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通过GPS和GIS技术对所有零售客户点进行采点,获取客户准确的地理位置;通过对客户基础信息(客户类型、客户位置、电子结算水平、平均服务时间等)和道路交通信息(如道路单双行、禁行、隔离带、收费站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制作具有详细客户信息和道路交通信息的电子地图,为线路优化建立基础。系统可以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区域对客户进行划分。
其次,可在电子地图支持下,根据零售户的地理位置、订货数量和送货车容载量,经过信息系统的优化模型与优化算法处理,结合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得到装车配载方案和线路优化接近最优的解。在优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辆车的额定装载量、配送线路的顺序和不同道路的实际行车速度和堵塞情况、以及与零售户交接的时间,最终保证每辆车满载率、配送户数适度均衡。这样,依据每日生成动态的送货线路,按照路线和送货顺序均衡地分配到具体车辆,从而满足城市物流配送的配送点多、城市交通环境复杂的多约束条件下的配送线路优化要求。
最后,将送货计划打印成送货清单交给送货员,送货车辆在按线路(送货清单)送货途中,GPS卫星定位系统对送货车辆进行屏幕全程监控,对司机行车路线的历史轨迹进行管理,不仅提高在各种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可有效避免送货人员擅自偏离送货路线、怠工、假公济私的情况。
显然,智能化车辆调度与线路优化不仅可大大降低配送环节的成本(尤其是油耗),而且提高了配送速度,有助于减少订单响应时间,提升零售户满意度。目前,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已初步建设和部署了地理信息系统和GPS的初级应用,下一步需要依据上述建设思路,完善电子地图,优化算法,引进卫星定位系统,整合相关资源,进一步发挥出GIS/GPS在卷烟物流配送中的巨大作用,为实现规划目标发挥更大助力。
四、结束语
经过划分后的各个配送区域布局更合理、地理位置相对集中,送货车辆、耗油量减少。配送区域内各条路线工作量大体平衡,减少一线配送员工的抱怨,使送货顺序更加合理,提高劳动效率,为零售客户的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利用GPS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跟踪功能,实时查看车辆位置信息,提高车辆配送安全性,车辆管理更加规范,效果更加直观突出。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配资源,提高卷烟配送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减少环节,优化流程,缩短运距,最终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红.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6.
2 徐天亮.运输与配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0.
3 李军,郭耀煌.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4 谢秉磊,郭耀煌,郭强.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现状与展望[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1(2).
5 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陈子侠,张药,陈颖.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7 蓝仁昌.物流中心之经营与管理.物流技术与战略,1999,(4).
8 梁晨著.如何进行物流服务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兰宜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0 刘志强,丁一鹏,盛焕华.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