓦勒格.海洋可持续管理——地理学视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
 [5]周洁.海岸带综合管理新进展[J].海洋经济.2003,(1):17-18
 [6]刘兰,于宜法,文艳.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2):38-39.
 [7]邓春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