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草食男”村上春树与小说中的“草食男”主人公_论文网

时间:2012-07-13  作者:吴思佳
(三)《1Q84》

《1Q84》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分两条线索展开。主人公青豆和天吾在10岁的时候曾短暂相遇,然后由于家庭原因,抱着对彼此的爱恋消失在人海。如今,青豆是一家健身中心的健身教练,同时在“老夫人”的指引下暗杀残害女性的男性。天吾是一间补习学校的数学老师,同时也进行一些文学创作。青豆通过一次暗杀深田保的行动,天吾通过修改深绘里的作品《空气蛹》,两人共同卷入了有两个月亮的1Q84和新兴宗教团体——先驱的世界里。

这一次,男主人公天吾的经历似乎和村上本人没有太多联系,但是就像村上笔下的其他主人公那样,天吾依旧是“独生子”,爱读书、爱音乐、爱独处。天吾的“学习成绩很出色,也很擅长运动,又高又壮,老师也对他另眼相看”[8]:15。但是,由于每周末都要被当NHK收款员的父亲拖着去收费,所以从小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不愿与同学玩耍,除了同样经常被“证人会”的父母拖着走街串巷传教的青豆。毕业时,天吾本来可以去县立高中当教师,但他却选择了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补习学校的数学教师,并且十分受欢迎。“呆在家里时,一大早便起床,基本直到傍晚都在写小说。万宝龙钢笔、蓝墨水和四百格的稿纸,只要有它们,天吾就觉得心满意足。……傍晚来一次长长的散步,天黑后便一个人边听音乐边看书。”[8]:26就像村上每天坚持长跑一样,天吾对于生活习惯也有着异乎常人的坚持和执着,这也是“草食男”的标志之一。 通读以上小说我们发现,男主人公往往没有雄心壮志,没有痴心妄想,没有理想的模式论文网,表面上看来只不过是想过自己想过的平常日子,但是,背后却隐藏着真正的目的——寻找,寻找失去的爱人。他们与当代“草食男”虽然有着不同的困惑,但是表现出的茫然却是一样的。

四、村上春树成为“草食男”的原因

当代“草食男”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食草男”们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日本物质生活最优越的时期,这时出生的小孩就像现在我国的“富二代”一样,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生活所需,所以不知道珍惜,往往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生活、学习、工作能力也日趋低下。其次,日本是一个崇尚“男主外女主内”的国家,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为了担负起一家的经济重任,大多数的父亲每日早出晚归,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甚少。因此,无论在幼儿园、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都被女人包围着,久而久之,男孩容易出现女性化倾向。然而,经过安逸的幼年时代,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这批孩子迎来了日本长期的经济停滞,政坛变动频繁,日本式企业制度衰落,养老保险制度岌岌可危,失业率高居不下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变故,从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日本年轻人,特别是本应担负家庭重任的男子倍感焦虑,亦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因此越发变得“草食系”。然而,生活在“肉食系”年代的村上为什么会表现出典型的“草食系”特征呢?通过对村上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梳理,笔者认为其成长环境、受教育方式、性格特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在与村上的“独生子根性”。由于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关注较多,成长环境较优越,因此富有很强的感受性。田村正晨认为:“独生子女习惯独处,较喜欢进行思考性的活动;成年以后,多半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倾向选择较能发挥自己兴趣的工作,特别是能单独完成并发挥自己独特性的创造性工作。在团体生活中,独生子女由于对竞争、对立的体验较少论文网,较容易站在中立的角度,在工作场所中处于派系和权力斗争的缓冲地带。”[9]村上是出生在“团块世代”的独生子女,这种格外特殊的身份使得他异常敏感与孤傲,能够有所钻营,有自己的原则,因此不肯妥协,不轻易敞开心扉。放在当代,就体现出了明显的“草食男”特征。

综上所述,村上春树是逆时代而生的“草食男”,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意无意地创造了无数“草食男”主人公。可以说,这些主人公即是村上本人对于生活、爱情、理想的缩影,也是村上所有压抑的排泄口。村上的作品不仅是“草食男”的盛宴,也是培养“草食男”的温床。

注:

[1]深澤真紀.草食系男子「お嬢マン」が日本を変える[M]講談社,2008:5

[2]森岡正博.草食系男子の恋愛学[M].日本:メディアファクトリー,2008:78

[3]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M].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6

[5]村上春树.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M].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2001

[6]张昕宇.从“全共斗”到“战后”—论村上春树早期作品的精神内核[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

[7]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其艺术魅力[J].国境以南太阳以西,2001

[8]村上春树.1Q84 BOOK3[M].施小炜,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

[9]田村正晨.ひとりっ子の深层心理がわかる本[M].河出书房新社,1996:9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白鹌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_结构主义
下一篇论文:“雷”字漫谈_社会心理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