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从“皇权意识”到“新国家主义”—以央视主楼为例浅谈中国的国家建筑

时间:2015-05-14  作者:张虹

【内容摘要】从中国古典的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时代的旧北京十大建筑再到库哈斯的央视新闻楼,中国的国家主义建筑已经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也因此引发了我们对于建筑主体性和文化自觉性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皇权意识,新国家主义,文化自觉性

当全球化的浪潮以不可遏止之势席卷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之时,全球化的网络同样延伸到了文化、艺术的领域,正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言,艺术品正日渐成为机械复制品。在一定意义上,艺术沦为复制,是我们身处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仅就文化艺术的领域而谈,历史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全球化,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对立与交融成为了我们所应关注的重要命题。

2008年的北京奥运以一场感官的饕餮盛宴向世界展示了崛起中大国的风范。现代的、国际的、权威的。这样的语汇,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揭示的正是一种在改革进程中“慢不下来”的活力与激情。她正把张力与气魄通过一系列载体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而建筑又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还是赫尔佐格的国家体育场,或是几度引起争议和风波的央视主楼,这些建筑无一不具有现代国家建筑现代性、全球性、去政治化的特征。

本文将通过对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的央视新楼进行浅析,结合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和旧北京十大建筑代表——人民大会堂的国家性特点,初步了解中国的国家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于中国现代建筑的相关思考。

(一)古代皇家建筑的皇权意识

我们常以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了描绘对于中国的认识,常用四大发明来代表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源远流长。那么从殷商时期就已开始发展的皇家园林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古代建筑的国家性即政治皇权至上的特点。

甲骨文中记载的殷商时期的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时期的上林苑,广150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宋徽宗时期的东京艮岳则有着“山周十余里”的气象;而清代建成的城的避暑山庄和最完成的颐和园,更是具有无法比拟的宏大规模。如果说,故宫的恢弘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那么供皇帝私人享用的皇家园林则传达着一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经济财力所形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势和风范。

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的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清代时期的皇家建筑更是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超越。皇家建筑的数目、布局、规模、无一不在彰显着封建皇权雄视天下的至高权力。无与伦比的审美高度,雍容华贵的建筑体态,金碧辉煌的园林基调,将皇权的荣耀与权威袒露无疑得遍布了每一寸的土地,每一片砖瓦,甚至是花鸟鱼虫之上。

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往往带有强烈的皇权至尊的政治权力意识。当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封建皇权达到顶峰的时候,皇家建筑所代表的政治寓意也比以往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刻。比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九州,东部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的全国最高人造山象征昆仑,整个园林配合人工的皇家建筑,象征了整个国家的版图和疆域,象征了皇权的无所不及。

(二)“旧十大建筑”之人民大会堂

若说古代封建社会里的皇家建筑以其宏大的规模,奢华的布局,庞大的建筑数目,雍华的色彩装饰,呈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封建国家建筑的政治化特征,那么旧北京十大建筑显示则是新中国的国家特性,说明了一个成立初期的中国向世界表达的政治价值观。

上个世纪评选出的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这些建筑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象征着那个时代国家建筑的风格和理念。如苏式建筑风格就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立场。

下面举人民大会堂的例子来谈。人民大会堂于1958年10月动工,仅用10个月时间建成。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式建筑。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正门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整个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国家建筑画面。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出,人民大会堂完成工期之短显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国家建设;其规模之宏伟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初期的坚定的国家认同;象征性的装饰和标志性物件,如国徽象征国家权威,石柱象征社会稳定,山形建筑象征山河疆土等,则在细节上体现着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大;在具体的建筑上,万人会议厅的灯饰设计体现全国人民紧密围绕党的周围,而代表厅则更加具有34个省(市)的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情。

当时时值新中国十周年纪念,为展现十年来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而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开会的地方,是人大和人大常委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所以,对于那个时代的国家建筑,多与新中国政治的导向、民族认同、国家利益、文化自觉紧密相连,在建筑理念上深刻体现着国家建筑的特性。

(三)“新国家主义建筑”

在新的中国十大建筑评选中,出炉了以下现代气息浓郁的建筑:北京奥运主会场、国家游泳中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当代MOMA、长城脚下的公社、东海大桥(上海)。知晓这些建筑大概的人都不难发现,与旧的十大建筑相比,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是却同样传达着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性、民族性的政治意涵,传达着我们对于全球化、现代化的理解。

这个时期的建筑,多以地标物的形象出现,并且集中在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和经济贸易中心的上海,就这点,暗含的政治含义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北京代表着国家深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上海则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与政府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经济视界和政治襟怀。

曾在《新周刊》的一期专栏中作者朱其提出了“新国家主义建筑”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中国的现代建筑在造型上,具有去政治化、没有任何历史、革命、民族的符号特征。大多采用国际前卫的抽象意象构筑而成,以纪念碑式、巨无霸、超空间为主要特点。

在表面上,由于全球化浪潮的涌入,在文化艺术方面,民族性、历史性、政治性的消解,加上细节上也不像古代皇家建筑和“旧十大”,保持某些具有鲜明寓意的象征符号,但我们仍旧可以发现,中国的现代建筑以高大的纪念碑造型,巨大的空间占地显示一种去国家性的“新国家主义”建筑美学。

就央视主楼来谈,设计者荷兰建筑家雷姆·库哈斯曾说:“只有在中国才能建得起这个建筑。”撇开库哈斯本人的政治立场和文化左派不谈,单就矗立在北京东三环的这个“庞然大物”就可以试想:当前世界上,哪个国家有如此之财力和胆识实施这项工程?

