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在产生叙述性语篇的过程中,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在使用回指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回指,并在产生语篇的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回指。本研究中的语料是400篇叙述性语篇。回指是促成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回指,叙述性语篇,连贯
 
 一、引言 回指(anaphora)是促成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不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回指历来是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及人工智能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现代语言学中,回指一般用来指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一个语言成分(an anaphor)的释意是由令一个语言成分(an antecedent)的意义决定的 (Huang 2000)。例如:I have a new house and it is very large.在此例中,it 回指 anew house,这两个成分共指同一个事物, it 是回指词,a new house 是it 的先行词。it 的所指是由a new house决定的,同时语篇中的连贯也就由回指得到了延续。对回指现象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对回指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从理论或者实证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对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在语篇产生过程中对回指使用所做的对比性研究,而这种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在语篇产生过程中对回指的使用做一对比性研究, 二、 本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在产生叙述性语篇的过程中,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在使用回指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回指,并在产生语篇的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回指。 本研究中的语料是400篇叙述性语篇。其中的100篇英文叙述性文章是由英语本族语者所写的,200篇英文叙述性文章是由20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所写(100名高水平英语学习者,100名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其余100篇叙述性语篇是汉语本族语者用汉语写成的。本文作者之所以选择叙述性语篇是因为叙述性语篇所使用的语言更接近自然语言,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把回指现象放在叙述性篇章中进行研究能更全面地反映这种语言现象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句子层面的研究的局限性,并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意义。 在本研究中,本文作者从这400篇叙述性语篇中收集所有回指样例,并按照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这三组语篇中所用的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比较,计算出各类回指及其分类的百分比,通过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找出其异同和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意义。 本研究中回指的分类: 回指可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陈平 1987).在本研究中,本文作者也将根据回指词的词性将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 1.名词回指:名词回指中回指词是名词形式。名词回指中我们又把它分为名词复现,部分复现、同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比喻。 在名词复现中,回指词是对先行词的重复。例如:One Saturday my mother and uncle picked me up from practicein a yellow Volkswagen Beetle. As I slid into the back seat, my uncleattempted to start the car. 部分复现中,回指词是先行词的部分重复或者先行词的一部分加上其它成分。例如: It was in the1930s, he said, when he was the business manager of the Southwest Review, theliterary magazine of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in Dallas. His friendLon Tinkle , who later became a well-known Texas writer, was thereview’s editor. Lon also taught English at SMU, and there was astudent in his class who had a severely deformed back. 在此例中, 回指词Lon 和SMU 是先行词 Lon Tinkle 和Southern MethodistUniversity 的一部分。 在同义词中,回指词和先行词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而且是完全不同的词汇。例如: One night Iwas working late in my office at home.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eye I saw aphoto flutter to the floor. I picked up the photo, which had fallen facedown, and turned it over and looked at it. I had never seen the picturebefore. 在此例中,回指词the picture和先行词a photo是同义词,而且在形式上完全不一样。 在上义词中,回指词是先行词的上义词。例如: The rabbit wandered away….there lay the inert animal, its two frontteeth still sunk in the brown cord. 在此例中,回指词animal是先行词the rabbit 的上义词。 和上义词相反,在下义词中,回指词是其先形词的下义词。例如: One Saturdaymy mother and uncle picked me up from practice in a yellow Volkswagen Beetle.As I slid into the back seat, my uncle attempted to start the car. Itgave several dry coughs, and then the engine stopped turning over. 在比喻中,回指词是先行词的比喻形式。例如: On the fourth day, my cousin cameto check on us and spend a few days in the sun. she was loud and talkative andmove through us like a walking television that’s been left on and thatyou don’t want to watch. 在此例中,作者把my cousin比喻为 a walking television,更加的形象生动。 2. 代词回指:代词回指中回指词是代词的形式。论文发表。Halliday (1994)把人称代词分为说话者角色和其它角色,说话者角色指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其它角色指第三人称代词。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的所指一般是有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决定的,也就是由代词所在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而第三人称代词的所指一般是由前文所决定的,也就是取决于前后的照应关系,因此,本研究中的代词回指词都是第三人称的情况。例如:He give me a book yesterday. It is very interesting. 3. 零形回指:零形回指中,回指词是一个零形成分,也就是把回指词的具体形式省略了。例如: The doctor gave me some medicine andsaid shake before drink it. 此例中shake 后作者用一个零形成分回指先形词medicine. 三、结果   
    
        
            | 名词回指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复现 | 898 | 62.6% |  
            | 部分复现 | 178 | 12.4% |  
            | 同义词 | 278 | 19.4% |  
            | 上义词 | 35 | 2.4% |  
            | 下义词 | 34 | 2.3% |  
            | 比喻 | 12 | 0.8% |  
            | 总数 | 1435 | 100% |  表1 英语本族语者语篇中名词回指的分布   
    
        
            | 回指类别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回指 | 1435 | 29% |  
            | 代词回指 | 3033 | 61.3% |  
            | 零形回指 | 477 | 9.7% |  
            | 总数 | 4962 | 100% |  
            |  |  |  |  |  表2 英语本族语者语篇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分布   
    
        
            | 名词回指 | 高水平英语学习者 | 低水平英语学习者 |  
            | 数量 | 百分比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复现 | 478 | 76.4% | 374 | 83.9% |  
            | 部分复现 | 32 | 5.1% | 24 | 5.4% |  
            | 同义词 | 96 | 15.3% | 42 | 9.4% |  
            | 上义词 | 14 | 2.2% | 2 | 0.4% |  
            | 下义词 | 4 | 0.6% | 4 | 0.9% |  
            | 比喻 | 2 | 0.3 | 0 | 0% |  
            | 总数     | 626 | 100% | 446 | 100% |  表3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中名词回指的分布   
    
        
            |   回指类别 | 高水平英语学习者 | 低水平英语学习者     |  
            | 数量 | 百分比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回指 | 626 | 22.8% | 446 | 23.3% |  
            | 代词回指 | 1864 | 68% | 1284 | 67.2% |  
            | 零形回指 | 252 | 9.2% | 182 | 9.5% |  
            | 总数 | 2742 | 100% | 1912 | 100% |  表4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分布   
    
        
            | 名词回指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复现 | 4599 | 81% |  
            | 部分复现 | 459 | 8.1% |  
            | 同义词 | 517 | 9.1% |  
            | 上义词 | 20 | 0.4% |  
            | 下义词 | 65 | 1.1% |  
            | 比喻 | 17 | 0.3% |  
            | 总数 | 5677 | 100% |  表5 汉语本族语者语篇中名词回指的分布   
    
        
            | 回指类别 | 数量 | 百分比 |  
            | 名词回指 | 5677 | 48.2% |  
            | 代词回指 | 2350 | 19.9% |  
            | 零形回指 | 3756 | 31.9% |  
            | 总数 | 11783 | 100% |  表6 汉语本族语者语篇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分布 通过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本文作者得到以下结论: 1. 就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总体分布而言,英语本族语者和汉语本族语者语篇之间的差异都是显著性的。在英语本族语者的语篇中,代词回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回指形式,名词回指次之,零形回指的比率是最低的;在汉语本族语者的语篇中,原词复现和零形回指是主要的衔接手段,而代词回指很少使用。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的语篇之间的差异也都是显著性的。论文发表。这三种回指形式的分布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语篇中具有相似性,即代词回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零形回指是使用频率最低的。论文发表。其中代词回指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中使用频率显著性地高于在英语本族语者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这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叙述性篇章中回指的使用并没有受到其本族语叙述性篇章中回指使用方式的影响。 2. 就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中的各种代词回指形式和零形回指形式的分布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代词和零形回指上并没有受到其本族语中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使用方式和其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而就名词回指中各种名词回指形式的分布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原词复现这一名词回指形式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英语本族语者,而其它名词回指形式则明显低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频率。他们之间这一差异与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所写篇章中的差别很相似。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语言迁移或者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或者是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3. 在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所写的篇章中,在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总体分布上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就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中的各种代词回指形式和零形回指形式的分布而言,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的使用也没有受到写作者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但是在名词回指中的各种名词回指形式的使用上,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选词的多样性上明显地多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这一差异是由他们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造成的。一般来说,高水平的学习者要比低水平的学习者有更大的词汇量(朱静芬 2000)。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越大,对名词回指的形式上选择就越多,因此低水平英语学习者比高水平学习者更多地选用名词复现的形式,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选词的多样性上明显地多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 四、结语 回指是促成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在教授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其母语和英语语篇中所使用的衔接手段的异同,这样学生在习得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受到其母语习惯的影响。同时,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多阅读英语本族语者所写的各种体裁的语篇,熟悉英文语篇的各种衔接方式,不断学习积累标准的英文表达方式,扩大词汇量,以提高所写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Huang, Y. 2000. Discourse anaphora: Fourtheoretical model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151-176.
 【2】陈平,1987,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3】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4】朱静芬,2000,语言迁移对二外学习者英语写作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