与古代中国规模宏大、雍容富贵的皇家建筑以及人民大会堂等旧时期建筑宣扬民族自觉与国家认同不同,这类建筑隐含更加鲜明的时代政治特性,并且在隶属全球化文化语境下,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朱其的文章中提到:“库哈斯们建立了一套新国家主义建筑语汇,去符号化的抽象形式的国际前卫语言,代表着中国的全球化与国际化,纪念碑式的体量又是社会主义的空间隐喻。”

那么对于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传媒机构,它所代表的是传媒文化以及存立于媒体背后的国家政治权力,因此,央视主楼无疑就是以一种全球化、现代化、去政治化的建筑语言向世界宣传着中国媒介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整个国家的形象。

(四)库哈斯的建筑乌托邦

提到央视主楼,不得不谈到它的设计者——曾于2000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建筑奖”的库哈斯。在参与CCTV竞标之前,他曾面临另一个选择:纽约世贸大厦(WTC)的重建工程,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并特意走进北京老城区和胡同,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之在这之前他去过广州等城市了解城市化的中国,还出版了在西方建筑界影响巨大的书《大跃进》。在他看来,如果说WTC因为9·11而成为历史的纪念碑,那么CCTV将因为新大楼而成为未来崛起中国的代言物。

相比原有的CCTV大楼,仅是办公场所,无论是外观和功能都不足以代表CCTV这样一个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权威的电视传媒机构的形象。出于媒介文化传播和政治宣传的考虑,尤其是在08年奥运中所担负的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媒重任,因此央视大楼所需承担的不仅是实用主义层面的社会功用,更加是一种文化标志。

以库哈斯的观点,媒体建筑演绎的是“窗口”,一个既开向世界又让世界看进来的窗口。

高达230米的主楼,一改摩天大楼的传统造型,“怪圈造型”不循常规,动感十足甚至对地球引力发出了挑战;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悬臂钢结构的建筑身,重1.8万吨、共14层,高悬在162.2米的高空。人们用“既昂贵又丑陋”,外表像“鳞片”似的半透明不规则的“大裤衩”来戏称这个屹立在东三环的媒体建筑。比起国家大剧院的“鸟蛋”,以及国家游泳中心的水滴,库哈斯的前卫性不仅体现在更为独特怪异的建筑造型、玻璃幕墙上,而且打破了对中国自然拟象的运用,如“鸟巢”和“水滴”的“天圆地方”之说,他的建筑结合了国际的传媒环境,综合考虑了政治的、艺术的、国际的等各方面的要求,用张扬的建筑理念、新意的艺术手法、独到的政治注解向中国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对于有着记者生涯的库哈斯来说,他的建筑理念更加渗透着文艺左派对于国家主义建筑的理解,他说:“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他们的职责就是创造美丽的形式,而在我看来,是将建筑与文化以一种有活力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和其他建筑师的差别。我乐意用记者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观察我们的周边环境,然后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参与其中,这就是我要做的。”作为下属于中国政府宣传权力下的CCTV,库哈斯对于这样的社会主义媒体建筑业有着自己的解释:“我们将电视制作的所有部门都囊括在一个连续的巨环中,使它们可以自我运转不息。”“它给世界一个信心,让人感觉非常振奋;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足够开阔的胸怀,敢于接受甚至主动迎接挑战;敢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媒体具有公众性,做媒体就是做文化。”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库哈斯的建筑智慧很好的表达了中国的政治智慧。若新的央视主楼提升了CCTV的媒介活力和地位,那么这样一大群国家主义建筑则以其去政治化、去历史性、去民族性的特性,张扬着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政治的、国际的、全球的大抱负。

库哈斯的央视主楼,不仅是埃菲尔式的技术革命,也不仅是悉尼歌剧院式的艺术革命,更多的是从中国古代封建帝国的权力意识的建筑霸气滥觞,在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孕育,在改革开放至今的进程中崭露头角的一种以建筑为载体宣扬国家主义的政治革命。

当然对于当今的中国,我们还是难以理解这样一种怪诞的现代国家建筑究竟浓缩了多少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多少关于城市精神风貌的书写;难以理解是否建筑形式就代表了媒体对于公众利益和国家公权力的权衡;难以理解在喧嚣浮躁的文艺界,模仿的虚伪和粉饰是否就满足了全球化的需求;难以望及中国式的国家建筑真正之方向在何方?

(五)关于建筑和国家的思考

皇家园林的规模大小、建筑的数目多寡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以人民大会堂为代表的“旧十大建筑”反映了对新中国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和民族文化自觉,那么新国家主义建筑体现的是怎样的政治认同,彰显的是怎样的文化自觉、昭示的是怎样的历史传统呢?

诚然,建筑界评论人方振宁赞扬库哈斯通过央视新大楼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蒋培铭表示库哈斯让他思考建筑对于民众、城市、社会发挥的作用。尽管,在城市化的中国,“现代建筑大军”大有压倒传统文化之势,但更多的应该是,现代建筑留给我们的重新思考与重新发现。

故宫代表封建皇权,是否就能说央视“大裤衩”或“鸟蛋”或“鸟巢”就能代表现代的中国?建筑是一种世界观,在表达建筑师设计观点的同时,必须尊重它赖以生存的城市文化和国家传统。全球化不是同质化,不是去个性化。全球化是一场冲击传统与历史的大转型,但并不代表消解历史、政治、传统就是所谓的国家化、现代化。从历史到今天,每一座建筑的设计和完成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的设计和完成,它所应遵循的是大到国家权力,小到民俗风情,大到城市,小到社区的宽容的尺度。这些都将是中国未来建筑设计理应思考的问题于方向。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安顺市西秀区农地流转中农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下一篇论文:大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